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霞 李勇 葛恒松
從Borggrefe等人在1987年發現導管射頻消融術(rediofrequency cathete ablation,RFCA)能阻斷心臟房室旁路,起到治療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RFCA已經逐漸成為該病最為常用的有效手段;并且具有創傷小、治愈率高、復發率低等優點。一般治愈成功率能達到96%以上,但仍然有3%左右并發癥發生。就本院情況作一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住院部施行RFCA的患者190例,男104例,女86例,年齡14~76歲,平均(43.22±12.77)歲,病程9 d到4年不等。平均(1.61±3.35)年。190例房室結節折返(AVNRT)55例;而房室折返(AVRT)104例,左旁道54例,右旁道50例;陣發性心動過速顯性預激(WPW)有22例,A型8例,B型14例;特發性的右室流出道室早(RVOT-VPC)的有9例。46例患者(24.2%)有器質性心臟病,多數患者在治療前都自行服用過1種以上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藥物副作用以及效果不佳導致患者未能按療程堅持服藥。
1.2 方法 手術前停服相關藥物5個T1/2以上,常規檢查心臟超聲、12導聯心電圖,依據不同患者的表現不同確定是否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DCG)檢查,手術前與患者及其家屬簽署同意知情書,再進行射頻消融術治療。
運用Seldinger法進行局麻血管穿刺,常規擱置右心室(RV)、冠狀靜脈竇(CS)、希氏束(HBE)、右心房(HRA)電極,記錄希氏束電圖、右心室右心房電圖、冠狀竇心電圖。成功標準、消融方法及標測方法依照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關于《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指南》[1]。手術后3 d內進行心電圖復查,據患者個體情況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檢查。手術成功的所有患者均進行隨機的門診或電話追訪,出院后的前3個月每月都隨訪,之后每3個月追訪1次。手術后的隨訪1~48個月,均值(24±18)個月。
見表1。

表1 190例進行快速心律失常的導管射頻消融手術治療的結果(例,%)
2.2 并發癥以及隨訪結果 本研究190例患者出現手術中并發癥和手術后并發癥的患者總計7例,占比3.67%。1例放電過程中2∶1和3∶1房室傳導阻滯(AVB),地塞米松靜脈注射,5 min恢復1∶1;1例放電過程中出現三度AVB,對其進行立即停止放電5 s,給予大劑量的地塞米松,5 min左右恢復正常。1例一度AVB,P-R0.234 s,沒有明顯表征;1例左鎖骨靜脈穿刺引起左側氣胸,手術后一周氣胸自我修復,1例氣胸左肺壓縮90%,6 d左右的胸腔封閉式引流后治愈;1例術后在拔管的時候心率變慢,血壓下降,靜脈注射阿托品并補充體液后患者的癥狀得到了緩解;1例腹股溝血腫,發生在股動脈穿刺的部位,4 d自我修復。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沒有任何一例死亡病例出現,46例患者沒有表現出來任何不適癥狀。
手術成功的患者均進行了1~48個月的隨訪,均值(24±18)個月,17例患者丟訪,剩下的173例(91.5%)中,有157例(90.8%)無不適;6例(3.47%)偶有房性或室性早搏;7例(4.05%)復發了心動過速,3例(1.73%)短陣房性的心動過速,4例(2.31%)AVNRT,1例 AVRT左旁路、1例右旁路;2例RVOT-VPC,進行再次消融以上復發患者都取得了成功;無復發性室顫、心包填塞、血栓并發癥出現。
臨床療效:采用RFCA法是目前公認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尤其是對 AVRT、AVNRT 最為有效、安全[2,3],本次中的消融成功率倆者分別98.2%、98.1%,和相關的文獻報道相符[4]。RFCA 對 RVOT-VPC 療效安全也已被證實[5,6],成功率較高,一般在90%以上,本次研究成功率97.8%。
相關并發癥的預防與治療:RFCA對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療較為安全,但是仍有其他并發癥存在,防治RFCA的并發癥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中的7例并發癥占比3.68%。比較嚴重的有1例三度AVB,有可能與消融時導管離His束較近造成的,可能與His束損傷有關,避免發生三度AVB,可以:①不過多強調雙徑現象,著重不誘發AVNRT為消融重點,以免引起三度AVB。②有效放電時用時間滴定法。③保持電極電位穩定。④消融部位首選下位法。⑤對三度AVB有充分的認知。⑥對希氏束的位置必須十分清楚。除此之外,并發癥的局部血腫以及氣胸的發生與拔管壓迫不當、穿刺位點不準有關,醫師須十分明確血管的解剖學部位,提高技能。
RFCA在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療中成功率高,不受年齡限制、復發率低、并發癥少,是當今社會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方法的第一選擇,但是醫生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明確相應的解剖學知識,有熟練的操作經驗;手術后觀察要細心,也是減少并發癥的主要措施之一。
[1]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學會,等.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訂版).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志,2002,16(2):81-95.
[2]胡字寧,章錫林.射頻消融術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48例臨床分析.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17(3):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