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再提速

當外界迫不及待地注視著“溫州正在發生什么變化”,也許給創新者們一些時間、一方空間才是最好的催化劑
奇跡,往往從細微之處漸起萌芽。對于躊躇已久的溫州金融改革而言,也許會在歲末年初進入新的發展軌道。
在金融改革試點獲批八個月后,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施細則終于塵埃落定。改革的12條實施細則,旨在用5年左右時間努力構建與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溫州民資真正實現融資陽光化、規范化,更好服務中小企業。金改"靴子"的落地,讓溫州人看到了改革向前推進的希望,也讓翹首而待的溫州民資開始活躍起來。而這一開始,或許也意味著中國金融改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就在2012年9月17日,央行公布了醞釀兩年之久的金融改革"十二五"規劃,其中指出:中國將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十八大之后,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未來十年將把金融改革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金融改革漸入佳境已是可預期之事。
從溫州金改12條細則來看,亮點有三。第一,加速民間資本陽光化。關于民資陽光化的呼聲持續已久,此番溫州金融改革也多半起因于"民資"亂象。盡管溫州早就步入民間金融的探索軌道,然而名不正則言不順。溫州民間資本要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當務之急是給予一個合法的"名分"。對此,金改細則提出要"研究起草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建立民間融資法律保障",同時"開展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試點"。盡管這方面的嘗試在"3·28"金改破冰之日已進入運作平臺,但有了具體的實施細則,也許會讓民資陽光化的探索變得更加有跡可循。此外,"溫州指數"的推出也是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的一個重要舉措。也許,只有在強化市場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基礎上規范發展起來的民間金融,才能使民間資本走向陽光化真正成為可能。
第二,啟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實施細則對早前總體方案進行了細化,如"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就刪掉了此前"研究"二字。這說明,隨著細則出臺,個人境外直接投資也將進入實施階段。相應的,"制定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也成為保障個人境外投資規范化的重要一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直投涉及境內外資金來往,須由中央統一部署,對于溫州這樣的地級市而言,如何在可控的局面內尋求突破,還值得進一步探究。
第三,重點破解"兩多兩難"。溫州民間金融問題,表現為民間資本多而投資難、中小企業多而融資難的"兩多兩難",溫州大量的民間資金由于缺乏制度性的規范,往往難以通過相應的渠道配置到有現實金融需求的領域,而這本質上就是一個中國問題。因此,惟有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結構性難題。對此,細則提出,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建立適合小微企業和三農需求特點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這一命題,將給溫州金改的試驗者們以大膽嘗試的空間,以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當外界迫不及待地注視著"溫州正在發生什么變化",也許給創新者們一些時間、一方空間才是最好的催化劑。
區域金融改革試點,自溫州開始。改革局面,從溫州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