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青 孫素青 王玉鵬
河北省趙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河北趙縣 051530
不穩定性心絞痛(UAP)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性冠脈綜合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尤其是在華北地區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且UAP極易發展為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加強對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改善其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而臨床治療中一般多采用硝酸酯類注射液靜脈滴注,療效欠佳,易導致反射性心跳加快、頭痛等不良反應,且易耐藥,近年來筆者應用前列地爾微脂肪球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取得良好的療效,且具有調脂作用,無明顯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2月我院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80例,全部符合WHO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入選患者中包括初發勞力性心絞痛25例、惡化性心絞痛27例、變異型心絞痛15例、靜息性心絞痛13例,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惡性腫瘤、急性肝腎功能衰竭等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 42~75歲,平均(58.2±9.5)歲。 將 8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38例,對照組4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給予吸氧、臥床、心電監護、常規藥物等治療: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聚集、辛伐他汀20 mg降脂穩定斑塊及消心痛擴張冠脈等治療,其中合并高血壓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者給予降壓、改善心功能、控制血糖等治療,并給予硝酸甘油20 mg靜點,日1次,共10 d。
治療組:在拜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辛伐他汀20 mg穩定斑塊等治療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10 μg/d靜滴10 d。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
心絞痛的緩解情況及心電圖ST-T變化、血脂變化,同時監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觀察以上指標的治療前后變化。
心絞痛緩解指標:顯效:心絞痛未再發作;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以上,或疼痛時間明顯縮短,含服消心痛次數明顯減少;無效:心絞痛發作程度、頻次、發作持續時間及消心痛用量基本無變化。總有效=顯效+有效。
心電圖指標:顯效:心電圖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有效:心電圖ST段下移恢復>0.5~1.0 mm或主要導聯T波倒置變淺50%以上;無效:心電圖ST-T較前無變化。總有效=顯效+有效。
血脂指標:顯效:總膽固醇(TC)下降>15%,三酰甘油(TG)下降>20%;有效:TC 下降<5%~15%,TG 下降>10%~20%;無效:TC下降≤5%,TG下降≤10%~20%。
將所有數據錄入EXCEL,再將數據導入SPSS 16.0 軟件進行分析,首先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心絞痛總有效率、心電圖總有效率、血脂變化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表1 兩組心絞痛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后心電圖改善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后血脂改善情況比較(±s,mmol/L)

表3 兩組治療后血脂改善情況比較(±s,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例數 時間 TC TG HDL-C LDL-C對照組42治療組38治療前治療后差值(%)治療前治療后差值(%)6.36±0.19 5.28±0.14*14.56.43±0.20 5.24±0.11*#17.2 2.28±0.13 1.60±0.12*18.2 2.32±0.14 1.52±0.10*#24.6 0.95±0.10 1.32±0.01*30.2 1.01±0.12 1.46±0.02*#36.4 0.95±0.10 1.32±0.01*30.2 1.01±0.12 1.46±0.02*#36.4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均未見異常,其中治療組2例出現輸液部位疼痛,沿輸液血管走行處皮膚發紅,能自行消失,未出現眼底出血、頭痛等嚴重不良反應。
冠心病的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病理基礎是在冠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從而引起冠狀動脈不完全阻塞,甚至有小梗死形成[1],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脂血癥可損傷冠脈內皮細胞,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脂質沉積,有助于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治療中,降脂治療尤為重要,可防治粥樣硬化程度,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認為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已經成為冠脈粥樣硬化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Hcy是體內的一種含硫氨基酸,為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國外研究表明,血漿Hcy值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正相關[2],在循證醫學指導下,前列地爾微脂肪球(曼新妥)注射液,其活性成分PGE1由于脂微球的包裹,在肺部滅活明顯減少,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保護肝臟、降低血脂等作用,且聚集于冠脈病變部位,冠脈強烈收縮和血栓形成是不穩定性心絞痛關鍵的病理過程,消心痛對大冠脈的擴張作用比小冠脈強,而前列地爾擴張小動脈的作用較明顯,增加心肌營養血流的作用較強,對缺血心肌有直接保護作用。前列地爾治療心絞痛的機制:①前列地爾微脂肪球注射液可有效作用于病變血管,舒張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末梢循環[3]。②降低血液黏度,抗凝,使血管再通。前列腺素E1是強烈的血小板解凝劑,防止血栓形成[4]。③PGE1可抑制膽固醇合成,促進TG水解,抑制粥樣斑塊的形成,防止組織再灌注性損傷[5]。④PGE1能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總外周阻力,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心功能。⑤劉倩倩等[6]研究顯示,Lipo-PGE1注射液能夠顯著降低冠心病合并PAO患者Hcy水平。因此,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在緩解心絞痛、改善血脂等方面,安全有效,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地位,本研究結果顯示在UAp的治療中應用PGE1療效顯著,與傳統方法相比,在療效上存在統計學差異,與文獻[7]報道一致,對于防治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的臨床意義,PGE1注射液可改善運動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維洲,許玉韻,呂俊升.心血管治療學[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144-227.
[2] Mayer EL,Robinson K,Jacobsen DW,et al.Low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predict reduced atheroma burde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evidence from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J Am Coll Cardiol,1995,25(2 Suppl 1):81.
[3] A-希尼維斯.心血管疾病內科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3-15.
[4] De Lemos JA,Antman EM,Giμgliano RP,et al.ST-segment resolution and infarct-related artery patency and flow after throm 2 bolytic therapy: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14 investigators[J].Am J Cardiol,2000,85(3):299-304.
[5] CharmaB,WyeohRP,GlimenezHJ,etal.Intracoronaryprostaglandinelplus streptokinqse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AmjCardiol,1995,58(11):61.
[6] 劉倩倩,査濱,溫亮,等.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并閉塞性周圍動脈硬化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0(2):135-136.
[7] 余宏偉,李堯永.前列地爾單用或與硝酸異山梨酯和硝苯地平合用治療心絞痛[J].新藥與臨床,1993,14(4):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