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澤,任正理
(1.民航黑龍江空管分局氣象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9;2.民航黑河機場集團公司,黑龍江黑河164300)
太平機場春季偏南大風統計定量預報
劉昌澤1,任正理2
(1.民航黑龍江空管分局氣象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9;2.民航黑河機場集團公司,黑龍江黑河164300)
∶春季經常因大風給飛機起飛著陸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準確預報出風速大小對保障飛行安全非常重要。本文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利用哈爾濱太平機場6 a的氣象歷史資料,通過逐步回歸法建立春季偏南大風風速的線性回歸預報方程,對哈爾濱太平機場春季偏南大風做出客觀、定量、快速的預報,為預報員在實際工作中預報春季偏南大風提供了重要參考。
大風;逐步回歸法;定量預報
春季,黑龍江地區經常出現偏南大風,根據哈爾濱太平機場氣候志統計顯示,春季大風日數占全年大風日數的67.9%。多大風是由春季黑龍江地區的冷暖空氣相對活躍,暖空氣勢力逐漸增強,東北低壓頻繁出沒造成的。偏南大風分兩種形式:西南大風和東南大風,對應的氣壓場為南高北低和東高西低。根據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發現,風速大小和某些氣象要素間有很好的線性關系,因此,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用逐步回歸法建立起對風速的線性回歸預報方程,對風速做出快速的定量預報,為預報員在日常工作中預報風速提供參考。
本文將最大平均風速達到8 m/s和最大陣風達到13 m/s的偏南風定義為偏南大風。利用2003-2008年3-5月共18個月的風資料,共有119 d出現偏南大風,獲得119個樣本。
最大平均風速是指當日所有觀測時次的風中,平均風速的最大值(本文取兩個觀測時次風速最大值的平均值)。
依據天氣學原理[1]和實際工作經驗,春季偏南大風風速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響:(1)地面氣壓梯度;(2)上下層空氣動量傳遞:本站上空低層大氣的平均風速,本文選850 hPa為參考層,本站上空低層大氣(850 hPa)的低空急流,如無急流則用本站附近的最大風速代替;(3)低壓發展狀況:本站氣壓場過去3 h的氣壓變量;(4)本站風速初始場:本站和風來向上游3個指標站05時風速;(5)影響本站風的低壓深度;(6)暖區暖平流強度。依據這些基本氣象要素,設置以下8個預報因子和7個預報組合因子,且預報因子處理成與預報對象同量級,其值在0~30;同位象,預報因子越大則風速越大。
X1:氣壓梯度,X1=5[(P外-P中)/A經距](P外:低壓最外層氣壓,P中:低壓中心氣壓,A經距:氣壓中心到最外層的經度);X2:V本850(本站20時850 hPa上的風速);X3:VM850(本站20時850 hPa上的低空急流平均最大風速,取急流上5個最大風速平均值);X4:V05(本站05時觀測風速);X5:V標05(本站風來向3個指標站05 時風速平均值);X6:ΔP=(P外-P中)+(1002.5-P中)(反映氣旋深度);X7:ΔP3*(-5)(低壓中心到最外圍3個最大3 h變壓平均值);X8:ΔT=T暖區-T槽(20時850 hPa槽前暖區最高溫度與槽區最低溫度的差值);X9=(X1+X2)/2;X10=(X1+X2+X3)/3;X11=(X1+X2+X3+X4)/4;X12=(X1+X2+X3+X4+X5)/5;X13=(X1+X2+X3+X4+X5+X6)/6;X14=(X1+X2+X3+X4+X5+X6+X7)/7;X15=(X1+X2+X3+X4+X5+X6+X7+X8)/8。
取最大平均風速為預報對象Y,樣本容量n為119,得預報對象數列 Y1,Y2,……Y119。
根據當日氣象資料,計算出 X1,X2,……X119,各預報因子的119次對應值,得預報因子數列:

從而構成預報因子與預報對象的119次一一對應關系。
取信度α=0.05,Fα=1.85作為衡量每個預報因子方差貢獻是否顯著的統計量F檢驗標準[2]。
應用最小二乘法數學原理,用逐步回歸法選擇方差貢獻能達到顯著標準的因子,去掉方差貢獻不能達到顯著標準、因新因子引進而方差貢獻達不到顯著標準的因子,計算被引進方程的各因子的系數及常數,解得回歸方程:Y=0.675X4+0.314X5+0.071X7+0.028X8+0.134X11+1.007,復相關系數 C=0.81,剩余方差QY=1.55,該方程已通過統計量檢驗,故稱最優預報方程。
利用最大平均風速預報方程對2009-2010年3-5月出現在哈爾濱太平機場的偏南大風做模擬預報,檢驗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2009年最大平均風速回歸預報檢驗統計表

表2 2010年最大平均風速回歸預報檢驗統計表
預報值取到小數點后一位,允許誤差±2 m/s,模擬結果:錯報4次,準確22次,準確率84.6%。
最大陣風是指當日所有觀測時次風中陣風風速最大值。若無陣風出現,則取當日所有觀測時次風中最大平均風速+3 m/s代替。
仍用上文的15個預報因子和119次偏南大風實例,取信度α=0.05,Fα=1.8作為衡量每個預報因子方差貢獻是否顯著的統計量F檢驗標準。同理得到最大陣風回歸預報方程為YM=0.176X1+0.937X4+0.668X5+0.104X7+3.188
復相關系數C=0.76,剩余方差QY=2.65,該方程已通過統計量檢驗,故稱最優預報方程。
利用最大陣風回歸方程對2009-2010年3-5月出現的偏南大風做模擬預報,結果如表3和表4。

表3 最大陣風回歸預報檢驗統計表

表4 最大陣風回歸預報檢驗統計表
預報值取到小數點后一位,允許誤差20%,模擬預報結果是:錯報7次,準確預報19次,預報準確率73.1%。從預報準確率看,最大陣風的模擬預報結果準確性不夠高,達不到民航總局空管局對氣象預報準確率78%的要求。這也說明陣風大小受地形及繞動氣流和亂流的影響更明顯,與這些基本氣象要素線性相關較差。
兩個回歸方程模式的建立,其依據來源于2003-2008年共6 a的春季偏南大風實例,應用最小二乘法數學原理,建立起最大平均風速及最大陣風的線性回歸預報方程,實現了哈爾濱太平機場春季偏南大風客觀定量預報,為預報員在實際工作中預報春季偏南大風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為傳統的經驗預報向客觀定量預報模式過渡做了鋪墊。模式通過連機,通過人機對話和計算機實現對初始數據的快速讀入,預報結果具有快速、客觀、定量的優點,能更好滿足日益發展的航空飛行需要。
[1]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等.天氣學原理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248-252.
[2]屠其璞,王俊德,丁裕國,等.氣象應用概率統計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1984.
P457.5
A
1002-252X(2012)02-0019-02
2012-2-1
劉昌澤(1965-),男,四川省中江縣人,成都氣象學院,本科生,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