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晶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0)
社區衛生服務(CHS)是我國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隨著國家對CHS的重視和支持,CHS機構硬件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人力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CHS發展的瓶頸。社區衛生人力現狀研究相對較多[1~2],但縱向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將對湖北省2004年~2009年CHS中心(CHSC)人力變化和特點作出分析。
采取既有資料分析的方法,分析2000年~2009年湖北省衛生統計年鑒CHSC人力數據。
2002年開始,湖北省衛生統計年鑒開始統計 CHSC數據。2002年~2003年CHSC不到10個,2004年后快速發展。2005年~2006年人員增幅略高于機構增幅,2007年~2009年則略低于機構增幅。湖北省每中心人員數高于全國水平(見表1)。
2004年~2009年衛技人員占衛生人員的比重均在80%以上,各年份差異不大,2009年與同期全國水平相當(表2)。

表1 湖北省2002年~2009年CHSC個數和人員數

表2 CHSC各類人員構成(%)
衛技人員內部構成情況有細微變化,表現在執業(助理)醫師、藥師(士)所占比重略有減少,而注冊護士、技師(士)的比重略有增加,各年醫護比在 1∶0.8~1∶0.9之間(表3)。
除私營CHSC規模稍小外,不同類型CHSC的人員規模大體相當(表4)。

表3 CHSC衛技人員構成(%)

表4 不同類型CHSC的人員數
私營CHS中心的衛技人員所占比重、醫護比等人員情況與其他機構類型略有不同。不過,由于私營機構相對較少,暫難判斷機構類型對人員構成的影響,詳見表5、表6。

表5 不同類型CHSC各類人員構成(%)

表6 不同類型CHSC衛技人員構成(%)
湖北省統計年鑒所顯示的CHS機構和人員發展趨勢,與國家相關政策出臺與倡導的方向是一致的。盡管1997年《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已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真正發展仍在《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2002)和2003年創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活動之后。因此,從2004年起,CHS機構和人員才得以迅速發展。2006年國家《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及9個配套文件出臺后,湖北制定《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決定》(2006)、《湖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2007)、《湖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補助經費管理辦法(試行)》等,這些政策實施促進了湖北省CHS的迅速發展。
根據2006年《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CHSC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名~3名全科醫師,1名公共衛生醫師。全科醫師與護士的比例按1∶1的標準配備。其他人員不超過CHSC編制總數的5%(對醫護比、其他人員的界定可能與本文不完全相同)。本研究顯示,湖北省CHSC醫護比一直未達到1∶1,醫護結構改善不明顯;管理和工勤人員比例均超過 10%,與文件要求有差距。衛技人員應占衛生人員多少比例比較合適,目前尚無科學研究推薦合適數字。2006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全世界衛生服務提供者(Health service providers)和衛生管理和支持工作者(Health management and support workers)分別占 66.7%和33.3%,非洲、東地中海、東南亞、歐洲、美洲的衛生服務提供者比例分別為82.8%、75.3%、67.3%、77.5%、69.4%、57.3%[2]。湖北省 CHSC衛技人員所占比重接近非洲地區總體水平。可見,國家政策中對5%其他人員的規定可能值得商榷。
年鑒中缺少年齡、專業、學歷、職稱等信息,難以知曉CHSC人員質量的變化情況。從賈利高等[1]2007年調查可知,湖北省CHS機構衛技人員的素質較低,如最終學歷以大專和中專為主,且中心有 10.1%的衛技人員不到中專學歷。CHSC人員素質仍有待大幅度提高。
2009年《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機構等資源,發展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現有數據顯示,2008年湖北省私營CHSC為4所,2009年為5所,社會辦醫仍未得到充分發展。社會力量舉辦CHS機構是政府舉辦機構的重要補充,在鼓勵社會力量辦醫仍有諸多問題值得探索。如在效率上,盡管 “營利性醫院一直宣稱他們比非營利性醫院更有效率,但最令人吃驚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事實正好與此相反”[2]。
[1] 賈利高,王 芳,林良強,等. 湖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現況調查.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7,24(1):35-37.
[2] [美]斯蒂芬·J·威廉斯,保羅·J.劉健平,尹 暢.衛生服務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