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來,張 瑩,張 鵬
(遼寧師范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普通話測試中輕聲誤讀現象研究
王振來,張 瑩,張 鵬
(遼寧師范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輕聲是漢語最常見的一種音變現象,是普通話測試必考內容之一.通過對參加普通話測試的37名學生問卷調查,發現輕聲字的誤讀現象十分嚴重.在統計的基礎上把這些錯誤進行分類,探討造成這種誤讀現象的原因,為了更好地掌握輕聲字的發音,提出學好普通話輕音的對策.
輕聲;誤讀現象;類型;原因;對策
輕聲是現代漢語語音系統重要特點之一,越來越被學術界所重視.輕聲的概念由趙元任(1922)在《國語羅馬字研究》中最先提出,現在凡是涉及語音內容的教材基本上都把輕聲列為一節專門論述.普通話考試一共四道題,其中有三道題涉及輕聲內容,在普通話等級測試中,輕聲把握得準確與否,是衡量普通話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也說明輕聲在普通話測試中的重要性.目前輕聲本體研究比較深入,近十年來,研究輕聲的論文已超過50多篇,人們從多角度研究漢語輕聲問題,可以說輕聲的研究方興未艾;而從普通話測試角度研究輕聲的學者并不多,目前應該加強普通話輕聲誤讀現象的研究,因為許多測試者在普通話測試中,常常忽略輕聲字讀音,常常誤讀或錯讀測試中的輕音詞,導致失分,這樣就會影響測試者的成績.
基于上面的考慮,我們對37名測試者做了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以了解測試者在普通話測試中輕聲誤讀的原因.我們以《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南》(遼寧省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用書)收錄的常見雙音節輕聲詞表和20篇朗讀課文為例,來歸納一下輕聲字的發音規律.目的有二:一是讓測試者提高普通話測試成績;二是讓測試者真正掌握普通話輕聲規律,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與人交流時避免產生誤會.
輕聲是一種特殊的變調現象,由于它長期處于口語輕讀音節的地位,失去了原有聲調的調值,又重新構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聽感上又輕又短[1].有的人認為輕聲是普通話第五個聲調,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實際上輕聲是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變化而來的.有的人不了解輕聲,應該讀輕聲的詞(或語素)讀原調,這種誤讀在普通話測試中要扣分的.
普通話輕聲具有區別詞義和詞性的作用,比如:地道(d`?dao)是形容詞,如"瑪麗漢語說得很地道";地道(d`?d`ao)是名詞,如"請走地道".讀不讀輕聲差別很大,輕聲問題應該引起測試者重視.下面我們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類整理,了解測試者誤讀輕聲的原因.
在普通話測試中我們發現大部分輕聲詞被讀成原調,比如把"漂亮(pi`aoliang)"讀成"pi`aoli`ang",把"爸爸(b`aba)"讀成"b`ab′a",把"他們(tāmen)"讀成"tām′en",這幾個詞該讀輕聲時沒讀,但不會影響人們對詞義的理解.可是如果把"我要報酬."一句中的"報酬(b`ao chou)"讀成"b`ao ch′ou報仇",聽話的人就會對你的言語產生誤解或不知其意.可見輕聲誤讀也會給我們的交際帶來不便.
為了分析輕聲字在普通話測試中的誤讀現象,我們對37位調查者的讀音進行整理,并對他們誤讀的輕聲進行分類,表1是具體的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把輕音誤讀分為八種類型,即上表中列出的八種情況.前三種類型的錯誤率在50%以下,這說明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能讀正確.附在詞語或句子后面的助詞"呢",僅一人讀錯,這說明對這個輕聲字讀法已掌握,而附在詞語或句子后面的助詞"著",則有14人回答錯誤,錯誤率為37.8%,為三種類型中錯誤率最高的詞,這可能是由于"著"字本身為多音字,同時具有"zh′ao、zhāo、zhu′o、zhuo"等讀音,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此看來,同類型輕聲字中,還要根據詞義、語義和語境對讀音進行區分[2].
后五種類型錯誤率最低的是嵌在重疊式動詞、形容詞中間的"一"或"不",有25人讀錯"一"的輕聲讀音,12人讀對;"不"的輕聲讀音有27人讀錯,10人讀對.其中讀對的考生多為中文專業的學生,說明中文專業的學生對輕聲字發音掌握得比較好.第七類是部分雙音節單純詞誤讀類型,這是錯誤率最高的類型,通過對"葡萄、頭發"這兩個詞進行調查,誤讀率分別為97.2
我們對遼寧省2011年普通話測試第二題誤讀情況進行統計,失分最多的是輕聲,其次是變調,第三是兒化.調查問卷的結果和普通話第二題測試誤讀率基本吻合,說明輕聲是普通話測試失分最多的項目之一.
漢語輕聲發音是有一定規律的,現在很多測試者沒有掌握輕聲的發音規律,造成失分.當然有的詞語在應用時有變化,可以讀輕聲也可以不讀輕聲,如"本錢"、"抱怨"等;有些詞原來讀輕聲后來又不讀輕聲,如"近視"、"口音"等;還有些詞在一種場合讀輕聲,在另一種場合不讀輕聲,如"知道"單說時一般讀輕聲,但在"不知道"中一般不讀輕聲[3].這些變化使考生在測試中難以把握.再比如:
(1)a.孫子(sūnzǐ)孫子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軍事家.(名詞,指古代軍事家名字)
b.孫子(sūnzi)老張只有一個孫子.(名詞,指兒子的兒子)
(2)a.兄弟(xiōngd`?)我們兄弟倆要團結起來.(名詞,指哥哥和弟弟)
b.兄弟(xiōngdi)小麗有兩個兄弟.(名詞,指弟弟)
(3)a.大意(d`ay`?)請概括出這篇散文的大意.(名詞,指文章內容)
b.大意(d`ayi)做事不能大意.(形容詞,指粗心)
(4)a.東西(dōngxī)到北京我都分不清東西南北了.(詞組,指方向)
b.東西(dōngxi)今天我去超市買了很多東西.(名詞,指物品)
(5)a.對頭(du`?t′ou)你的想法很對頭.(形容詞,指正確)
b.對頭(du`?tou)他倆是死對頭了.(名詞,指敵對的或對立的方面)
區分這些詞是不是輕聲,需要考慮具體的語言環境,在不同的語境中讀音是不同的,意思也不一樣.
一個詞讀到什么程度是輕聲,沒有統一規定的標準,不少現代漢語教材僅把輕聲籠統地概括為"用力小點、發音短點",在輕聲的語音特征的描寫和介紹上不夠全面,因此使得學習者在輕聲的認識上就模糊不清.有的普通話教材缺乏對輕聲字發音規律的總結,致使測試者在輕聲字的發音上屢屢犯錯誤.
漢語輕聲缺乏明確的界定,以致權威的工具書在收錄和處理輕聲詞上有很大的分歧:首先,在處理方法上,同一個詞語有的被標為輕聲,有的則標為非輕聲,如據勁松統計,《北京話輕聲詞表》(魯允中,1995)中收1713條輕聲詞,其中有300多條《現代漢語詞典》(1973年)未標為輕聲;其次,即使同一材料內部,在輕聲詞的確定上也有矛盾之處,標準未能統一.如:方位詞"邊",《現代漢語詞典》(1996年)舉例"前邊、里邊、東邊、左邊"為輕聲詞,而"北邊"的"邊"讀為陰平.此類情況還有多處.這些權威材料本應該成為輕聲詞學習的準則,但諸多分歧加大了普通話學習及語言規范工作的困難,使得方言區人們學習輕聲詞時難度加大.標準不統一就會給測試者說普通話輕聲詞造成很大干擾,這對推廣普通話是有害無利的.如果輕聲讀音有一個相對的標準,讓測試者容易把握,對提高普通話測試水平會有很大幫助.

表1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測試者不知道漢語有輕聲,他們不知道什么詞讀輕聲,也不知道怎么讀,平時說話不重視輕聲發音,導致他們在普通話測試中輕聲全都讀錯.有的測試者認為輕聲是普通話第5個聲調,不知道輕聲是一種變調現象,不了解輕聲讀音規律,說話方言色彩濃,雖然他們知道有輕聲,但也常常讀錯.還有的測試者認為讀不讀輕聲,意思差別不大,在心理就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把輕聲讀成原調.
雖然造成輕聲誤讀現象的客觀原因有很多,但也不是說在普通話測試中,我們就拿輕聲毫無辦法.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從構詞方面來尋找輕聲詞的發音規律,將這些發音規律牢牢掌握,另外一半無規律的輕聲字,通過強化記憶、多聽多讀,加強普通話語感的訓練,這樣應試者說輕聲詞的難度就小多了.
了解漢語輕聲的發音規律,對測試者改掉輕音誤讀現象很有幫助.結合《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一書,我們歸納了漢語輕聲發音規律.
1.構成詞語的后粘附語素和后綴一般讀輕聲[4].
(1)后附詞綴讀輕聲,詞綴沒有什么意義,只是附著成分,如:"子、頭、兒、巴、們、么"等讀輕聲.在《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一書中收錄的有:
辮子、蟲子、膽子、擔子、出頭、刀子、凳子、步子、村子、釘子、本子、鼻子、廠子、車子、鞭子、肚子、多么、兒子、法子、房子、瘋子、斧頭、斧子、蓋子、干巴、稿子
(2)后附"襯字",這個"襯字"主要為了湊成雙音節,免得與其他同音的單音節語素(單字)混淆.在《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導》一書中收錄的有例如:
月亮、云彩、柴火、父親、亮堂、活計、花哨、人家
(3)詞語中前一字是詞的本義,后字只起構詞作用,有人稱之為"偏義詞",該詞的后字讀輕聲.例如:
窗戶、妻子、孤貍、女兒、忘記、動靜、耳朵、清楚、硬朗
(4)由一個相同語素構成的雙音節詞,這個語素的詞匯意義已經不同程度地虛化,產生了涵蓋一類事物的"類化意義",有人稱為"類詞綴",有人稱為"較虛的實字"或"實義后綴",這"類詞綴"或"實義后綴"讀輕聲,例如:
長處、好處、福氣、客氣、結實、扎實、厚實、軟和、暖和
2.附著在詞語或句子后面或中間的助詞一般讀輕聲.例如:
(1)語氣助詞(普通話中最常用的語氣助詞是:啊、呀、呢、吧、嗎、哇等)讀輕聲.例如:
1)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白楊禮贊》
2)這塊丑石,多占地面呀,抽空把它搬走吧.《丑石》
(2)動態助詞,如"著、了、過"等讀輕聲.例如:
3)他想是向爸媽要錢,還是自己掙錢.最后他選擇了后者.《達瑞的故事》
4)雪紛紛揚揚…開始還伴著一陣兒小雨,不久就只見大片大片的雪花.《第一場雪》
5)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讀書人是幸福人》
(3)結構助詞,如"的、地、得"等讀輕聲.例如:
6)他們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的世界.《讀書人是幸福人》
7)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了下去,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海濱仲夏夜》
8)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明年麥子就長得越好.《第一場雪》
3.雙音節疊音詞后面的音節讀輕聲.
(1)疊音名詞后一個音節讀輕聲.例如:
伯伯、爸爸、弟弟、姑姑、姐姐、舅舅、奶奶、婆婆、嫂嫂、太太、娃娃、星星、猩猩、癢癢、爺爺、嬸嬸
(2)疊音動詞后一個音節讀輕聲.例如:
謝謝、看看、試試、聽聽、講講、說說、研究研究、休息休息、了解了解
4.名詞后面的方位詞,如"上、下、里、外"等讀輕聲.
晚上、早上、房間里、門外、樓上、桌上、地下
5.附在動詞后邊的趨向動詞,如"來、去、開、起來、下去、上去"等讀輕聲.
9)一種血緣情感開始在全身的血管里燃燒起來,而且立刻熱血沸騰.《國家榮譽感》
10)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和時間賽跑》
11)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帶著滿頭霜花回到故鄉.《家鄉的橋》
6.嵌在重疊式動詞、形容詞中間的"一"或"不",讀輕聲.
12)好好想一想為什么你會那么自私.《二十美金的價值》
13)所以,廢話多不多,并不看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胡適的白話電報》
7.部分雙音節的單純詞,第二個音節讀輕聲.
萄萄、批把、吩咐、玻璃、哆嗦、疙瘩、蘿卜、蛤蟆、芥末
8.在口頭上活躍的詞容易成為輕聲,包括一些雙音節詞和一些四字格的詞語.
(1)北方人口頭上很活躍的雙音節詞(有些是從前很活躍、過去常用)后一個音節習慣上讀輕聲,例如:
皇上、衙門、閻王、豆腐、包袱、頭發、打算、商量、合同
(2)有些口語化的四字格的詞語與文言的四字成語不同,第二個音讀輕聲.例如:
稀.稀拉拉、婆.婆媽媽、曲.里拐彎、灰.不溜秋、嘀.里嘟嚕
(3)量詞"個"讀輕聲.例如:
一個這個多少個
這種詞沒有什么特殊規律,最好記住.如:
衣裳、師傅、舒服、力氣、行李、麻煩、便宜、交情、機靈、困難
風箏、膏藥、耽誤、巴掌、別扭、知識、休息、招呼、溜達、打扮
比方、窗戶、大夫、大方、燈籠、惡心、姑娘、規矩、講究、主意
這些輕聲詞學生誤讀率最高,很多學生不知道這些詞的第二音節也讀輕聲,
針對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原因,測試者首先應充分認識到東北方言對輕聲字誤讀的影響,并且有意識地擺脫方言影響,逐漸養成輕聲字音高隨前字而定的習慣.但是這樣并不能完全解決測試中輕聲失分率居高不下的問題,說到底要真正掌握輕聲詞還是要靠加強識記.為降低教學難度,要盡可能地尋找并把握輕聲詞的識記規律,在此我們結合普通話水平測試重點談談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重視詞類、詞綴、重疊標記:
以上我們分析了幾種輕聲字的發音規律,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時需注意:詞類標記(如:別的、進來)、詞綴標記(如:被子、木頭)和重疊標記(如:哥哥)這三類.具有這三類標記的輕聲詞在《綱要》中的數量分別為46、248、19個(在此不一一列舉),這樣,具有語法標記的輕聲詞在《綱要》中共有313個.在普通話考試備考時,我們可單獨記憶這313個詞.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語法標記的輕聲詞有少數例外的情況,如有詞綴標記的詞中"蓮子、鏡頭"等不讀輕聲,在學習時要特別注意.
2.注意輕聲字的固定格式
在普通話輕聲字的學習中我們還應重視輕聲字的固定格式,如嵌在重疊式動詞、形容詞中間的"一"或"不"(想一想、多不多)讀輕聲.名詞后面的方位詞(早上、房間里)讀輕聲.附在動詞后邊的趨向動詞(起來、下去)等讀輕聲.這類的輕聲,在學習時有明顯的格式,比較容易掌握.
3.從構詞數量確定輕聲字:
詞中特定位置上(一般為后位)的某個構詞成份全讀輕聲或絕大多數情況下讀輕聲,那么這個構詞成份可以看作輕聲詞語的標記.
首先,構成的詞全部是輕聲詞的可以稱為"唯輕聲字",如《綱要》中"糊"構成的三個雙音節詞"含糊、迷糊、含糊"全都是輕聲詞,那么"糊"就是理所當然的輕聲字;至于構成幾個輕聲詞才算標記,我們認為由于《綱要》中收人的輕聲詞較少,所以能構成兩個輕聲詞的就可以算作是輕聲詞的形式標記,如《綱要》中"璃"構成的兩個詞"玻璃、琉璃"都是輕聲詞,"璃"也可以看作輕聲詞的標記.其次,有的語素構成的詞絕大多數是輕聲詞,如"匠"構成的詞中"木匠、鐵匠、石匠"都是輕聲詞,而只有"工匠"一個詞例外,為了加強輕聲詞學習的規律性我們可以將"匠"字也看成輕聲字.只要掌握輕聲的構詞規律,測試者就可以輕松認讀考試中的輕聲詞,這有助于提高普通話水平和測試成績.
[1]路繼倫,王嘉齡.關于輕聲的界定[J].當代語言學,2005,(2).
[2]邵敬敏.關于"輕聲詞"的若干疑難問題[J].語文建設,1999,(1).
[3]林茂燦,顏景助.普通話輕聲與輕重音[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
[4]陸丙甫.前置語素和后置語素的語音依附性差別[J].現代語言學(上海),1986,(6).
Study on Misreading of Neutral Tone Words in Putonghua Prof i ciency Test
WANG Zhenlai,ZHANG Ying,ZHANG Pe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The neutral ton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inese pronunciation change,through to participate in Putonghua testing of 37 students f i ndings,and word reading mistake,misreading is very serious.We put these errors are classif i ed,and explores the causes for this phenomenon.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whispered word pronunciation,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peak Putonghua syllables.
Grammatical markers;Soft words;The phenomenon of misreading
book=4,ebook=144
H116
A
1008-2395(2012)04-0051-05
2012-03-02
基金課題: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與測試科研規劃項目(PC10007)"高校普通話培訓與測試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成果
王振來(1965-),男,遼寧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普通話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張瑩(1986-),女,遼寧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張鵬(1984-),男,遼寧省教師培訓交流中心助教,主要從事普通話測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