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起草制定的《青島市建設工程材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青島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并報經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作為全國范圍內關于建設工程材料內容最全面的一部專門地方性法規,首次將建設工程材料備案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并創造性的將建設工程材料市場建設、建設工程材料公示、建設工程材料合同文本、房屋空氣檢測和建設工程材料召回等制度寫入條例。(張光明)
近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山東省壽光市濱河城市濕地公園、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五家渠市青格達湖濕地公園成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按照《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經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環保局審查推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評審,批準山東省壽光市濱河城市濕地公園、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五家渠市青格達湖濕地公園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被批準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堅持“重在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良性發展”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保護管理機構,按照《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導則(試行)》編制保護規劃,劃定保護范圍,嚴格保護管理。同時,各省(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和跟蹤監督,切實做好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維護城市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態平衡,增強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濕地保護意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近日,河北省下發《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意見》,提出到“十二五”末,河北省將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全省住房保障覆蓋面基本達到20%。
意見規定,符合相應條件的保障對象自行通過市場途徑租賃住房的,也可申請住房租賃補貼。
涉區市、縣(市)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租賃住房需求,通過集中新建、配建、購買、改建、長期租賃等方式,增加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工業園區內企業的工業用地,要統籌規劃,在總用地面積7%的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內,集中建設宿舍型公共租賃住房,面向園區符合保障條件的人員出租。

涉區市、縣(市)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要合理確定公共租賃住房輪候期,報本級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向社會公布,不得改變公共租賃住房的保障性住房性質、用途及其配套設施的規劃用途。
對公開出讓的商品住房用地項目,按不低于項目住宅總建筑面積10%的比例配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并在規劃和出讓條件中予以明確。在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按合同約定無償移交給政府,或由政府以約定的價格回購。
為加快青海省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及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青海省將建立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屆時,開發企業、銷售人員等從業主體的基本信息,個人住房信息異地查詢,都可從網上操作。這是9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的。
青海省房地產信息系統通過青海省政務外網,采用“大集中”模式,即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一建立,全省(除西寧市外)各州、地、縣(市)作為用戶端直接使用該系統。房地產信息系統包括8個業務系統和1個門戶網站。
通過網站,可對每一套房屋預銷售全過程的監管和對預銷售數據的實時跟蹤監測。實現對開發企業、銷售人員、經紀機構、經紀人、評估機構、估價師、物業服務企業及物業服務人員等從業主體的基本信息、從業資質、培訓情況和從業記錄的管理。結合投訴機制和誠信表彰機制的建設,滿足不同區位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可售(租)套數、戶型、面積及已售(租)套數、戶型、面積、實際成交價格。該系統以權屬登記系統為基礎,統計房屋坐落、建筑面積、房屋性質等房屋基本情況,何時買進、何時賣出等房屋交易情況,實現個人住房信息異地查詢,為稅務、司法部門提供服務。用于整合全省房地產市場管理機構的各項信息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的信息共享和信息發布,為各類住房供應對象、群眾及企業提供綜合信息查詢。
據悉,該系統10月15日前將完成房地產信息網站建設、業務系統開發及安裝調試。預計2013年10月底前,各縣將自行完成檔案的錄入工作。
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今年堅持“五抓五保”辦事方針,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一是抓征收,保開工。加強對征收拆遷工作的領導,加大征收拆遷政策宣傳力度,耐心細致做好群眾工作。加快推進項目開工,已落實前期手續的項目,要盡早開工;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項目,可以邊開工邊辦手續,工程竣工前必須把所有手續辦完。二是抓重點,保全局。指導各地(市、系統)組成工作組對進展緩慢的地區和項目實施重點推進,加快推進工程進度。任務量較大市縣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進征收拆遷、資金籌集等工作。三是抓進度,保質量。搶抓施工黃金期,統籌安排,全力以赴搶工期、抓進度。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定期通報督查結果和排序情況。四是抓竣工,保入住。把抓竣工、保入住作為下步工作的重點,在搶抓主體建成的同時,盡快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設施建設,健全完善居住使用功能,確保群眾住好房子、暖房子。五是抓管理,保公平。把管理和分配擺在突出位置,認真落實國家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嚴格實行“三審兩公示”、搖號、輪候等制度,公開分配過程,健全退出機制。

9月4日,記者從萬盛經開區建管局獲悉,目前重慶最大棚戶區改造工程的最后一批764戶居民領到了新房鑰匙,這標志著重慶市最大棚戶區改造工程順利結束。
該項目拆遷改造房屋面積約70萬平方米,新建房屋12131套、70.2萬平方米,新建學校、醫院、社區等配套公共設施5.27萬平方米,新建連接性主干道約10公里,惠及2街2鎮15個社區的1.3萬戶、4.15萬人。
據悉,重慶市的棚戶區主要集中在重慶南桐礦區、天府礦區、永榮礦區等地,共54個集中連片區,初步統計有270萬平方米。其中,萬盛經開區內工礦棚戶區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形成,至今已有70多年。
這些棚戶區存在四大問題。一是破損嚴重。棚戶區因年久失修,房屋極其破舊,墻體大多開裂,室內陰暗潮濕。二是環境惡劣。棚戶區基本沒有路燈、排污、道路等公共配套設施,白天塵土飛揚,夜晚一片漆黑。三是隱患突出。棚戶區大多集中、連片、易燃,且缺乏消防設施。同時,部分棚戶區還受到各種地質災害的威脅。四是居民貧困。在棚戶區住戶中,有3078戶、6171人享受低保政策,許多家庭每月僅靠工(病)亡撫恤費維持基本生活。自2008年1月3日,重慶市啟動全市范圍內的棚戶區改造。
今年初,邢臺市委、市政府提出“質量興市”戰略,鼓勵施工企業爭創國家和省優質獎工程,促進全市建設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到2015年,爭創2項以上魯班獎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申報創建省優質結構工程的共計54項,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并經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初審通過的14項。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6項,大型公建5項,高層商住3項。(通訊員 張利海/攝)

圖為:河北省邢臺市建設局局長田留雙(右三)深入建筑工地檢查指導創優工程

日前,由圣光集團在天津薊縣開發的圣世宮別墅項目,由于其秉承“以文載道,以宅傳文”的開發理念,成為京津地區標志性文化大盤。
圣世宮項目位于天津市薊縣縣城東北部迎賓大道延長線北側,東至鳳凰山大道、西臨政府儲備地,南臨迎賓大道延長線、北鄰東翼路。項目為坡地山水別墅,北依府君山、南望翠屏湖,周邊自然環境十分優越。
府君山是座文化名山。明代之前黎無終山、崆峒山、翁同山,以黃帝來此問道廣成子而聞名。春秋戰國時期,薊屬無終子國,故這一帶山丘統稱無終山。到清代道光年間《薊州志》里附有一幅《崆峒山圖》,清晰地標明了廣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后,山上建有崔府君廟,故改黎為府君山,沿用至今。被列入2007年天津市政府為民所辦20件實事之一的天津市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重點建設項目——薊縣地質博物館占地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選址位于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府君山,地質公園范圍北起九山頂,南至府君山,東至八仙山,西至盤山,面積342平方公里。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包括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八仙山石英巖峰林峽谷景區、九山頂石英砂巖峰林景區、黃崖關斷崖地貌景區、盤山花崗巖地貌景區、九龍山碳酸鹽巖峰叢景區、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跡景區7個景區,總計87個景點。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曾評價薊縣地質剖面:“在歐亞大陸同時代地層中,薊縣剖面之佳,恐無出其右者”。
翠屏湖始建于1958年,因南依翠屏山而得名。于橋水庫存位于天津薊縣城東,距縣城4公里,是引灤入津工程的重要部分、治理薊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翠屏湖水面寬闊,面北寬約8公里,東西長35公里。水質優良的翠屏湖湖域內有120多種鳥類。每年4月初,水鳥多達2萬多只,其中有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大天鵝、白鸛、白琵鷺等八種珍禽。同時做為天津市重要的水源地周邊的自然環境得到了嚴格的保護,湖區周邊1公里內嚴禁任何生產生活及相關污染,1.5公里范圍內嚴禁任何工業設施,而項目正處在距湖邊1.5公里的范圍內。
項目尊享薊縣兩大自然資源。北山面湖的獨特自然環境和地勢,使項目小區域的空氣質量、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常年理想狀態。空氣負離子含量是城市的5倍,年平均氣溫維持在15~22攝氏度之間。背面的山和南面湖形成天然的“空調環境”,從而保證項目一年四季都處在一個非常好的自然環境中。(陳桂龍 黎林峰)
進入8月份,河北省廊坊市第一公路工程處好事連連,獲得多項榮譽。繼月初獲得河北省重點工程建設“工人先鋒號”、交通運輸部優秀企業、市優秀基層黨組織以后,8月13日又從省精神文明辦傳來喜訊,第一公路工程處再次獲省精神文明單位殊榮。處長、黨總支書記王文剛一語中的:“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打造具有項目特色的創先爭優活動。活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重點下移,在深化活動主題上做文章;二是注重實效,在創新活動載體上下功夫;三是形成常態,在推進科學發展上見效果。”(特約記者 杜培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