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英 張 磊
1.湖南省郴州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湖南郴州 423000;2.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郴州 423000
高血壓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屬于一種常見病,主要表現為動脈血壓升高[1]。并且,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高血壓患病率不斷上升。因此,高血壓治療,不僅要降低血壓,更為重要的是保護腦、心、腎等靶器官,降低相應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致死率和致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目前而言,理想的抗高血壓藥應具備幾大特點[2]:①可有效降壓但無耐藥性;②不良反應少;③不增加甚或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④能逆轉對靶器官的損害;⑤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⑥方便服用;⑦價格便宜。為減少臨床實踐中的偏差,改善患者預后,目前現行的高血壓防治指南僅僅提供了原則性指導意見,并沒有正式考慮來自循證醫學的經濟學證據。
藥物經濟學是以衛生經濟為基礎而派生出來的一門新型的邊緣學科,是指藥物治療對衛生保健系統和人類社會所付出的成本和產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在臨床藥物治療中,應用藥物經濟學方法,在藥物成本和效果之間找到一個較理想的平衡點[3],進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制訂合理的成本效果處方,可為臨床合理用藥和制訂科學的治療方案提供決策依據。根據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藥房入庫出庫記錄,最常用的幾種抗高血壓藥分別是:厄貝沙坦、馬來酸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爾控釋片。為了解上述幾種藥物的效價比,本文擬就三種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方案進行成本-效果分析,從中能找尋出一種費用較低、效果顯著的治療方案,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4],選擇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并且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嚴重煙酒嗜好、心腦腎嚴重并發癥、孕婦、哺乳期婦女、藥物成癮以及既往對上述3 種藥過敏者等。最終選擇18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男女各半,并隨機分成三組,每組患者60例。平均年齡:A組為(52.2±10.6)歲,B組為(53.5±11.2) 歲,C 組為(52.7±12.6)歲,在體重、基礎血壓以及心率方面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各組基本情況比較(±s)
表1 各組基本情況比較(±s)
注:1 mm Hg=0.133 kPa
組別例數 男/女(例)年齡(歲) BMI(kg/m2 )收縮壓/舒張壓(mm Hg)心率(次/min)厄貝沙坦組依那普利組美托洛爾組60 60 60 30/30 30/30 30/30 52.2±10.6 53.5±11.2 52.7±12.6 31.23±4.62 28.97±5.68 29.72±6.15171±10/96±9 167±14/97±10 167±12/98±11 89.65±5.94 88.42±6.91 88.74±6.15
A組:厄貝沙坦150 mg,每日2次;B組:依那普利5mg,每日2次;C組:美托洛爾50 mg,每日2次。各組療程均為6周。
抗高血壓藥物降壓療效判定依據如下,①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②有效:舒張壓下降雖<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③無效:沒有達到上述指標。總有效=顯效+有效。腎功能達標標準,肌酐:男 59~104 μmol/L,女 45~84 μmol/L;尿素氮:2.5~6.4 mmol/L;尿蛋白:<120 mg/24 h;尿酸:男 210~430 μmol/L,女 150~360 μmol/L。
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用貨幣單位表示,是指疾病治療過程中所消耗資源的總價值[5]。本研究入選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因此患者的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一致,因而對于成本不同就單單考慮直接成本差別,也就是用直接成本替代成本。藥物成本根據我院2009年1月藥品定價計算。厄貝沙坦組:1.188 ×1 ×56=66.528 元; 依那普利組:0.64 ×2 ×56=71.68 元;美托洛爾組:0.944 ×1 ×56=52.864 元。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 13.0 軟件進行,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周后檢測各組病例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同時未出現腎功能不達標。與厄貝沙坦組和依那普利組比較,美托洛爾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過前兩組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用最小的醫療費用及毒副反應代價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即尋找成本和效果的最佳結合點[6]。成本-效果比(C/E)表示每產生1個效果所需花費的成本。治療費用的增加可以帶來明顯的效果增加,但是也有可能不變或減弱。如果費用增加時效果也增加,常用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表示,比值越低,說明該方案實際應用越好。以三種藥物治療中成本最低者為參照,其他兩組與其進行比較。見表3。
表3 各組藥物成本-效果比較
藥物經濟學研究中存在著許多難以控制的因素,將對分析結果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該研究中所用的數據通常難以做到準確測量,且不同的醫療單位方案的實施也不盡相同[7]。鑒于藥物費用呈現總體下降,本試驗將藥品價格均下調15%,然后進行敏感度分析,結果顯示與成本-效果分析一致。見表4。
表4 各組藥物敏感度比較
三組中均有個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厄貝沙坦組4例(6.7%),依那普利組 7例(11.7%),美托洛爾組 5例(8.3%),各組間無差異(P>0.05)。不良反應多發生于用藥初期,表現不盡相同。厄貝沙坦組主要表現為頭痛、心悸、血鉀升高;依那普利組主要表現為咳嗽、血鉀升高、血管性水腫;美托洛爾組主要表現為支氣管痙攣、心功能抑制。但是,患者對不良反應均能耐受,并未見因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的患者。各組患者不良反應雖無差異,但以厄貝沙坦組最少。厄貝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8],在發揮降壓作用過程中,厄貝沙坦并不影響 ACE、腎素以及其他激素受體功能,也不抑制與血壓調節和鈉平衡有關的離子通道,因此不良反應較其他兩種少。
通過本項目研究發現,厄貝沙坦與依那普利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美托洛爾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低于上述兩種藥物。筆者如果單從藥物成本-效果分析,厄貝沙坦組成本-效果比最低,也就是說獲得相同的療效使用厄貝沙坦所需要的藥物成本最低,從面可以說明,在臨床藥物治療過程中,要合理運用藥物經濟學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更加合理的使用藥物,而并不是貴的藥效果就一定好,便宜的藥效果就不好。由表2 可以看出,美托洛爾組總有效率最低,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因此其不是最佳治療方案。厄貝沙坦組和依那普利組的總有效率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厄貝沙坦成本要低很多,因此依那普利組也不是最佳方案。而從幾種藥物的不良反應也可以看出,與其他兩組比較,厄貝沙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另外,表4的敏感度分析結果也表明,與依那普利和美托洛爾相比較,厄貝沙坦組為最佳治療方案。目前用于高血壓治療的藥物種類很多,并且不斷有新型藥物出現,價格懸殊較大。在臨床治療中不僅考慮療效,還應考慮成本,將成本和效果有機結合,正確合理用藥,采用最佳的治療方案,并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報。通過本實驗可以說明,在臨床用藥過程中運用藥物經濟學方法將為我們用藥提供客觀依據。
[1] 唐興國,劉宏偉,沈超,等.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干預措施研究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764-765.
[2] 王德傳.抗高血壓藥物的研究進展[J].江西醫藥,2010,45(6):610-612.
[3] 宗欣,孫利華.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線的理論與應用[J].中國藥房,2012,23(10):867-869.
[4] 黃遠志.高血壓患者動脈僵硬度與左室肥厚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5):48-49.
[5] 宗欣,吳晶.成本-效果分析中藥物成本測量的良好研究規范:問題和建議—ISPOR藥物成本課題組報告(第一部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1,3:86-92.
[6] 麻冬梅.2 種不同抗高血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成本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A):57-58.
[7] 趙振文.藥物經濟學在藥費控制中的作用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A):160-161.
[8] 郭小平.厄貝沙坦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炎癥因子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