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詠,左改珍,謝少清,張亮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a干部病房,b感染辦,合肥230001)
·護理專欄·
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
李冬詠a,左改珍b,謝少清b,張亮b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a干部病房,b感染辦,合肥230001)
目的 了解老年病科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分析主要危險因素,探討預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 采用床旁調查和病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進行橫斷面調查。結果 實查住院患者126例,實查率100%,醫院感染現患率9.52%,例次現患率10.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占69.23%,其次為泌尿道感染,占30.77%。抗菌藥物總使用率為25.40%,病原送檢率56.26%。年齡、基礎疾病、侵入性操作、長期臥床等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結論 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保證。
交叉感染;患病率;住院病人;老年人;護理
為了解某院老年病科病房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現患率及其感染危險因素,對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進行醫院感染調查,分析其原因及危險因素,提出預防措施,以促進醫院感染護理管理工作的發展。
在2011年11月10日對11月9日在院老年病科患者進行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調查前1天調查人員接受統一培訓,逐項填寫預先設計好的個案調查表。調查對象為老年病科全部在院患者,同時也包含11月9日出院患者,但不包括11月9日新入院患者,診斷標準按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確定是否為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病例包括11月9日0:00~24:00新發生的醫院感染、過去發生的醫院感染至11月9日仍未痊愈者。
2.1 一般資料 本次應查老年病科病房住院患者126例,實查126例,實查率100%,其中男性 102例,女性24例,年齡60~97歲,平均年齡82.1歲,共發生醫院感染12人,13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9.52%,見表1。
2.2 醫院感染部位構成 醫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共9例,占69.23%,其次為泌尿道感染4例,占30.77%。
2.3 侵入性操作相關情況 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占22.22%,靜脈輸液91.27%,鼻飼占住院總數的15.08%,留置導尿占7.94%,見表2。

表1 老年病科醫院感染現患率、抗菌藥物使用率及病原送檢率情況

表2 侵入性操作相關情況(例)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醫院感染現患率為9.52%,例次現患率10.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占69.23%,其次為泌尿道感染,占30.77%。與國內報道基本相同[1-2],且年齡越大感染率越高,本組病例平均年齡為82歲,年齡大于80歲的醫院感染9例,發生率占75%。本次調查的抗菌藥物總使用率為25.40%,病原送檢率56.25%,符合衛生部三級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小于50.00%、治療用藥標本送檢大于30%的標準。醫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呼吸道痰標本中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分離率最高,合理而有效的使用抗菌藥物是預防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主要措施[3]。
4.1 加強呼吸道管理 對已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要鼓勵并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長期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對于咳痰無力的患者應及時給予吸痰[4]。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定植菌進入下呼吸道。反流和誤吸是引起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存在吞咽功能不良由口進食的患者應密切觀察有無嗆咳,取坐位進食,食物以半流質為主,必要時采用鼻飼飲食,注意鼻飼前要檢查胃管位置是否正確,有無胃潴留,回抽胃內殘留液>100 ml應暫停注入食物,鼻飼時嚴格控制注入速度及劑量,每次注入的量不超過200 ml,床頭抬高>30~60°,鼻飼后保持該體位30~60 min再恢復原體位,期間不宜做刺激咽部的操作,如口腔護理、吸痰等,防止因體位過低、刺激咽部而使食物反流發生誤吸[5]。
4.2 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本次調查尿路感染4例,均為留置導尿患者;為減少由于導尿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發生,盡可能減少侵入性操作,不能以留置導尿代替對尿失禁患者的護理,男性尿失禁患者常規采用一次性保鮮袋外套接尿,女性尿失禁患者使用接尿器或尿不濕。必須導尿者嚴格按規范流程操作,妥善固定尿管,加強保留導尿管和會陰部的清潔護理,同時對患者及家屬做好注意事項的宣教工作[6-7]。病情允許時盡早拔出導尿管。
4.3 預防中心靜脈插管相關感染 本次調查顯示靜脈輸液占患者總數91.27%,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ICC)占有一定的比例,達22.22%。為預防中心靜脈插管相關感染,除插管時按規范要求嚴格無菌操作外,置管后的日常維護也是重要環節,加強業務培訓,規范操作流程,是預防中心靜脈插管相關感染發生的重要前提。
4.4 規范手衛生 手衛生是醫院感染控制中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不斷提高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認識,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應在病房配備必要的手衛生設施。
4.5 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制度 病室每日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吸氧濕化裝置、霧化吸入器專人專用,一用一消毒;床單位每日上下午濕式掃床兩次,做到一床一巾。特別強調門把手、公共輪椅的每日消毒擦拭。患者出院后做好床單位終末消毒。對耐藥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按照醫院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制度做好隔離工作,落實各項控制措施,減少耐藥菌的傳播[8]。
4.6 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正確留取送檢標本,盡早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取得病原學證據,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抗菌藥物。掌握藥物的配伍禁忌、半衰期,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合理安排用藥時間、順序,以發揮藥物的最大療效。
4.7 加強保潔員、陪護人員的管理 保潔員日常的衛生保潔工作也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首先應對保潔員進行上崗前培訓,講解消毒隔離知識、提高其執行清潔消毒規范的自覺性,做到一桌一布一用一消毒,嚴格手衛生,正確使用手套,抹布、拖把保持清潔,懸掛晾干,并有明確標識,各室專用。對保潔員的工作要定期檢查。對陪護人員應加強衛生宣教,注意手衛生,不串病房聊天。
致謝:對參加本次現患率調查的任玲主任醫師、葛余浩副主任醫師、湯潔主治醫師表示衷心感謝!
[1] 龍巖,劉德寶,周婷,等.醫院內科系統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1,28(3):299.
[2] 戴兆燕,楊雪英,陳華.246例老年患者醫院感染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2):3043-3045.
[3] 李曙平,杜偉華,靳桂明.老年病房醫院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相關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 (1):24-26.
[4] 楊忠良.老年醫院感染患者監測及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4):382-383.
[5] 曹建芬,胡波.老年腦梗死吞咽障礙患者鼻飼飲食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9,243(5):44-45.
[6] 朱曉君.泌尿道醫院感染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4):676-678.
[7] 孫曉春,王瓊,尹欣.干部病房醫院內感染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5,8(3):243-244.
[8] 李盛澤,鄭秋華.外科手術科室醫院感染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1):50-51.
R195.4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2.02.038
2012-02-05)
李冬詠,主管護師,E-mail:d_y_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