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軍紅
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精神二科十四病區,江蘇無錫 214151
醫院感染不僅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評價醫院醫療質量的指標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醫院感染,越來越受到重視[1]。精神病患者是一類特殊患者,自理能力欠佳,住院時間久,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等因素均增加其醫院感染機會,為了解精神病專科醫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狀況,筆者調查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歷資料,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選自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6 13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歷。
以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和《醫院感染學》為診斷依據。查閱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歷資料。
采用回顧性調查分析方法及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共6 134例,發生醫院感染159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59%,其中2009年、2010年、2011年感染發生率分別為2.87%、2.52%、2.40%,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947,P=0.623)。見表1。
表1 2009~2011年住院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例)
經調查發現住院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發生分布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腸道、皮膚軟組織、眼耳鼻喉咽口腔、泌尿道等部位,其中主要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腸道為主。見表2。
住院時間越長,醫院感染發生率越高,住院3個月以內發生醫院感染31例,住院3~6個月43例,住院6個月以上85例,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763,P=0)。見表3。
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在159例發生醫院感染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癥64例,占40.25%;情感性精神障礙41例,占25.79%;器質性精神障礙31例,占19.50%;神經癥14例,占8.81%;其他9例,占5.66%。
表2 2009~2011年住院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部位分布
表3 醫院感染發生與住院時間關系(例)
對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醫院感染調查分析顯示,住院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59%,這與張玲[2]所報道的精神科醫院4年醫院感染發生率2.44%相一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發生醫院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精神病患者所患疾病的特殊性,其精神活動異常,自理能力差,不講究衛生,食用不潔食物,喝生水;其次是精神病專科醫院多以封閉式管理為主,導致患者生活用品亂用,增加了精神病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3];再者,精神病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產生諸多藥物不良反應,如白細胞低下,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醫院感染,抗精神病藥物有過度鎮靜作用,可抑制呼吸道的纖毛運動,降低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細菌易由呼吸道入侵[4]。
經調查發現,住院精神病患者醫院感染發生從高到低依次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腸道。劉軍等[5]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了相似的結果,而有調查研究結果得到精神科醫院感染分布多以上呼吸道、胃腸道、下呼吸道為主[6],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精神病患者管理多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生活方式集體化,患者多,而病室面積狹小,病房通風不良,導致病室環境差,細菌、病毒在病室不易散去,在患者之間傳播;多數抗精神病藥物具有過度鎮靜作用,如氯氮平、氯丙嗪等,其不僅抑制呼吸道防御功能,減弱咳漱反射,吞咽反射,還可使患者產生嗜睡不良反應,易導致口腔分泌物誤吸入呼吸道,發生呼吸道感染[3]。胃腸道也是精神病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好發部位,可能的原因是精神病住院患者生活集體化,混用餐具,由于精神障礙,個人衛生習慣不良,飯前便后不洗手,甚至喝生水,生活懶散;住院精神病患者常常發生便秘,要經常服用導瀉藥,瀉藥的應用,會減弱胃腸道的抵抗力,導致胃腸道菌群失調從而發生胃腸道感染[6]。
本調查發現,精神病患者住院時間越長,醫院感染發生率越高,這與楊志彩等[7]調查研究結果一致,住院3個月以內的,3~6個月,6個月以上的,醫院感染發生率分別是1.46%,2.55%,3.64%,住院時間越長的患者,抗精神藥物的使用量也就越大,在醫院這個患者集體化生活時間就越長,因此,發生醫院感染的機會也就越大。
精神分裂癥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率最高占40.25%,這與吳建杰等[8]的調查研究結果一致,其次是情感性精神障礙(25.79%)和器質性精神障礙(19.50%),這可能與這些類型精神疾病的臨床特點,以及所使用的抗精神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有關,如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理能力差,生活懶散,不講個人衛生,飲食習慣不良。
[1] 梁靜.醫院感染控制與護理管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5):126-127.
[2] 張玲.4年精神科醫院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348-1349.
[3] 吳建杰.精神科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5):526-528.
[4] 顏紅英,潘曉華,項惠芳,等.精神科患者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0,31(23):3914-3915.
[5] 劉軍,虞洪.精神科醫院感染的臨床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44-46.
[6] 蔣慶儀,馮婧,程宇,等.精神科醫院感染的調查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6):1234-1235.
[7] 楊志彩,曹仁俊,李志華.精神科患者醫院感染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3): 3684-3686.
[8] 吳建杰,王曉.精神科醫院感染相關因素探討與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6):64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