本刊記者/邵慧力 畢海蛟
加快創新藥審批速度
本刊記者/邵慧力 畢海蛟

趙志全 全國人大代表
魯南制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隨著創新藥研發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國醫藥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但由于種種原因,中醫藥的創新藥一直處于低速發展階段。
“現在的新藥審批速度影響了創新藥在我國的研發進程”,全國人大代表、魯南制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志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創新藥研發和審批機制,鼓勵和促進我國企業對創新性藥物的研發,加快醫藥生產企業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他建議按照創新藥研發的規律,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創新藥的法規和審評機制;完善創新藥物的研發和審評的技術指導原則,規范技術要求,盡快出臺《藥品注冊審批和審評質量管理規范》;合理配置審評資源,擴大新藥審批中心的專家隊伍,加快審批速度,保證審批質量,使患者盡早受益。
趙志全指出,我國從制藥大國走向制藥強國的過程中,創新始終是最強勁的動力源泉。所以,認真研究解決妨礙創新機制建立和完善的問題是當務之急。應從多方面全面完善我國鼓勵藥物創新的機制,積極制定有利于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府采購、知識產權等保護政策;加大對醫藥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醫藥創新體系;扶持一批優勢企業,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提高創新能力,實現從仿制為主向仿、創結合,逐步走向自主創新發展道路。同時,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有創新能力的醫藥企業集聚,使新藥能優先進入國家及地方醫保目錄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建立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分擔的市場風險機制等也要抓緊解決。
趙志全認為,科技創新是打造企業品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自主創新能力是支撐企業發展,實現企業目標的發動機和主推動力。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魯南制藥集團通過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從而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他在基層調研時發現,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農民工這些“廣廈千萬間”的建設者的居住環境普遍艱苦。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農民工住在哪里,如何讓他們住有所居,成為有尊嚴的城市建設者,關乎城鎮化的進程,關乎社會的穩定。從去年開始,他專門到山東各地零工市場進行調研,發現地處革命老區的臨沂市推出了“一元公寓”,急農民工之所急、想農民工之所想,解決他們面臨的現實難題,讓農民工得到了城市的關愛。今年兩會,趙志全代表帶來了以《推廣“一元公寓”模式》為題目的議案。他表示,這種由政府投資、接近免費性質的公益性服務值得學習和推廣。為了推進“一元公寓”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健全和完善一些配套做法。比如,為農民工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技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用工需求發布、中介服務,有效地與用工市場對接等。
作為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趙志全關注民生、積極履職,曾提出過《應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等多個議案,其中30多項建議已經收到衛生部、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書面答復。
book=89,ebook=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