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曉玲
(連云港日報社,江蘇 連云港222006)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好的新聞圖片,再加上編輯的再創作,可以將其周圍的文字稿帶動得活靈活現,生機盎然。同樣,圖片編排得好,就可以成為整個版面的靈魂,這也是筆者干新聞攝影記者30多年來的切深體會。
前不久從中國地市報新聞攝影協會傳來消息,筆者拍攝、采寫的《輪椅上的老謝為民“除害”螺帽螺釘十年撿了八千斤》一組生活類新聞圖片,榮獲一等獎。獲悉后,驚喜之余又深感嘆息,嘆息的是這組圖片因沒有及時和《連云港日報》編輯溝通,圖片遲遲沒有出爐,打電話問編輯卻說沒有版面。一急之下,筆者又把這組圖片傳到了《蒼梧晚報》。經過晚報編輯的精心編排,這組圖片共用半版4張照片加1500文字報道了老謝十年來堅持撿螺帽螺釘的先進事跡。再說日報編輯過了一個月才把此組圖片以及文字刊出,但只刊登了一張照片和文字。這么好的新聞就這樣新聞既不新,也沒有視覺沖擊力,就見報了。筆者在思考,如果及時和日報編輯溝通,或者這組照片不轉到晚報投稿,這組照片會怎樣呢?
總而言之,新聞圖片的生產銷售,是一項集大成的工作。要使新聞照片由“平面形象”,轉化為獨特的“視覺新聞”需要攝影記者和編輯共同勞動才能得以實現。辦好辦活報紙的版面需要發揮記者與編輯兩個方面的積極性。當今新聞圖片已經成為編輯經營版面不可缺少的要素,攝影記者應該與版面編輯擰成一股繩,合力辦好報紙。然而,攝影記者與版面編輯畢竟是兩個不同工作方式的主體,有各自的側重。攝影記者有權采購,沒權刊登,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工作中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在所難免。
在很多時候,攝影記者常感到,拍攝時效性強的照片不能成為昨日新聞,急了記者沒有急到編輯。有時拍攝的是橫片可編輯偏偏喜歡豎片,記者認為好的畫面應該發得大一點,但有時候發得豆腐塊大小,個別好的照片發不出來。記者認為很一般的照片,又可能發得較大。但我們也要理解編輯有他們的苦衷,他們也常常叫喊沒有好照片可發,時常等米下鍋甚至無米下鍋,配合中心工作的照片常常短缺。照片精品少,大路貨太多,照片橫豎量比例失調,畫版不順手。
時效觀念要合節拍。新聞應該具有時效性,攝影記者搶時間拍攝,交稿是前提,但常常是記者瞎忙,稿件依舊晚發,昨日圖片新聞非常少見。當然領導和編輯可能考慮全局性、穩定性的因素多了一些。如果在穩妥與時效上能找到平衡的方法,記者就會少些抱怨,多些積極性。
從新聞價值認同上要基本認同。工作中時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編輯認為應該慎重考慮的,攝影記者認為應該大膽拍攝,突擊發稿,在新聞價值的認知上,攝影記者常常是以年度各級評獎中能否獲獎為標準,熱衷于揭露問題。負面的新聞編輯常??紤]的是發出的所謂“社會效果”,特別是當地領導的滿意程度等等,這些就要編采相互溝通保持基本統一思想。
縮小圖片效果認識上的差異。記者編輯這種圖片效果認識上有一定的差異,往往攝影記者都有這樣一種心態,拍攝的照片最好張張見報,刊發時尺寸越大越好,數量越多越好。而從編輯角度講,他們也想用照片,編好版面。在大照片的使用上,組照的編排應該用上,組照是否非得橫豎搭配?幾張最為合理?按照新聞攝影規律,簡單地將圖片放大,不見得就是重視攝影,幾張雷同畫面的工、農業照片堆積在一起,不見得就是新潮版面風格。
摒棄“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小農意識。各部門都有自己的版面,無意中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好的圖片攢著湊“好版”,不太留意圖片的時效性,自覺不自覺的“肥水不外流”思想,促成了多發“自己”部門文字記者的照片,少用攝影記者質量平平的照片。版面護著,其中的利弊誰都明白。造成記者與編輯間沖突的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說,還是記者與編輯之間溝通少,部門領導之間協調不及時,記者與編輯各自為政。版面編輯對攝影記者的工作性質不太熟悉,習慣以文字記者的思維方式,要求攝影記者。
緩解角色沖突。要想辦好報紙,記者與編輯只有相互溝通,相互適應,緩解攝影記者與編輯之間的角色沖突最有效的辦法是角色互換,攝影記者有編輯意識,版面編輯有記者意識。攝影記者的編輯意識是指攝影記者采拍照片時要有全局觀念和版面意識,照片合適哪個版面,分量位置如何要心中有數。要善于用圖片畫面打動編輯,要善于與編輯交流、溝通,編輯不懂的專業性強的知識,攝影記者要善于引導、解釋、介紹。同時,攝影記者也應該明白,將大照片作為頭條,將圖片放大僅僅是版式的外在形式,只有新聞價值與形象價值俱佳的圖片,才能放在頭版,尺寸才可以放大。新聞價值高,形象價值差的只能作稍重處理,形象價值高新聞價值低的圖片只能弱化處理,這才符合新聞報紙的新聞規律。攝影記者要理解版面編輯的用片思想,首要的是新聞價值,其次才是圖片的視覺效果。
設立專職的圖片編輯。版面編輯的圖片意識是指版面編輯應該尊重新聞攝影的規律,認識到新聞攝影并不是萬能的,并不是什么新聞都能用照片表現。攝影記者以形象思維為主,版面編輯要有時效觀念、有較高的圖片鑒賞力、懂得鏡頭語言,要善于給記者出點子,同記者合作。解決攝影記者與版面編輯的矛盾沖突最好的辦法,是設立專職的圖片編輯,依靠圖片編輯統籌整個報社的照片使用,參與畫版,協調攝影部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協助攝影部進行報道策劃、組織和指揮。這樣,才能使圖片得以最優化,報紙才能辦好,讀者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