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蓮
作為一個攝影發燒友,真才基特別期望能夠盡快地處理大容量圖片。現在,他所領導的大唐電信集團推動的4G移動通信標準,已經開啟了這一夢想的大門。
“大唐人的心情已經不像當初確立3G標準時那樣的忐忑不安。其實,對于拿下4G國際標準,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一身深色西裝、戴著眼鏡、儒雅而有風度的真才基,如同大多數國企掌舵人一樣,在采訪中談到企業的話題時總是神采奕奕。一提起TD-LTE-Advanced正式成為第四代移動通信(4G)國際標準時的心情,他脫口而出:“那一刻感受到什么叫科技自信!”
1960年出生的真才基,擁有博士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頭銜,現任大唐電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2012年1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12年無線電通信全會上,由大唐電信集團提出、中國主導的TD-LTE-A正式被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為4G兩大國際標準之一。
“我們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的超越,通過參與國際標準競爭占領國際通信行業的話語權,通過將這些技術標準的專利化,以及專利的產品化、市場化過程,充分發揮超過萬件的技術專利對通信產業乃至工業界的帶動發展。”真才基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我們做的工作,就是要讓國內通信產業瞄準世界市場,促進我們的企業走向世界。一句話,就是實現真正的中國創造。”
4G開啟真正的無線互聯網時代
真才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本質上,4G就是要解決3G的可持續創新和發展問題。”
在真才基的理解中,4G應該開啟真正的無線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速度的跨越式增長,移動通訊終端與互聯網將全面無縫對接。“由于4G能夠完全解決無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連接問題,這也意味著全面無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可以肯定,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將受惠于此,行業信息化的進程將大大加快。”提到4G將給各行各業帶來的革命性影響,自稱為“科技迷”的真才基開懷大笑:“反過來說,到時候你有可能想象不到有什么行業會跟4G沒關系。”
真才基帶領大唐電信集團在推進3G產業化和市場化之時,就已經啟動了4G核心技術研發工作,在3GPP、國際電信聯盟等主要標準化組織和領域,確定了TD-LTE標準的國際化地位,并于今年1月正式確立為國際標準。在該領域,大唐電信集團累計提交文稿超過8400篇,提交數目和通過數目在業界保持領先。為什么TD-LTE能夠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兩大4G國際標準之一?真才基認為,首先,TD-SCDMA創新和產業成功的經驗為TD-LTE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其次,中國市場規模巨大;第三,產業界上下游協同合力,在全球形成話語權;第四,技術標準本身的包容性。
4G的商用化進程正在推進
與3G相比,4G技術優勢體現在:高速移動狀態下,4G手機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0兆,相當于3G每秒2兆的50倍,即使在汽車上參加電視高清會議也不會有什么障礙。
如何把這些消費體驗轉化為現實,實現從標準到產品的轉化,這是真才基當前面臨的挑戰。他坦承,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國內外企業選用TD-LTE-A標準。而憑借技術優勢以及在產業化方面的先發優勢,大唐電信集團在產業鏈各方面已經實現了TD-SCDMA向TD-LTE的平滑演進。
今年10月份,在國際電信聯盟主辦的“2012年世界電信展”上,工信部首次正式公布了中國2.6GHz頻譜的規劃方案,決定將2.6GHz頻段的2500-2690Hz全部190MHz頻率資源規劃為TDD頻譜,是30時代中國移動TD-SCDMA頻譜資源的數倍。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將推動更多產業界的資源投向TD-LTE,我們也希望更多優質頻段投向TD-LTE。”真才基進一步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盡快發放TD-LTE牌照,他說:“如果中國政府對TD-LTE的發展有著強有力的表態,那么世界上會有很多國家和產業會向中國看齊,因為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會向其他國家輸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事實上,TD-LTE-A產業化的技術條件,已經在過去幾年的測試中不斷成熟完善。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移動集團部署了全球第一個TD-LTE試驗網,這年12月工信部正式批復中國移動提交的《TD-LTE規模技術試驗總體方案》,TD-LTE規模測試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六大城市悄然展開。
真才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上述6個城市的實驗側重于系統設備一端,“結論是TD-LTE產品和技術已經達到國際規范標準,產業鏈基本成熟,各項技術指標符合大型通信網絡組網的要求。”
在前述6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加了13個城市擴大規模試驗網絡建設工作,側重于產品和應用一端。真才基認為,通過擴大規模實驗網絡測試,能夠加快推進TD-LTE在我國的商業化進程。
4G是中國通信產業崛起的創新
真才基從推進4G產業化伊始,就在謀劃占領產業鏈高端,以此帶動整個通信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2008年,大唐電信集團收購了一家集成電路公司生產芯片,首次突破了芯片、儀表等產業鏈薄弱環節,真正打通了本土移動通信產業鏈。通過此舉,手機里面的核心芯片從設計到生產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中國的通信產業真正實現了從“無芯”到“有芯”的歷史性突破。為了迎接4G時代的到來,大唐電信集團正在謀求從“有芯”到“強芯”的轉變,真才基認為:“這個強芯,就是要能追趕世界發展步伐,要讓我國的工業界能夠完成一個大的產業升級。否則,在4G時代就會出現我們自己有標準有技術,但我們設計出的芯片又要拿到海外去加工的狀況。”
在真才基的觀念中,中國通信產業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占據國內市場領先優勢,更要走出去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希望整個通信產業鏈能夠綜合協調,形成整體的國際競爭能力。“3G到4G的技術產業升級是實現中國手機企業崛起的絕佳機會,而TD-LTE-A技術標準將推動這些企業走向世界市場的核心驅動力。”真才基認為,4G的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而是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系統的創新,是中國通信產業崛起的創新。
據真才基介紹,2010年下半年開始,TD-LTE的海外測試工作已經在日本和歐美市場開展。
經過多年的磨礪,真才基作為高科技企業的掌門人,將“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市場化”的“四化”思想,融入大唐人的血液中、融入大唐人的呼吸里,并為TD-LTE-A真正成為國家主流商用標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電信集團在自主創新中摸索的發展之路,成功的將技術創新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實現了技術創新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了“中國創造”的夢想,其成功經驗對我國創新型企業的科技自信提供了廣泛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