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新
鄉鎮財政內部牽制和稽核制度亟待完善
■張裕新
在江蘇省啟東市紀委案件質量檢查中,該市農村紀檢監察工作一室按照審理室提出的意見,組織人員對久隆鎮移送的一起村干部貪污案件進行了補充調查。調查中,工作人員意外發現兩個關聯賬戶上的同一筆資金有一元錢差額。有關賬本顯示,久隆鎮財政所核撥某村災減款10964元,而在該村的記錄金額卻為10963元。同一筆款項,為何出現一元錢差額?為弄清事情真相,辦案人員隨即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該筆資金疑點眾多。據賬本記錄,災減款在村里的記錄時間為2003年7月,而鎮財政所下撥款的時間卻是2004年1月,這一“先入賬、后撥付”方式顯然有悖于正常邏輯。隨著調查的深入,這筆錢的來龍去脈逐漸明晰。
2003年,因在建的寧啟高速公路橫穿久隆鎮,挖坑取土使6個村的耕地受到影響。為補償農戶損失,有關部門向上級申請了共計74732元專項補貼。鎮財政所將這筆補貼款分別撥付給6個村,該村的補貼金額為10963元。至于鎮財政所賬本上顯示的10964元,據鎮財政所所長分析可能是筆誤造成的。事情似乎已經明朗,但是,財政所撥付和村領款時間前后秩序顛倒又該作何解釋呢?調查表明,2003年7月,鎮高速公路辦向6個村核撥農戶補償款74732元,經查通過農業稅抵扣方式,各村已直接補貼給農戶,村賬作了記錄。2004年1月,市財政核撥久隆賑災減款,鑒于土地調整等因素,鎮有關領導明確,涉及取土的6個村扣除與原補貼款金額相等的74732元,暫緩發放。至此,財政所撥付和村領款時間前后秩序顛倒的問題可以作出解釋:村賬記錄的10963元為2003年7月鎮高速公路辦核撥農戶的補償款;鎮財政所災減款分配表上體現的10964元是市財政2004年1月核撥的災減款。兩筆是不同單位、不同時間、不同方式核撥的款項,再加上鎮財政所工作人員的筆誤,故而賬上出現矛盾。
一切似乎都順理成章,但到鎮信用社調查的辦案人員卻發現,啟東市財政2004年1月核撥的災減款中涉及取土的6個村的74732元竟被人分6次全部取走,6張支票的取款人居然是同一人。在辦案人員強大的心理攻勢下,鎮財政所會計陸某某向辦案人員交代了7萬多元的去向,同時,又交代出通過鎮建房押金賬侵吞公款10多萬元的嚴重違紀事實。
迫于無奈,已調入市財政局會計核算中心的陸某某只得將工作的移交時間一拖再拖。與此同時,他乘著夜色,數次潛回鎮財政所辦公室,對2001至2006年的鎮財政賬本,采取銷毀憑證、涂改單據、篡改電腦數據等手法,將賬戶做平衡。
陸某某自擔任啟東市久隆鎮財政所會計至2007年4月26日與該所辦理移交期間,利用負責農稅賬、機關預算外押金賬、民建協會賬的記賬、收付、管理以及擔任電腦系統管理員的職務之便,采取涂改、銷毀部分原始憑證、修改記賬賬頁等手法,隱瞞農業稅社災減款收入計人民幣169762元,農業稅收入計人民幣18304元,以及民建協會會費人民幣5100元,共計人民幣193166元,因陸某某改賬時少記銀行存款減少額18.79元、未報銷辦公費用9386元、墊交農戶存單上交農業稅而未能取得的7129元,未收回錢某某出差借款10000元,陸某某實際侵吞公款合計人民幣166632.21元。
陸某某利用負責財政所有關賬務的記賬、收付、管理的職務之便,采取涂改、銷毀部分原始記賬憑證、修改記賬賬頁等手法,侵吞公款合計人民幣166632.21元。啟東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陸某某犯貪污罪,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10萬元。對原久隆鎮財政所所長周某因工作失職,啟東市紀委決定給予周某黨內警告處分。
一個普通的鄉鎮財政所會計違紀案件的查處,再次敲響了強化監督的警鐘。本案的發生排除陸某某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外,鄉鎮財政內部牽制和稽核制度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分別與陸某某和周某的談話中了解,他們都知道財政所內部要建立健全內部牽制制度和內部稽核制度,但就是執行不起來。所長認為搞實實在在的內部牽制和稽核,就是同志間互不相信,怕影響所內團結。所員認為內部牽制和稽核是擺擺樣子,只要上級檢查時有制度就行了,至于內部執行都是形式性地搞搞。具體表現為:
財務制度形同虛設?!稌嫹ā芬幎ǎ河涃~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從2002年接手鎮建房押金賬開始,陸某某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多次坐收坐支。在辦理移交時,竟然私自藏匿三本賬冊,直至案發后,陸才主動交出,而當時的接交人和監交人,卻都在交接單上簽上了名字。陸某某調離后,鎮財政賬兩年多竟然未辦好移交,他仍可以自由進出辦公室,電腦財務軟件系統密碼也未作更新,這給他作案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內部監督嚴重缺失。財務崗位的廉政風險系數大,只有形成環環相扣,程序嚴密的內部監督控制體系,才能有效發揮監督預防作用。此案中,陸某某從2002年起私借和挪用公款,歷時數年,總額近20萬元,而未被察覺。他修改賬冊,轉移資金、支取現金,僅由一個人就能完成。以上問題暴露出內部監督的嚴重缺失。此外,在陸某某借出而未收回的公款中,有一張一萬元的欠條是經鎮財政所領導簽字同意外借且未及時收回的,這給了他一個很不好的示范。
條塊監督不到位。 長期以來,有關部門總是習慣于將反腐敗的目光聚焦于容易發生權力尋租的重要單位,而往往忽視了對農村基層站所的監管。基層站所處在基層最前沿,權力較為集中,腐敗更具隱蔽性,在監管中普遍存在的“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條管不到底,塊管不到邊”現象。陸某某案件再次說明,加強農村基層站所監管刻不容緩。新形勢下,上級職能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共同監管,努力形成基層站所工作人員不愿腐敗、不敢腐敗、不能腐敗的預防腐敗體系。
第一、要認真執行內部牽制制度。鄉鎮財政所長是財政所內部牽制制度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具體制度、落實本所的內部牽制制度。財政所長負責全所工作,但不得兼任所內任何會計核算工作,總預算會計不得兼任單位會計,單位會計總賬不得兼現金??傤A算會計撥款憑證或轉賬支票的印鑒章應由所長保管;其他各崗位的印鑒章應由總預算會計保管;所長或總預算會計外出,可以交給所內其他同志代管??傤A算會計撥款應憑所長簽字的 “預算資金領撥單”。所內各賬戶間一般不得相互借用資金,確需借用,需經所長審批,并通過銀行轉賬,不得支付現金,必要時要請鎮分管領導審批。
第二、要認真執行內部稽核制度。財政所長是落實內部稽核制度的第一責任人,要定期組織所內稽核,每季不得少于一次。所長主要負責稽核總預算會計的賬冊、憑證,總預算會計主要負責稽核其他各會計崗位的賬冊、憑證。

稽核內容包括記賬憑證填制是否齊全、會計科目使用和核算內容是否正確、會計賬簿啟用手續是否完備、科目設置是否科學、記賬是否及時、賬表是否一致、各項支出是否手續齊全、是否符合開支標準、現金是否及時解繳銀行、有無坐支、挪用現象、現金及銀行存款的賬存與實存是否一致、總賬與明細賬是否一致、票據是否短少、票面金額與入賬金額是否一致、賬面記載是否符合會計工作規范等等。稽核人要在記賬憑證等的相關位置蓋章,并登記好 “內部稽核記錄”臺賬,作為財政所的檔案保存。
江蘇省啟東市紀委)
(本欄目責任編輯:羅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