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毅

隨著建筑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各類信息系統日臻完善,信息資源日漸龐大,但存在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系統間、部門間信息難以共享和交換等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統一的全行業數據標準和規范。
為推動建筑行業信息資源共享技術體系的建立,提高信息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程度,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交換,在“十一五”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與有關單位一起,開展了“建筑業信息化標準體系及關鍵標準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編制《建筑業信息基礎數據元標準》,并列入2012年部標準編制計劃。
該標準的編制,將從行業的角度合理地篩選必要的基礎數據,并按一定規則對其進行合理分類,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建筑業數據框架體系及相關基礎數據元標準規范,確保在各個不同層面上和不同環境下都能夠進行正確的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共享。
為此,本文試圖從信息共享的角度來說明《建筑業信息基礎數據元標準》對助推建筑業信息化建設的作用。
在談論信息共享之前就必須要知道什么是數據。數據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各種字母、數字符號的組合、語音、圖形、圖像等統稱為數據,數據經過加工后就成為信息。數據只有經過加工以后才有可能成為信息,因此數據與信息是有差別的。
那么,什么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指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信息系統間,信息和信息產品的交流與共用,就是把信息這一種在互聯網時代中重要性越趨明顯的資源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達到資源配置,節約社會成本,創造更多的財富。信息共享是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貯和管理上重復浪費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基礎是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化,并用法律或法令形式予以保證。
信息共享的基礎就是信息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如果沒有標準化與規范化,信息共享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它的表現形式是以法律或者法令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我們說,在一定范圍內,技術標準就是法律形式的一種表達。
信息共享包括三個范疇,第一個范疇是企業內部的,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如財務與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與項目管理等;第二個范疇是企業間的,有關方信息共享和交流,如業主、承包方、分包方、材料供應方等;第三個范疇是企業與政府管理方面的,如政府管理部門、業務管理部門、統計部門等。
《建筑業信息基礎數據元標準》中的適用對象主體是建筑業從業主體(企事業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各級建筑業主管部門,適用范圍是適用于建筑業從業主體以及各級管理部門在管理過程中的基礎數據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工作。
標準主要內容由五個章節組成,主要包括:
第1章:總則;建筑業信息基礎數據元的分類方法、數據元編制規則、數據元值域引用代碼編制規則、術語等。
第2章:業主信息基礎數據元;適用于業主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基礎數據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工作。
第3章:企業信息基礎數據元;適用于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基礎數據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工作。
第4章:建設工程項目信息基礎數據元;適用于實體工程項目所涉及信息基礎數據的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工作。
第5章:建筑從業人員信息基礎數據元標準;適用于從業人員所涉及信息基礎數據的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工作。
附錄A:電子政務信息基礎數據元;用于建筑業電子政務中所涉及的基礎數據標識、分類、編碼、存儲、檢索、交換、共享和集成等數據處理。
從上述內容看,我們設想不僅要建立適用建筑業電子政務、從業主體企業、工程項目、從業人員的較為完整信息基礎數據框架體系。同時,希望適應建筑行業各層面和各專業領域信息化的需要,為建筑業信息化建設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助推建筑領域信息化的發展和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更好地發揮標準的作用。通過對數據元的動態更新、維護和發布,滿足建筑行業各專業領域不斷增長和變化的數據標準需要,為建筑業信息化的發展提供基礎數據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