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 菲 本刊通訊員 李森善
以制度促進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的緊密融合
——寧夏中衛市財政大監督工作紀實
■本刊記者 周 菲 本刊通訊員 李森善
對于寧夏中衛市財政局的業務科室來說,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工作安排中又多了一項任務。2011年10月,中衛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加強財政監督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責由各業務科室和專職監督機構共同履行,這意味著中衛市財政監督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將被打破,業務科室也將擔負起財政監督職責。而這一規定的最終目的在于,建立全員參與、全面控制、全面覆蓋、全部關聯的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緊密融合的“財政大監督”長效管理機制。
開展大監督工作的前提是準確定位業務管理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監督職責分工,著力解決業務管理機構和專職監督機構在大監督工作中 “干什么”的問題。《意見》下發之前,財政局業務科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財政監督職能的發揮非常有限,《意見》突出強調了專職監督機構在監督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和業務管理機構的日常監督作用,使兩者監督職責更加制度化和明晰化。
中衛市財政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在年度監督計劃中,部分監督項目直接由專職監督機構負責檢查,其他監督檢查項目由業務科室和專職監督機構共同組織實施。專職監督機構事前主動與業務科室銜接,共同商定檢查重點,事中與業務科室實行聯動檢查,事后共同研究和處理業務機構檢查的情況,并將建議及時反饋給業務科室,作為今后加強管理和調整完善財政政策的依據。這樣的職責劃分各有側重,運轉協調,使財政部門內部所有涉及財政性資金管理的部門都有相應財政監督職能,成為財政監督的主體,有效地解決了監督與管理“兩層皮”的問題。所有財政資金運行的每個環節都納入財政監督,形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緊密銜接并相互制衡的財政管理機制。
當然,在整個財政監督工作中,必須保持統一性。《意見》要求,在局內部推行財政監督 “六統一”工作機制,即“統一計劃、統一組織、統一程序、統一復核、統一處理、統一考核”,通過“六統一”的工作機制,達到整合財政監督力量、擴大財政監督影響的目的。
大監督要求全員參與、共同監督,如何才能使業務科室自覺從工作環節上與財政監督緊密融合?中衛市財政局作出了具體的工作安排: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和上級財政部門確定的財政大監督工作任務,編制總體財政監督工作計劃,明確大監督具體項目和目標任務,并分解到相關業務科室實施,市財政局監督檢查部門及時跟蹤了解業務機構財政監督檢查計劃的執行進度,組織開展財政專項監督檢查工作,匯總監督檢查結果,定期對業務機構日常業務管理工作履行監督職能的情況、運用財政監督成果改進管理、執行法規政策情況進行再監督等,并認真做好考核工作,保證市監督檢查機構真正發揮控制監督作用,確保各項內控措施得到認真的執行。
與以前不同的是,過去,所有財政監督檢查項目全部由監督檢查科牽頭,業務科室配合,現在則轉變為業務科室分管的監督檢查項目由業務科室牽頭,并擔任監督檢查組組長,監督檢查科負責組織協調配合,規范程序,共同對違紀問題進行處罰。由監督檢查科牽頭組織實施的項目,相關科室派人參加檢查進點會和反饋會,必要時派人參與檢查;由各業務科室牽頭組織實施的項目,監督檢查科參與檢查方案的制訂和對檢查人員的培訓,必要時派人參與檢查。
按照這一工作思路,2012年2月,財政局首先針對生態移民專項資金這一財政監督檢查項目進行了理論的貫徹和實踐的探索。該項目由財政局經建科牽頭,監督檢查科配合開展工作。檢查組到市發改委核實資金的來源去向,包括市發改委從財政部門撥入生態移民資金筆數及金額,下撥相關部門多少筆數及金額,并延伸檢查了建設、農牧、林業、交通、水務部門以及興仁鎮、蒿川鄉等鄉鎮,特別對生態移民資金是否招投標、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項目資金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等情況進行檢查核實。從項目的批復、資金的管理、使用、招標、實施、驗收、檔案等多個環節入手,強化對財政生態移民資金的規范化監管。在檢查過程中,經建科與監督檢查科相互配合,解決了財政局監管力量不夠、責任不清的問題。
通過樹立全員參與意識,業務科室在日常的業務管理中,將財政大監督工作理念轉變成工作思路,主動查找業務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完善內控制度,規范財政管理,財政大監督逐步有效地融入到財政管理工作中。
財政大監督的著眼點,是實現對所有財政資金的全過程監督。在 《意見》中,突出強調了財政部門實施監督應當堅持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建立覆蓋所有財政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而中衛市財政局出臺的另一份文件《中衛市財政局本級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事中監督辦法》,可以說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
為履行好政府投資項目監督職責,今年4月,中衛市財政局出臺了《中衛市財政局本級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事中監督辦法》,監督內容包括:政府投資項目的征地、拆遷、工程招投標、變更、驗收等環節的丈量、清查、鑒證、認定工作。事中監督工作要求堅持“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參與事中監督的人員要堅持原則,認真履職,如實填寫監督記錄表,情況不明、數字不實、程序不規范、不合法的事項,不得簽字確認。
具體操作過程是:按照中衛市政府投資項目造價預算與建設管理分離制度的要求,造價預算管理辦公室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的預算定額,提出工程包干造價編制要求,委托造價中介機構編制工程包干造價預算。然后由造價預算管理辦公室、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建設單位會審工程包干預算并簽字蓋章。經市政府審定的工程包干造價直接包死到建設單位,超支不補,節余留用。
為確保事中監督成效,中衛市還將事中監督工作納入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以督促各科室認真履行職責。
通過事中把關,中衛市建設工程項目從工程項目包干造價確定、工程項目招投標到工程項目驗收,都在財政監督部門監控之下,政府投資項目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寧夏自治區財政廳監督檢查局副局長吳金蘭就財政大監督作深入講解
記者手記:要使大監督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以強有力的制度進行約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今年5月頒布的《財政部門監督辦法》明確要求“財政部門實施監督應當堅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相結合,建立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并規定“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責由本部門專職監督機構和業務管理機構共同履行”,中衛市《關于加強財政監督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正與《財政部門監督辦法》相契合。為確保《意見》得到貫徹落實,中衛市財政局要求全體財政干部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并針對《意見》組織了培訓。一年來,在《意見》的引領下,中衛市“大監督”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相信在《財政部門監督辦法》的制度保障下,中衛市由“糾錯”型財政監督轉變為管理型財政監督的步伐將會更快。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