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妍,汪小燕,王紹鋒
(九江學院護理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案例教學法又稱蘇格拉底教學法(Socratic method),20世紀初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引入醫學教學中,是將臨床典型病例展示在學生面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的一種教學方法[1]。案例版《健康評估》教材突出案例教學的理念,將典型案例融于教材中,能夠促進護生主動思維,加深護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筆者對我院案例版《健康評估》教材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調查研究,現總結分析如下。
隨機選擇我院護理專業2010級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女生91名,男生9名。
在應用案例版《健康評估》教材教學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和座談的形式再次進行調查。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共10項內容,1~5項為教材結構設計調查,6~10項為使用效果調查。問卷調查的評價分為3個等級(非常好、一般、較差)。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8份,有效回收率為98.00%。

表1 護生對教材內容設計的滿意度(%)

表2 護生對教材結構設計的滿意度(%)
表1顯示,73.47%的護生對教材重點內容提示的安排感到非常滿意;57.14%的護生對教材知識點難度的安排感到非常滿意;88.78%的護生對教材目標檢測題的安排非常滿意;71.43%的護生對案例數量感到非常滿意;50.00%的護生對案例解析感到非常滿意。
案例版《健康評估》教材在內容設計上有3個特點:將典型案例融于教材;在章節內容編寫上,增加了重點提示;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章節后增加了目標檢測題與綜合案例題。
目前醫學教育仍以課堂教授為主,所教內容與技術以教材為基準,最后一年安排實習。教材不能及時依據臨床技術的發展進行更新,導致護生理論學習和臨床脫節,而且知識接受效果也欠佳[2]。案例版教材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將案例融入其中,促使護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拉近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讓護生感到學有所用,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一方面由于病例都是文字介紹,而且大多數病例不夠詳細,而且護生在此之前沒有相關醫學知識的積累,效果不是特別顯著;另一方面,護生沒有太多醫學知識做基礎,案例解析的內容過于簡單,有一半的護生對案例解析不滿意,造成對護生的啟迪效果不大的現象。
案例版教材主要供高職高專護生使用,重點知識講解提示有利于護生在眾多知識點中有側重點地進行學習理解,此項教材安排設計得到大多數護生認同。案例版教材每章后均附有目標檢測題,并緊密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這是此教材的優勢之一),有利于護生提前掌握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點,促進護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調查顯示,該教材的目標檢測得到88.78%的護生的認同。
3.2.1 提高護生學習的積極性 案例是臨床真實病例的反映,可以增加教師課堂講解的趣味性以及護生課下復習的興趣。授課時,教師利用案例講解吸引護生的注意力,激發了護生的認知興趣和發散性思維。83.67%的護生表示對案例非常感興趣;70.41%的護生會利用案例進行課下復習,以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2.2 提高護生臨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1.43%的護生認為通過案例學習可以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引導護生層層思考,逐步分析案例和解決案例中出現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護生通過查閱資料分析案例,學會了獨立思考和理論聯系實際,建立了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但是,由于教材中一部分病例過于簡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案例教學對護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影響。
[1]申華平,孫建萍.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5):110-111.
[2]劉少蓉,劉明霞.案例教學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