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勝軍 劉小麗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技術(英文:CSEA)是近年來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麻醉方法。該項麻醉方法不僅僅可以使腰麻的作用速度快、肌松完全的特點得到充分發揮,又可通過硬膜外給藥使麻醉的時間進一步延長,還進行適當的術后止痛[1]。本次研究過程中對應用腰硬聯合麻醉方法對接受髖及下肢手術的老年患者在術前進行麻醉的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幫助臨床拓寬對髖及下肢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麻醉的方法,以便臨床對髖及下肢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更加理想的麻醉,使患者的生命體征在麻醉后保持平穩。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科學實驗研究過程普遍應用的隨機抽樣分組方法,抽取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92例接受髖及下肢手術的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平均每組46例。A組男性38例,女性8例;年齡53~82歲,平均年齡68.3歲;B組男性36例,女性10例;年齡52~86歲,平均年齡69.2歲。所抽取患者的自然資料,不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予以分析比較。在接受治療前,所有患者都經過了相關的臨床檢查之后予以確診。
1.2 方法 A組患者在手術前進行硬膜外麻醉;B組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對兩組患者麻醉后所達到的效果、麻醉藥物對生命體征造成的影響、麻醉藥物顯效時間、運動阻滯時間、手術過程中由于麻醉藥物所導致的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3 麻醉效果評價 優:無應激性的肢體反應;良:有應激性的肢體反應,但不會對手術的進行造成影響;差:有非常強烈的應激性反應,手術無法繼續進行[2]。
1.4 數據處理 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得到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 14.0數據處理系統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經過臨床對比實驗研究后證明,B組患者麻醉后所取得的效果明顯優于A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該組患者在應用麻醉藥物后的生命體征波動幅度明顯小于A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該組患者的麻醉顯效時間和運動阻滯時間都明顯長于A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均沒有出現麻醉藥物導致的并發癥。

表1 兩組患者麻醉鎮痛效果比較[n/(%)]
接受髖及下肢手術治療的骨科老年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時通常情況下很難將應激反應進行阻斷,在誘導和蘇醒期該類患者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腦血管意外等不良反應的并發癥現象。在手術前進行椎管麻醉是臨床對接受髖及下肢手術的骨科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較常應用的一種麻醉方法,但在腰麻之后患者很容易出現頭痛癥狀,麻醉時間通常比較有限,而硬膜外麻醉的潛伏期通常較長,顯效時間通常情況下相對較慢[3]。CSEA麻醉技術汲取了腰麻與硬膜外兩種麻醉方式的優點,前者局麻藥可以通過患者腦脊液進行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脊神經根,起效速度相對較快,阻滯效果比較完善,平面控制對患者呼吸和機體循環所產生的干擾相對較輕,通過硬膜外置管注藥方式可以為患者提供較長時間的麻醉及術后鎮痛效果[4]。
總而言之,應用腰硬聯合麻醉方法對接受髖及下肢手術的老年患者在術前進行麻醉的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在麻醉后生命體征不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不會出現麻醉藥物所導致的并發癥現象。
[1] 丑維斌,王向東,郭耀軍.預負荷輸液聯合小劑量腰硬聯合麻醉對產婦在剖宮產手術中心血管系統穩定性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8,29(04):293.
[2] 呂潔,陳霞,劉秀芳.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09,18(15):593-594.
[3] 葉之毅,劉東輝,張坤全.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防治[J].廣東醫學,2008,29(12):308-309.
[4] 曹靈敏,李勝德,馬桂芳.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高齡患者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12(1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