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英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急救中心,湖北 恩施 445000)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AOPP)是臨床常見的急重、危癥,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如不積極救治容易發(fā)生多器官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1〕。機體通過各種途徑攝入有機磷農藥后,會出現(xiàn)嚴重血液流變學異常〔2〕。同時,AOPP與全身炎癥反應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病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炎性介質異常激活釋放是病情進展的關鍵性步驟〔3〕。C反應蛋白(CRP)是炎癥反應過程中的敏感指標,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本研究對AOPP患者血液流變學和CRP進行檢測,分析其臨床意義。
1.1 研究對象 向所有受試者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方法、風險,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診治的重度AOPP患者42例為觀察組,同時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4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入選標準參考文獻〔4〕。本組42例AOPP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齡18~69〔平均(27.3±29.4)〕歲;中毒途徑:口服28例,接觸14例;發(fā)病到就診時間0.3~12 h,平均(4.2±7.6)h;有機磷農藥種類包括敵百蟲9例,樂果8例,敵敵畏4例,對硫磷5例,馬拉硫磷6例,辛硫磷7例,甲胺磷5例。對照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9〔平均(29.5±31.5)〕歲。合并心腦肺腎嚴重基礎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1 w內感染性疾病、近2 w內應用抗凝/止血藥物的對象均未納入研究。
1.2 觀察指標 患者入院后迅速按應急預案組織搶救,予阿托品化、解毒、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等治療。分別于入院時、入院24 h、72 h、7 d時肘靜脈抽取2 ml靜脈血,4 h(室溫下)內檢驗血漿黏度、紅細胞(RBC)聚集指數(shù)、RBC變形能力等血液流變學指標。MEN-C100A全自動血液流變動態(tài)分析儀由湖南博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同時,另管采集靜脈血3 ml,取后立即4℃ 2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保存于-80℃冰箱集中檢測CRP水平。血清CRP水平采用固相的雙抗體夾心法免疫試驗檢測。試劑盒及標配U2金標定量讀數(shù)儀均由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觀察組患者在入院時、入院后24 h、72 h血漿黏度、RBC聚集指數(shù)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P<0.05),RBC變形能力降低(P<0.01);入院后7 d觀察組血漿黏度、RBC聚集指數(shù)、RBC變形能力等血液流變學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入院時、入院后24 h、72h、7 d血清CR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呈現(xiàn)不同程度升高(P<0.05)。與入院時相比,入院后24 h、72 h、7 d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液流變學和C-RP水平變化分析()

表1 兩組血液流變學和C-RP水平變化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入院時比較:2)P<0.05
組別 n 血漿黏度 RBC聚集指數(shù) RBC變形能力 CRP(mg/L)42入院時 3.82±0.611) 5.62±0.421) 0.41±0.271) 12.23±5.371)入院24 h 3.21±0.481) 5.17±0.381) 0.62±0.121)50.89±33.411)2)入院72 h 2.11±0.321)2)4.97±0.561)2)0.71±0.211)2)90.93±42.121)2)入院7 d 1.54±0.232) 4.67±0.682) 0.92±0.132)70.21±59.651)2)對照組觀察組40 1.63±0.14 4.59±0.62 0.96±0.18 6.01±4.18
AOPP主要發(fā)病機制在于有機磷農藥通過胃腸道、呼吸道或皮膚等各種途徑進入循環(huán)后可迅速、持久地抑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膽堿酯酶,形成磷酰化膽堿酯酶而失去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造成大量乙酰膽堿在體內蓄積,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膽堿能神經(jīng)過度興奮,阻斷了細胞間正常的神經(jīng)遞質傳遞,機體的組織器官正常興奮性廣泛受累,心、肝、肺、腦、肌肉組織尤為顯著,主要表現(xiàn)為毒覃堿樣作用、煙堿樣作用〔5〕。同時,有機磷農藥進入循環(huán)后會對機體組織細胞產生直接損害,引起大量細胞壞死、崩解,激活多種炎性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并大量釋放CRP、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補體C3、C5等炎癥介質〔6〕。AOPP時機體處于過度炎癥反應狀態(tài),大量的炎癥因子釋放入血,出現(xiàn)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時血管內皮損傷和通透性增加,導致更多的組織細胞凋亡、壞死〔7〕。因此,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被認為是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fā)病基礎,細胞炎性因子釋放失控是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向多器官功能障礙進展的關鍵,亦即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血漿蛋白,是炎癥急性時相的反應標志物,直接參與炎癥過程〔8〕。研究發(fā)現(xiàn)AOPP患者血液CRP水平迅速升高,與中毒程度相關〔9〕。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血清CRP在發(fā)病3 d內出現(xiàn)逐漸升高趨勢,至治療1 w時才開始下降,但仍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水平,表明AOPP患者體內存在持續(xù)的炎癥反應。
現(xiàn)代血液流變學理論發(fā)現(xiàn)血液高黏滯綜合征可能在多種病理生理過程的中間步驟起到“中間橋梁”的作用。機體循環(huán)一旦出現(xiàn)高黏滯綜合征,就會通過正反饋的方式進入惡性循環(huán),使組織器官缺血、缺氧進行性加重。本研究發(fā)現(xiàn)AOPP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血漿黏度增加、RBC變形能力減弱、RBC聚集性增強,這將導致RBC通過毛細血管的能力下降,容易聚集成緡錢狀,導致微循環(huán)阻塞,重要臟器微循環(huán)血液有效灌注量不足,加重缺氧、酸中毒、組織壞死等一系列病理過程〔10〕。此外,血液黏度異常升高,使血流外周阻力增加,心臟后負荷增加,心肌代謝增強,進一步加重心肌損害。
綜上所述,AOPP時出現(xiàn)嚴重的血液流變學異常與持續(xù)性炎癥反應,臨床上應早期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
1 王日興,李詩陽,呂有凱.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的改變及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17(9):1273-5.
2 任清華,魯傳冬,石立宣.黃芪和丹參液聯(lián)用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血液流變學變化的影響〔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8;22(2):132-3.
3 喻秋平,葉興文,楊蕙文,等.烏司他丁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重度有機磷中毒臨床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1;22(8):37-9.
4 張元榮.血液灌流對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炎癥因子影響的臨床研究〔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8(13):9-10.
5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800.
6 徐思芳,王玉林.有機磷殺蟲藥中毒程度與超敏C-反應蛋白關系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8):18-9.
7 陳高紅,楊 健.血清C-反應蛋白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中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8;5(24):1511-2.
8 張 莉,徐繼揚,楊 燕.血液灌流對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12):73-4.
9 胡詠梅,吳 琪.血糖和C-反應蛋白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學,2008;29(3):299-300.
10 任清華,宋瀟逸,郝 波,等.AOPP患者血液流變學和心肌酶含量變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3):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