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新
口腔鱗癌(OSCC)患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而浸潤和轉移是造成其不良預后的主要因素,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的活性和表達的增加與人類多種惡性腫瘤浸潤轉移潛能及預后密切相關[1]。作者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OSCC中MMP-2的表達,分析其與OSCC浸潤轉移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30例口腔鱗癌標本取自作者單位2009~2011年手術切除標本,10例正常口腔黏膜標本取自作者單位同期非腫瘤患者手術切除標本。30例口腔鱗癌病例術前未經化療、放療或其他生物治療,經病理證實,其中19例為深層浸潤(浸潤累及肌層、骨質或深層腺體),11例為淺層浸潤(腫瘤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層)。全部標本經10%甲醛固定,石蠟包埋,4 μm厚連續切片。
1.2 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SP法(試劑均購于福州邁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MMP-2即用型鼠抗人多克隆抗體標記MMP-2,抗原修復采用檸檬酸組織抗原修復液進行加熱抗原修復,嚴格控制實驗時間、實驗溫度和各種試劑濃度等條件,按照說明書進行染色,以0.01 mol/LPBS液代替一抗做陰性對照,陽性對照切片由試劑公司提供
1.3 結果判定 MMP-2免疫組化陽性信號位于細胞漿內,呈棕色或棕黃色顆粒,依照陽性細胞密度計分:0%,0分;<25%,1分;25% ~50%,2分;>50%,3分。<2分者為(-),≥2分者(+)。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MMP-2的表達 MMP-2陽性信號位于OSCC細胞胞漿中,口腔鱗癌組織中,MMP-2的陽性率為76.7%(23/30),正常口腔黏膜中,MMP-2的陽性率為10%(1/10),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MMP-2的表達與口腔鱗癌浸潤深淺程度的關系 研究表明,在深層浸潤的口腔鱗癌組織中,MMP-2的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淺層浸潤的口腔鱗癌組織,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MMP-2在口腔鱗癌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達

表2 MMP-2表達與口腔鱗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浸潤轉移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生物學特征,浸潤主要是指癌細胞侵犯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同時癌細胞在繼發組織器官中定位生長也包含浸潤,浸潤的實現取決于腫瘤細胞對正常組織的破壞能力,腫瘤本身可產生多種分解酶降解細胞外基質及基底膜,基質蛋白酶在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2]。與腫瘤浸潤轉移有關的基質金屬蛋白酶主要是MMP-2。MMP-2的主要水解底物是變性膠原及細胞外基質(BM)的主要成分Ⅳ型膠原和Ⅴ型膠原等。大多數口腔鱗癌呈高度局部破壞性,并由于侵犯周圍組織器官而危及生命。在口腔鱗癌浸潤及轉移過程中,細胞外基質和基底膜的降解和破壞是重要的環節。MMP-2在腫瘤細胞介導的細胞外基質和基底膜降解中起關鍵作用。有研究者對高轉移和非轉移口腔癌細胞株的MMP-2表達進行了研究,發現高轉移口腔癌細胞株主要表達MMP-2,且MMP-2的活性與淋巴結轉移和對局部下頜骨浸潤顯著相關[3]。活化的MMP-2定位于細胞穿透基質的突出部位,估計其有‘鉆頭'的作用。該組實驗免疫組化染色顯示MMP-2蛋白主要表達于口腔鱗癌的細胞漿內,在浸潤至肌層、骨質、深層腺體口腔鱗癌組織中的表達顯著高于位于黏膜及黏膜下的表達。提示MMP-2可能是口腔鱗癌具有高轉移高浸潤能力的分子基礎。
[1]Jouce ER.Matrix Metailopmteinases.Angiogenesis,and Cancer Clinical.Cancer Research,2003:549.
[2]Fan J,Shing Y,Wienderschain D,et al.Matrix met alloproteinase-2 is required for the swich to the angiogenic phenotype in a tumomodel.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21):3884.
[3]張 鋒,謝志堅,宋 恩,等.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2表達與頸淋巴結微轉移的關系.口腔醫學,2008,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