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尹 情 本刊通訊員 譚若龍
風清氣正 求真務實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財政局力推廉政作風建設走實
■本刊記者 尹 情 本刊通訊員 譚若龍
走進宜章縣財政局,新制定的《宜章縣財政局加強紀律作風建設的規定》、《宜章縣財政局廉政建設制度》下發至每個人,各股室都遞交了黨風廉政建設作風整頓、綜治等工作責任狀,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在宜章縣政府網站上,“宜章縣作風大整頓”幾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見到記者,宜章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譚若龍滿臉笑容,一下拉近了談話距離。他說:“要做好財政工作,必須煉就一支政策水平高、業務素質強、思想超前和工作作風硬的強兵勁旅。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抓財政干部的廉政作風建設。”
在宜章縣,作風建設不僅僅停留于一項項的廉政教育活動中,更多體現在制度的設計與落實上,將作風建設融入到深化財政改革、強化監督檢查、堅持依法理財的各項制度之中,從源頭上開展治理。
“我們在全縣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推行部門預算,把預算內外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將預算資金細編到了每個單位、每個支出項目,特別是對結余資金和項目資金分別制定了相關管理辦法,硬化了預算約束,有效地平衡了部門碼頭效應,克服了財政資金分配不公、支出隨意帶來的腐敗隱患。”譚若龍說:“通過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從源頭防腐,這是鞏固作風建設的重要一步。”
2011年,宜章縣將除教育收費外的非稅收入全部納入了預算管理,實現了真正意義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同時,大力組織開展往來結算票據為重點的非稅收入票據檢查、打假行動,有效地規范了非稅收入管理,杜絕了非稅收入資金“體外循環”可能帶來的腐敗。
除此之外,該縣還全面完成了預算單位從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過渡,逐步推行項目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將所有財政資金收付過程全部置于財政監督之內。同時,還將國庫集中支付網與財政監督檢查網對接,將國庫集中支付各項資金的申報、撥付和使用向財政監督部門全面敞開,更加有效地控制了資金流向,避免了不合理支出。進一步強化政府采購監管,實行政府采購與部門預算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相結合,大力推行公共廣告和印刷品定點采購、公務接待和會議定點接待、公務車輛定點加油、公務用車消費電子化管理等政府采購監管措施,擴大政府采購范圍。2011年,該縣完成政府采購規模13216萬元,實際支出11880萬元,節約支出1336萬元,節支率10.11%。
“監督檢查過程中,財政人員直接與相關企業、業務部門接觸,是最容易產生腐敗的環節。”緊盯這一重點,他介紹了該局在開展各項監督檢查工作中所采取的優化措施。
近幾年,隨著重點建設項目增多,財政建設資金規模擴大,為確保財政項目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宜章縣從加強財政投資評審和實行責任人員定點聯系監管兩方面著力。凡是財政性投資的項目均先實行概預算財政投資評審,再招投標。2009—2011年,全縣共評審項目855個,送審資金20.16億元,審減資金4.66億元,審減率達23.12%,有效控制了項目建設工程造價,節省了大量的財政資金,防止了建設領域的腐敗。同時,出臺了 《宜章縣財政領導聯系重點建設項目制度》,對全縣重大項目由一名財政局領導專門負責聯系,確定一名投資評審員和項目資金聯系員,負責項目聯系、評審、聯絡,對建設資金的使用開展同步跟蹤問效,確保專款專用,用出效益,有效加強了項目資金監督管理。
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時,該局在每個涉及財政收支管理的股室分別明確了財政監督員,構建了財政大監督體系和財政監察聯動機制。并先后組織開展了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社會養老保險資金、成品油價格補助資金、“一事一議”專項資金、撫恤對象吃財政“空餉”等專項財政檢查,有力地維護了財經秩序。
此外,從2009年起,宜章縣財政局在該縣紀委的統一組織下,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縣232個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開展了治理“小金庫”的自查、復查工作,自查、復查面達100%;并對全縣176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縣屬國有企業開展了重點抽查,發現并查處了少數單位的違紀違規行為,為加強隊伍作風建設敲響了警鐘。
“我們堅持抓好作風建設暗訪,強化干部職工遵章辦事、高效服務的意識和習慣。將縣本級出臺的81個財政業務管理制度收集匯編成《宜章縣財政規章制度匯編》,促進了財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在譚若龍辦公室,記者看到書架上整齊排列的標明各科室資料的文件夾,他展示了這本集合各業務科室制度的《宜章縣財政規章制度匯編》。
——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做到了大事開會集體研究決定,小事相互通報大家知曉,重大決策之前傾聽不同方面的建議和意見,認真落實“三重一大”制度,較好地發揮了領導班子的集體領導作用,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諧的領導氛圍。特別是對縣里布置的黨風廉政建設分工責任事項,及時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領導和股室,形成總體方案,加強跟蹤督查,年末實行專項報告制度,使各項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堅持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定期組織開展財政法規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的學習培訓,增強干部職工依法理財、廉潔理財意識。自覺接受縣人大對財政工作的監督,按照“依法、依規、依程序,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執行人代會批準的財政預算方案及其他決議、決定,定期報告財政預算執行和重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認真辦理人民群眾來信和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虛心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個方面的監督評議,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該局機關榮獲全省財政“五五”普法先進集體。
——堅持加強制度建設。2010年,該縣積極完善了機關財務管理、辦公用品管理、崗位內控管理等32項局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并堅持在每月的局務會上開展專題學習。2011年,又將2000年以來縣本級出臺的仍在有效使用的81個財政業務管理制度收集匯編成冊,印發給每位財政干部職工學習、使用。通過嚴格執行出臺的各項財政規章制度和機關內部管理制度,促進了財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
——堅持機關內部審計。規范自我行為,既是財政部門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需要,也是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干部安全的需要。宜章縣財政局堅持每年對局機關的二級機構和內設股室進行一次全面的審計。特別是2011年3月15日至5月30日,該局吸取江西省鄱陽縣等地的教訓,對財政局內部資金管理開展了全面大檢查,對非稅局、鄉財局、支付局等17個二級機構和股室的內部管理、崗位職責分工、專項資金的分配、撥付和審批程序、非稅收入的征管和上解、部門預算的編制等情況開展了審計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防止和糾正了財政管理上的漏洞和問題。
前不久,宜章縣剛召開了2012年全縣財政系統財政工作暨作風大整頓動員會議。“縣委書記、縣長歐陽鋒在會上對財政工作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很認同:要以作風大整頓推動縣財政工作大發展。”譚若龍說,“今年是全市的作風建設年,市里、縣里抓作風建設已經是春雷滾滾,不是光打雷不下雨,而是雷聲大,風聲大,雨聲也大,一批違反作風建設規定、慢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將被查處。”
對于作風建設,他認為,首先應該正視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們的作風總的說來較好,但冷靜地看待自己,在作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違反作風紀律規定的現象依然存在。例如,局機關制定《加強紀律作風建設的規定》中對工作紀律進行了明確規定,提出了‘三必須’、‘四實行’、‘五不準’、五個‘一律免職’的工作要求。但上班遲到、早退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些干部職工嫌麻煩,不愿意佩帶工作牌;還有的工作安排了沒有及時匯報,等等。另一方面,對作風建設的督查力度依然不夠,處理的力度太小。今年的作風大整頓,就是要整頓這些問題。”
其次,要加強督查。“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動跑掉。作風大整頓,制度是前提,落實是根本,督查是關鍵。不督查,所有的制度都會變成徒有虛名的擺設。”對于違反作風建設的問題,他態度堅決:“市里、縣里和局里關于作風建設的規定已經很多、很詳細了,紀檢組、政工股、辦公室要進一步完善作風建設督查機制,加大督查密度和力度,嚴格落實作風建設考核制度,對違反作風建設規定的干部職工,該通報的要通報,該處罰的要處罰到位。股室長要切實負起本股室作風建設責任,敢于管,敢于指出股室干部職工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要以創先爭優推動作風改進。”他補充道,“要完善創先爭優工作方案,完善局機關內部年度績效考核方案,實行末位淘汰制,調動股室積極向上、爭當先進的動力,讓工作作風實、工作成效好、群眾評價高的干部職工既有實惠,又有地位。要認真落實財務制度,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機關內部審計,堅持依法理財、廉潔理財,確保財政資金和干部安全。”
此外,良好學風也是優良作風的一個重要方面,他要求財政系統干部要及時學習掌握分析財政經濟新政策、新理論和國家稅收制度改革的新舉措,積極學習外地財政工作先進經驗,深入鄉鎮、村組、企業調研,尋求解決縣財政面臨困難的辦法,找到推動縣經濟財政工作大發展的突破口。
談到最后,他意味深長地感嘆:“作風建設貴在持之以恒。作風,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風氣,風氣是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形成的。要堅持對作風建設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努力讓好作風轉變為好習慣,以好習慣提供好服務,以好服務推進財政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手記:2011年,湖南省宜章縣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成為2011年影響該縣的十件大事之一。沉甸甸的財政成果背后,展示的是一支作風硬、業務精、服務優的國家忠誠 “財政衛士”:宜章縣財政局連續九年獲得全縣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縣優秀領導班子,并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全省財政“五五”普法先進集體、“小金庫”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等22項市級以上榮譽。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廉政作風建設一直是財政工作強調的重點,幾乎每次重大的財政會議中都有領導關于加強財政隊伍建設的論述和要求。對于財政監督工作者而言,樹立良好的財政干部形象更是意義深遠,是其順利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基本保證。

多年的實踐證明:作風建設是一項常抓但最難抓好的工作。如何將作風建設融入到財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之中,貫穿到各項財政制度的設計與執行之中,是加強財政隊伍建設的目標之所在。宜章縣財政局將廉政作風建設融入到各項財政制度之中,不僅廣泛開展廉政作風建設活動,從日常行為進行規范,更從制度源頭抓起,構筑防腐制度網,這些舉措讓我們看到了加強隊伍建設的堅定行動。
在財政系統營造一種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工作氛圍,建設一支業務素質高、政治作風過硬的精兵強將,才能擔負起為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神圣職責,贏得政府的支持、領導的厚愛、群眾的贊揚和社會的認可,財政事業將會更加蓬勃發展。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