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輝
(長春師范學院計劃財務處,吉林長春 130032)
地方高校教育經費需求與保障研究
王東輝
(長春師范學院計劃財務處,吉林長春 130032)
為了解當前地方高校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調查分析現有經費的主要來源,根據教育經費籌措中遇到的困難,認為保障經費投入應該做到兩點:一是多渠道籌措資金,二是提高經費使用率。
教育經費;財政投入;保障機制
當前,隨著知識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工作已經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高等學府在逐年擴招,學生不斷增多。保障教育經費投入,教育經費籌措呈多元化,已經發展成為當前改革與創新的熱點問題。
高等學校屬于公共服務機構,因此高等教育的主要來源仍為財政撥款。財政教育撥款的總數在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教育支出、招生數量等相關支出費用也在不斷增長,平攤到學生個人的教育經費在相對減少,而生均支出經費卻在增加,這就造成教育經費緊缺的現象。表1對吉林省2008、2009兩年的國家財政教育經費投入、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以及招生總數進行比較。
表1 吉林省普通本科教育經費相關數據對比
高等教育并非義務教育,是一種有償教育,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必須向學校支付學費及住宿費。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高等教育實行免費制,但是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難以維持正常的教學工作,教學經費十分緊張。從80年代中期開始到1997年,學校對收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終實行收費制度,作為教育經費的補充。到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生均教育經費16328.8元,生均學費為5070.6元,生均學費占生均教育經費的31.1%,可見學費是高校自籌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
目前,有許多高校向銀行進行有償貸款,以補充教學、科研等方面所需要的資金。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需要不斷的擴建來滿足正常的教學工作,所以貸款籌資辦學已經成為高校籌集資金的一種主要方式。由于銀行資金富足,而學校收入相對穩定,信譽較高,銀行向高校發放貸款風險較小。目前公辦高校銀行貸款高達上千萬。
社會捐助是指社會上對高等教育關注的人士對高校的捐贈贊助。捐贈內容有現金有實物。捐贈主要用于教學樓的建造、圖書館的購置、教學儀器的購買等。由于我國高校捐贈工作開始得比較晚,所以與國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在接受捐贈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1.擴大學校知名度,吸引有捐贈愿望的人士積極捐贈。2.學校內部應設立專門的機構接受捐贈,應該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挪為他用,滿足捐款人愿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教育投入狀況與實際經濟狀況和經濟發展前景存在很大關系,經濟增長快是擴大教育投入的前提和基礎。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是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加的。這個經濟發展規律是任何人也無法違背的。教育經費投入的波動,是隨著經濟增長的波動而波動的。我國現在擁有13.7億人口,是發展中國家,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還將處于經濟整體水平不高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限,人均生產總值不高,必然制約教育的投入,從而制約教育事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確實高速發展,但是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很難做到各地區均衡發展,因此各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也存在很大差別。
由于經濟發展不均衡,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地方高校的經費投入也不均衡。國家為了能在短時間內,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高校,教育部門在經費投入方面傾斜于一批重點高校,這就造成地方高校財政投入不足。地方高校由于名氣小,社會影響力小,所以吸引的社會捐贈也比較少。地方高校從各方面獲得的教育經費都十分緊缺,這就限制了地方高校的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已經認可有償接受高等教育這個做法,但是對于學費的多少仍然是一個敏感話題。當前,由于教育成本的提高,教育經費也在不斷攀升,但居民對高等教育的個人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學費的上漲空間不大。地方高校中有6成學生來自于農村,而學費已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倍,據有關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的教育支出總額已在家庭支出中居第一位。因此如果想要通過提高學費來彌補地方高校教育經費的不足,在目前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
政府的扶持與導向可以幫助地方高校拓寬經費籌措渠道,但是就目前來看,政府的扶植支持力度遠遠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近年來,政府和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經費緊缺這個嚴峻的問題,同時也認識到多元化籌措教育經費是解決經費緊缺的主要渠道,但是政府的扶植工作多落實在口號上,而未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對于企業進行社會捐贈,而減免相應稅收方面,并沒有立法,實施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對教育投資的激勵作用不大。
1.增加政府投入。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可以通過稅收、國債、政府貼息貸款等方式來實現。中央政府掌握著主要的政策制定權,中央政府全方位支持高校發展,地方政府才可以利用各種財政渠道向地方高校撥款,增加地方高校的教育經費。可以通過直接投資、低價或者無償使用土地等方式扶植地方高校。由于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急需擴建才能滿足學校的發展,維持正常的教學工作,這樣就需要建造教學樓、圖書館等主要教學設施,土地是學校需要的重要資源,地方政府在土地劃撥方面給予優惠,也是間接撥款的表現。
2.完善繳費制度。政府有責任制定教育收費制度,并對所收取的學費的使用進行監管。中央物價部門,主要負責大政方針的制定,對各省的具體情況進行監管和調控。省級物價部門,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召開收費聽證會,確定本省的收費標準及浮動區間。高校學費是教育經費的一部分,必須合理利用,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做到按規章制度收費并提高經費使用率。
3.吸納社會資金。廣泛吸納社會辦學資金,緩解經費短缺,是我國高校教育經費的一個主要來源。通過借鑒國外的經驗,為了緩解擴招的壓力,可以尋求高校與企業聯手辦學的途徑。這樣企業可以從資金方面資助學校,而學校也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實現企業與高校共同發展。
我國的高等教育可以放寬眼界,爭取國際財團的支持,開拓一條增加教育經費的新途徑。這樣不但緩解了經費壓力,也增進了國際交流,使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融合。合作期間可以根據對方不同的需要,因勢利導,達到互惠的目的。
1.優化資金分配結構。教育部根據各校特點,按照層次結構、學術結構、門類結構以及區域結構對高校進行分類,本著優化教育資金分配結構、保證重點、提高效率和公平的原則,對教育經費進行劃撥。
2.提高經費使用率。在當前教育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提高原有教學資源的使用率,減少浪費,倡導節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高校雖然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現象,但是也存在原有資源使用率不高的現象。
在高校辦學方面,應該杜絕重復辦學、教育資源分散的現象,全面考慮辦學質量并考慮效益的利與弊。高校應該提倡充分挖掘教育潛力,大力提高現有教學儀器、場地、圖書資源的使用率,把教育經費投到最需要的地方,發揮最大的作用。優化校內各項管理制度,包括人事制度改革、核定教職工編制,做到優化組合,減員增效。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使后勤改革企業化、市場化,提高其競爭意識,有利于教育經費發揮最大效益。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應該發揮其所長,以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經費的一個來源。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產學研相結合,這樣既服務了地方經濟,又提高了高校的聲譽,增加了教育經費。這是當前各地政府所提倡的一種方式。
[參 考 文 獻]
[1]李同明.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2]儲祖旺.我國高校籌資多元化的目標及其現狀分析[J].教育與經濟,2007(1).
[3]朱小梅.高等教育捐贈的倫理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3(24):4.
[4]厲以寧.非均衡的中國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
[5]李福華.高等學校資源利用效率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Research of Local Colleges Education Fund Requirement and Security
WANG Dong-hui
(Plan Financial Department,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fund in local colleges on curr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main source of fund,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financing difficulties,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investment fund should be two points:one is the much finance channels,two is improving the use rate of fund.
education fund;financial investment;security mechanism
G647
A
1008-178X(2012)11-0128-03
2012-03-11
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科項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85號)。
王東輝(1978-),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學院計劃財務處中級會計師,從事會計核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