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宋文芳 齊尚 邵慧力
出口企業不能只依賴退稅補貼
本刊記者/宋文芳 齊尚 邵慧力

黃鳴 全國人大代表
皇明太陽能董事長
我國對出口貨物實行退(免)稅,意在使企業的出口貨物以不含稅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但有關退稅補貼是否是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的一項根本措施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
黃鳴說,對于政府繼續在出口退稅補貼上支持生產企業,支持太陽能、風能、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發展,應進行統籌兼顧,政策推動,拉動內需,同時要防止這些產業某些環節方面過熱和盲目擴張。另一方面,就企業來講,不能完全依賴政府的出口退稅補貼,盲目發展。
黃鳴表示,由于出口退稅不需要公司付出任何成本,因此,對于公司來說,退稅類似于財政補貼,金額將全額轉化成為當期利潤。國家實行出口退稅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產品國際競爭力,而不是讓企業依賴出口退稅坐享其成。
國內出口企業競爭力主要靠什么?黃鳴認為,國內企業若只是依賴出口退稅補貼政策,這種想法實不可取,而要像“微軟”、“蘋果”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取取經。就企業競爭力來說,一是靠品牌,一個國家的企業,要想在世界各國產生影響,要有過硬的、經久不衰的國際品牌來產生國際影響力;二是靠產品質量,質量是品牌的保證,唯有質量的可靠性,才有品牌的長久性;三是靠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像美國等國,為什么會有“微軟”、“蘋果”那樣的強勢企業,為什么我們不能有如此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國內大多數企業在羨慕那些產品品牌的時候,也應該在心中多畫幾個大大的問號。
黃鳴表示,國內企業應該多學學溫州、義烏等地方企業,不僅是學管理企業的方法,還要多學學他們創業、創新的韌勁和自強精神。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那時國家還沒有出臺相關政策,為什么他們當時能把企業經營下去,且做大、做強,這就要引起大家的思考了。
企業競爭要正當,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不僅不會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還會對企業產生不可預期的負面效應;與其在不知不覺中讓企業走向低谷,倒不如讓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建立起可信、可靠、有質量保證的國際知名品牌。黃鳴認為,做品牌,要慢慢來,急不得。企業只有用品牌去競爭,用實力去競爭,用正當的行為方式去競爭,而不是僅依賴出口退稅補貼政策去競爭,才能讓企業、產品品牌逐步向國際水平靠近。
黃鳴舉例說,皇明太陽能熱水器的出口,就是在節能上采用功能創新技術,把原來的鋁合金板、玻璃板等換成了太陽板,根據氣候、季節采取陽光調角度的辦法,既節省成本,效果又好,效率也提高了30%。此外,皇明企業所開發的光伏產業,可以烤地瓜、烤肉、煲燙等,這些產品在功能上創新后,不僅質量好,而且還不需國家補貼,既為企業省了錢,也為國家省了相關出口退稅補貼的稅收額。
黃鳴認為,在國家穩定出口退稅政策的基礎上,出口企業唯有科技創新,唯有用正當競爭行為、用心經營高質量的國際知名品牌,才會讓出口企業更具國際競爭力水平,才能讓更多的企業走出國內,邁向世界。
book=95,ebook=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