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 楊汶浠
自入世以來,隨著貿易自由化的不斷推進和世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服務貿易對于優化外貿結構、帶動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的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提升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已成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化趨勢、追逐國際貿易利益的重要途徑。
總的來說,在2000~2010年的11年中,我國的服務貿易在縱向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服務貿易總額從2000年的660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624億美元,其中出口額從301億美元增加到1364億美元,2010年排名世界第四,占世界總出口比重也由2.0%增加到4.6%。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不僅在服務貿易總額上與排名第一的美國有很大差距,且一直存在著數額不小的逆差,除去2005~2007年的逆差額小幅回落外,其余均呈逐年攀升態勢,更在2009年達到了295.1億美元的巔峰狀態。這說明我國服務貿易在發展較為迅速的同時,仍然未能改變其相對較弱的本質。在很多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尤其是金融、運輸、咨詢、醫療衛生等方面,我國還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
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指數,即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它由美國經濟學家Balassa Bela在1965年提出,通過測算一國某產業在該國出口額中所占份額與世界該產業在世界總出口中所占份額的比值來衡量該國該產業的發展狀況和世界競爭力。由于使用的是相對數,避免了被測算國和世界總量波動對結果的影響,可以比較良好地反映一國某產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水平。
表1 中國服務貿易2000年以來RCA指數
一般地說,當一國的RCA指數大于2.5時,該國該產業可視為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RCA介于2.5~1.25之間時,表明其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RCA介于1.25~0.8之間,則認為其國際競爭力較強;RCA小于0.8,則表明該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弱。如表1所示,在這11年間,我國服務貿易RCA指數無一年超過0.8,絕大多數時間都處于0.40~0.45之間。反觀美國、英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的數據,其RCA指數常常處于1.2~2之間。RCA指數嚴重偏低,雖然與我國貨物貿易高度發達,占出口比例較重有一定關系。但數據上的較大差異還是說明,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水平還處于相當落后的階段,與歐美服務貿易強國出現了相當大的差距,在國際上出現了明顯的比較劣勢。
為了進一步研究我國服務貿易比較劣勢出現的原因,參考經濟學理論和其他學者的研究基礎,本文選取了服務貿易出口額作為被解釋變量(表示為EX,單位:億美元),來反映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水平。另選取了以下四個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并根據現實經濟理論和情況進行了模型假設和多元回歸分析。
隨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其國民收入也會相應增加。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催生服務需求,強烈刺激了本國服務業的發展,從而有可能從內在提升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本文選取了我國人均GDP(表示為gdp,單位:美元)來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
市場準入度是衡量外來企業進入一國難易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我國很多服務業領域,如通訊、醫療衛生、教育等,都處在國有企業或機構的壟斷之下。引入外來競爭一方面可增加本國企業的危機意識,提升行業發展活躍程度;另一方面,技術外溢將有利于本國企業學習國外先進的服務模式和方法,增加自身實力。根據國際慣例,本文選取了服務貿易依存度(表示為dependence,單位:百分比),即年度服務貿易總額占年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來作為衡量我國服務業市場準入度的指標。
外商在華直接投資(FDI),可從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資本存量不足、資本質量不佳的狀況。雖然目前我國FDI的主要流向是制造業,但隨之而來的產業配套設施、就業機會以及派生的服務需求仍可能對服務貿易起著促進作用。本文選取外商在華年度直接投資額(表示為fdi,單位:億美元)作為衡量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指標。
根據古典貿易理論,國家之間的貿易形態是由其勞動生產率和資源稟賦的相對優劣所決定的。具體到服務貿易領域,其中重要的資源稟賦即為人力資本。而勞動力的素質與其所受教育程度密不可分,通常來說,兩者具有正向相關關系。本文選取了勞動人口中大學學歷所有者占總人口的比例(表示為hr,單位:百分比)作為衡量人力資本的指標。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同為一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從理論上說,貨物貿易的飛速發展將增加國民收入、吸引更多資金和人群、刺激服務業的發展,對服務貿易應有明顯的奠基和推動作用;而服務貿易反過來又對貨物貿易的運作起著不可或缺的支持和助推作用。但目前我國卻出現了這兩個部門的嚴重發展不平衡現象,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本文選取了貨物貿易出口額(表示為commodity,單位:億美元)作為衡量貨物貿易發展水平的指標。
利用計量經濟學的原理,本文對2000~2010年間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與人均GDP、市場準入度、FDI、人力資本和貨物貿易出口額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為使數據平整,特在回歸時對數據均取對數。經Eviews擬合結果如下:
Ln(ex)=-2.933468+0.855357Ln(gdp)+0.133093Ln(fdi)+0.579974Ln(access)+ 0.000986Ln(hr)+0.117577Ln(commodity)+ζ
其中回歸方程的可決系數達0.999902,F檢驗和t檢驗顯著,說明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對真實情況的反映比較合理。
由此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人均GDP和市場準入度與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正向相關程度較高,外商直接投資(FDI)和貨物貿易出口額也對服務貿易競爭力有一定影響,而人力資本的水平對其影響較弱。
本文從2000~2010年11年間有關我國服務貿易的數據出發,通過測算我國服務貿易的RCA指數和數據回歸,分析了我國近年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和影響它的實證因素,結果表明:
(1)我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仍然很弱。雖然在近年來服務貿易發展十分迅速,在出口額的絕對值和增長率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貿易逆差的情況仍然長期存在,競爭力偏弱的本質并未得到改善。RCA指數嚴重偏低,且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在國際上的比較劣勢十分明顯。
(2)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主要受到四個因素的影響。其中,人均GDP代表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以服務貿易依存度為代表的服務市場準入度也具有比較明顯的影響作用;人均GDP和市場準入度越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越強。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增加和貨物貿易發展水平的提高對服務貿易競爭力具有一定正向影響。而人力資本,即勞動力受教育水平在現階段對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很弱。
本文認為,這樣的回歸結果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狀況是相吻合的。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催生服務需求,強烈刺激了本國服務業的發展。市場準入度的提高增加了國內市場與國際先進水平的交流機會,激烈的競爭增強了本國產業的活力,也給本國服務業帶來了更多享受技術外溢的機會。這兩個關鍵因素從內生角度提升了本國服務業硬實力,自然有助于我國克服比較劣勢,增加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雖然目前外商在華FDI的主要流向是制造業而非服務業,但不可否認它也帶來了派生的服務需求和一定的技術示范效應。貨物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更為頻繁的國際交流和更高的國民收入,有利于創造內需和服務需求。這兩個因素,對服務貿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而人力資本目前并未對服務貿易良性發展起到很大作用是由于我國目前整個出口產業尚處在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階段,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和應用都并不充分,對知識密集型產業所需求的高學歷人力資源并不敏感所致。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的局面,由前文的分析結果可知,最重要的一點即是抓住關鍵因素,創造更好的服務貿易發展條件,充分發揮與競爭力相關性較強因素的促進作用。首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擴大內需,加強對服務業的監督和規范,積極營造有利于增加服務消費的市場氛圍,以國民消費來刺激國內服務業向好發展,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內在動力;其次,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增加市場準入度,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先進國家的合作,吸引外來先進技術和服務模式,充分享受溢出效應。適當地降低行業準入條件、深化多邊合作(如進一步完善CEPA等地區間合作協議),增強在國際談判中的主動性(如在籌備中的中日韓自貿區協議中加入有利于我國服務業雙向開放的條件)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利用好了經濟發展水平、市場準入度這兩個關鍵性影響因素,由內而外、取長補短地改善我國服務業、服務貿易的發展條件,將事半功倍地推進我國服務貿易確立比較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外,要逐漸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資源是改善我國服務貿易比較劣勢的另一個途徑。將服務貿易、乃至整個對外貿易的出口重心由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大力培育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對物流、咨詢、營銷服務等重點產業實施特殊優惠和照顧,開展相關教育和人才培訓,充分利用我國已有的高等教育水平人力資本,并繼續培養更多的服務業人才。在不損害本國企業自立發展根基的情況下,大力吸收服務業FDI,引進先進理念和經驗,改善我國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向建立我們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業目標邁進。積極助推技術或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優化產業結構將有助于激發我國服務市場的活力,對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1]盛斌,毛其淋.貿易開放、國內市場一體化與中國經濟省際增長,世界經濟,2011(11).
[2]吉昌,夏晴.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相關因素探討[J].國際貿易問題,2004(12).
[3]楊玲.中國服務貿易開放度研究[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1(18).
[4]張欣,崔日明.“金磚四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J].亞太經濟,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