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艷花 張 琳 劉國蓮 南煒娟 (寧夏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社區護理系,寧夏 銀川 750004)
促進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本文就銀川市社區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的現狀及其與生活質量的關系進行了調查分析。
1.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在銀川市抽取4個社區共300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有閱讀能力或語言表達能力,與調查人員溝通無障礙。②愿意配合。排除標準:①非常住人口;②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③患有嚴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衰、腎衰、肝臟疾病等。
1.2 調查工具 ①自我護理能力的測量量表(ESCAS):包括43個項目,量表總得分為172分,按照量表的總分分值將自我護理能力和各項目分為三個層次:分值>總分值的66%(即>113.52分)為高水平,33% ~66%(即56.76~113.52分)之間為中等水平,<33%(即<56.76分)為低水平〔1〕,得分越高,說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②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調查表(WHOQOL-BREF)〔2〕:該表由四個領域24條目及兩個獨立的條目共26個問題條目構成。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和環境領域。兩個獨立條目包括自身生存質量的總的主觀感受和自身健康狀況總的主觀感受。
1.3 調查方法 調查前培訓調查員、統一調查標準,采用面對面調查法。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就調查內容與其交談,然后根據其意見如實填寫。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
2.1 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整體狀況 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51~172〔平均(109.69±15.97)〕分,其中38.30%的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處于高等水平,61.30%的處于中等水平。0.3%處于低水平。
2.2 銀川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整體狀況 見表1。

表1 某市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整體狀況(n=300)
2.3 銀川市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與自身生存質量的總體主觀感受得分、生理領域得分、心理領域得分、環境領域得分及生活質量總分呈正相關(P<0.05),即自我護理能力得分越高,自身生存質量的總體主觀感受、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及生活質量的得分越高。見表2。

表2 銀川市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發現,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總體水平呈中等稍偏高水平,這與楊支蘭〔1〕的研究結果一致;該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整體較好。自我護理能力是個體能夠利用內外部資源保持和維護健康的能力,它受個人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隨個體的健康狀況、生活經歷等發展狀態的不同而不同〔3〕。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整體水平較高,可能是因為現在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增強,加上退休后老人有更多的空閑時間,所以對自身的健康更加關注,能主動地采取自我護理,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此外,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整體水平稍偏高也不排除與本次研究對象的選擇有關。本次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意識清楚、有閱讀能力或可用言辭表達,與調查人員溝通無障礙者;將嚴重認知障礙、急危重癥和終末疾病等不能配合填寫調查問卷者排除在外,因此可能會導致測量結果偏高。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老年人積極主動的關注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行為,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1 楊支蘭.汾陽市城區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 茅 清,柯雪梅,鄭玉仁,等.福建中南部城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65-8.
3 鄂慧峰,袁義厘,張紅兵.奧瑞姆(Orem)自我護理模式與應用〔J〕.現代護理,2003;9(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