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徐春慧
早期自然流產的發生率為 10%~20%,導致早期胚胎停止發育的病因復雜。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胚胎期血漿蛋白的主要成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有可能是促進細胞生長的內源性物質。泌乳素(prolaction,PRL)由蛻膜細胞產生,對胚胎著床的調節有一定的范圍,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著床。血泌乳素水平是子宮內膜蛻膜化的標志之一[1]。孕酮(progesterone,P)能促進 PRL的釋放,而PRL又是孕酮產生及黃體功能維持的先決條件。本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先兆流產、胚胎停止發育和正常早孕患者血清AFP、P、PRL水平,探討其臨床價值。
收集2009年7月~2011年10月本院婦產科門診本次停經后出現下腹痛或有少量陰道出血患者180例,B超證實宮內見有心管搏動。要求或同意行妊娠激素檢查的正常妊娠患者110例,B超證實胚胎停止發育需行人工流產患者 130例。各組年齡、體重及流產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1。

表1 三組間基本情況比較
應用免疫化學發光法檢查血清AFP、P、PRL水平并分析比較三組差異。用德國西門子公司 Elecsys 2010電化學發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 P、AFP、PRL含量。
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之間比較用q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rson相關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各項指標變化間表1,表2.

表1 三組孕酮、甲胎蛋白和泌乳素結果及相關性分析。
3 組之間孕酮差異有顯著性(F=3.29,P<0.05),正常妊娠組最高,胚胎停止發育組最低;3組之間甲胎蛋白差異有顯著性(F=187.27,P<0.05),正常妊娠組最高,胚胎停止發育組最低;3組之間泌乳素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2 三組間孕酮與同組甲胎蛋白比較。
孕酮來源于卵泡膜細胞和排卵后的黃體細胞,主要產物是黃體酮(progesterone)和17α-羥黃體酮。正常早孕孕酮的分泌可分為[2]:5~6周前主要來自卵巢;6~8周卵巢和滋養層;8周以后直到分娩來自滋養層三個階段。12周以后胎盤形成,合成能力上升,血孕酮水平迅速上升。8周前孕酮維持一定水平,只需 1次隨機取樣,可比性強。高濃度孕酮可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降低子宮的敏感性,對增大的子宮起著明顯的鎮靜作用,保證胚胎發育,對早期妊娠的維持十分重要。
甲胎蛋白:伴隨胚胎發育和細胞分裂旺盛,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是運輸功能,甲胎蛋白與不飽和脂肪酸有高度親和性,還能夠結合雌激素、膽紅素等,推測其在向增殖細胞運送這些物質中起一定作用。甲胎蛋白能有效抑制母體對胚胎發育的免疫應答;還可選擇性結合人精液,作為一種頂體反應相關因子阻止早熟的頂體反應;還可阻止輸卵管內AsAb的產生,抑制生長因子刺激顆粒細胞產生雌激素。研究發現甲胎蛋白對人乳腺細胞有增值作用,還能夠協同生長因子促進豬卵巢顆粒細胞的增值分化,調節子宮生長的特性。
泌乳素:是卵泡發育成熟、黃體發育的必要激素,對子宮內膜具有高親和力,對胚胎著床的調節機制是使子宮內膜細胞衍化成前蛻膜細胞,協助胚泡與子宮內膜發生粘附并使內膜局部對胚泡產生免疫耐受,使胚胎免收母體排斥,為胚胎著床創造良好的微環境。
本研究發現先兆流產組甲胎蛋白低于正常早孕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胚胎停止發育組甲胎蛋白低于先兆流產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酮在正常早孕組最高,胚胎停止發育發育組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中甲胎蛋白與孕酮水平高度相關,推測在正常妊娠維持過程中兩者具有協同作用。
[1]李昆明.催乳素對生殖生理的調控作用[J].生殖與避孕,2001.21(2):9.
[2]俞靄峰.婦產科內分泌學[M].上冊.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杜,1985:69.
[3]焦紅燕,章小維,時春艷.孕中期血清標志物在產前篩查和妊娠結局預測中的意義[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6,14(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