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娜 高金良(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 3002)
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1,2〕。度洛西汀是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5-HT和NE)雙重重攝取抑制劑(SNRIs),作用機制與文拉法辛相似,可以廣泛、快速地解除抑郁及焦慮癥狀〔3〕。本文旨在探討度洛西汀對COPD患者抑郁焦慮癥狀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12月于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內科門診及病房就診的51例COPD穩定期患者作為受試對象,診斷標準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修訂版〔4〕,年齡≥60歲,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項版本)〔5〕評分>12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5〕>10分,入組前2 w未使用其他抗抑郁藥,如既往曾應用抗抑郁藥物則需2 w清洗期,清洗期末進行HAMD評定。排除標準:①心腦血管并發癥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及肺部急性感染性疾病;②既往精神病史;③小學以下文化程度;④不配合調查。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60~88歲,平均(69.78±7.32)歲;將51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度洛西汀組和對照組。兩組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況、經濟收入、醫藥費來源、HAMA評分、HAMD評分、COPD分級、實驗室檢查等均衡性檢驗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抗炎、控制性氧療、氨茶堿、祛痰及支持治療。度洛西汀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度洛西汀(禮來公司生產,商品名:欣百達,規格60 mg/片),60 mg/d,共服用4 w。研究期間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抗抑郁藥,對睡眠障礙者酌情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
1.3 研究工具
1.3.1 HAMD量表 該量表共分7大項24小項,7大項內容分別為:軀體化、體質量變化、認知障礙、晝夜變化、遲緩、睡眠、絕望感。分為無、輕、中、重和極重度,評分分別為0~4分??偡?6分,<8分視為病人沒有抑郁癥狀;>8分,可能有抑郁;>20分,肯定有輕或中等度的抑郁;>35分,為嚴重抑郁。
1.3.2 HAMA量表 分為軀體性和精神性焦慮兩個因子,共14項,總分56分。>10分,可能有焦慮;>14分,肯定有焦慮;>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29分,為嚴重焦慮。
1.3.3 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6,7〕該問卷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用于評價慢性氣流受限疾病對生活質量影響程度的問卷表。共有50道題,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癥狀,主要針對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喘息等癥狀;第二部分:活動部分,主要關注由于呼吸困難而影響的一些日?;顒?,如穿衣、上樓、爬坡等;第三部分:疾病影響,包括工作情況、心理變化、是否需要治療及治療的不良反應等。在肺功能檢查的當天由患者獨立完成該調查表,不允許作任何暗示性提醒,并由觀察者檢查是否有遺漏。
1.3.4 副反應評價 應用TESS副反應量表〔5〕,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進行記錄,并對其嚴重程度、與藥物的關系等進行評價和處理。
1.4 評定方法 于入院時,入院第1周末(即服度洛西汀前),第4周末評定HAMA、HAMD和評價副反應。評分下降≥50%顯效,≥25%有效,<25%無效。所有評定者均為精神科專業醫師和呼吸科醫師,經過統一培訓一致性測試Kappa=0.85。
1.5 常規肺功能檢測 應用日本產ST-95型流速-容量儀檢測所有受試者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計算FEV1%和FEV1/FVC?;颊咴谌虢M后24 h內和療程結束后各測定1次肺功能,每次重復2次,取最高值。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用±s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相關關系用直線相關分析。
2.1 COPD患者焦慮、抑郁發生率 51例COPD患者中有抑郁癥狀者19例(37.25%),焦慮癥狀21例(41.18%),抑郁及焦慮癥狀并存10例(19.61%)。其中,29例男性COPD患者抑郁癥狀發生率為37.9%(11/29),焦慮癥狀發生率為41.4%(12/29);22例女性COPD患者中有抑郁癥狀者占36.4%(8/22),焦慮癥狀發生率為40.9%(9/22),不同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COPD患者治療前后HAMA及HAMD評分比較 服用度洛西汀治療后與治療前HAMA、HAMD總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4 w后 t值 P值度洛西汀組28 19.26±3.77 4.61±2.54 2.315 0.006對照組23 19.38±3.69 13.34±2.79 0.412 0.358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8 w后 t值 P值度洛西汀組28 19.19±4.82 11.23±3.45 2.287 0.017對照組23 18.96±4.63 15.60±3.48 0.425 0.372
2.3 COPD患者治療前、后SGRQ評分與肺功能結果的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呼吸癥狀、疾病影響、活動受限的分值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FEV1%和FEV1/FVC均下降。經過8 w治療后,兩組患者SGRQ各分值和總分分值均明顯降低,FEV1%和FEV1/FVC升高,以FEV1%改善為著,并且兩組間治療后各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GRQ評分和肺功能結果(±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GRQ評分和肺功能結果(±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項目 度洛西汀組(n=28)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3)治療前 治療后呼吸癥狀 69±24 40±251)2) 68±23 62±241)活動受限 63±24 36±281)2) 63±26 56±271)疾病影響 57±20 27±241)2) 57±24 46±261)SGRQ總分 62±22 36±201)2) 62±22 57±23 FEV1占預計值% 50±18 62±211)2) 51±19 58±21 FEV1/FVC(%) 49±12 56±131)2)50±16 57±18
2.4 不良反應 口服度洛西汀1 w后,25例出現副反應(49.02%),其中惡心、食欲減退23例(45.10%),有5例難以耐受,對癥治療后好轉;頭昏、頭疼13例(25.49%);口干11例(21.57%);激越、失眠9例(17.65%),其中4例較重者加服用阿普唑侖(佳靜安定)0.8 mg后好轉;收縮壓或舒張壓升高≥15 mmHg者8例(15.69%)。大部分癥狀輕微無需處理,經過第2周末的治療上述癥狀基本消失,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均無新的異常。
隨著時代的變遷,醫學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學研究對象不僅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的全部世界。只有身體、精神、社會活動均處于完善的狀態才是健康。目前已將改善生活質量作為COPD治療標準之一,與控制疾病發展、減輕癥狀同等重要〔8〕。臨床常用指標如肺功能測定很難對上述因素有一個全面的評價,而生命質量評分可用來全面評估疾病對患者軀體感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活動等方面的影響。為了解情緒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本文采用SGRQ對COPD穩定期患者應用度洛西汀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測評。國外研究結果表明,該呼吸問卷不僅與肺功能及臨床癥狀相關性很好,而且優于其他COPD生活質量問卷〔9,10〕。
抑郁、焦慮與患者通氣功能障礙導致的氣促、呼吸困難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嚴重的COPD患者存在低氧血癥,低氧血癥不僅影響軀體功能,而且可引起心理情緒的異常,反映在兒茶酚胺和5-HT代謝和合成的轉換過程減少近25%〔11〕。抑郁、焦慮的生化代謝障礙主要發生在中樞的5-HT通路,同時還存在擬交感胺代謝異常〔12〕。
度洛西汀具有雙重抑制5-HT和NE再攝取的作用,為新型抗抑郁藥,且作用均衡,抗抑郁治療有效率和起效速度優于選擇性5-HA重攝取抑制劑(SSRIs),不良反應遠低于三環類抗抑郁劑(TCAs),而且與膽堿能、組織胺及α腎上腺素能受體無親和力〔13〕,對焦慮、抑郁癥狀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度洛西汀治療4 w后生活質量各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度洛西汀組HAMA及HAMD評分明顯降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且肺功能明顯改善。
本研究發現,度洛西汀副作用主要發生在用藥后的第1周內,第1周末口服劑量越大,副作用也越大,在第2周后此關系不復存在,提示副作用隨給藥時間的增加而減輕。使用該藥過程中未見到加重其他藥物副反應的作用。因此,采用度洛西汀治療COPD伴發抑郁焦慮患者,安全有效,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
1 Curtis JR,Deyo RA,Hudson LD.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chronic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orax,1994;49:1622-70.
2 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et al.A self-complete measure of health status for chronic airflow limitation〔J〕.Am Rev Respir Dis,1992;145:1321-7.
3 Bymaster FP,Lee TC,Knadler MP,et al.The dual transporter inhibitor duloxedine:a review of its preclinical pharmacology,pharmacokinetic profile,and clinical results in depression〔J〕.Curr Pharm Des,2005;11(12):1475-93.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5 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8.
6 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et al.A self-complete measure of health statues for chronic airflow limitation〔J〕.Am Rev Respir Dis ,1992;145:1321-7.
7 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Respir Med,1991;85(Suppl B):25-31.
8 Balcells E,Gea J,Ferrer J,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PD patient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0;27:108.
9 Güell R,Casan P,Sangenis 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Chronic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Eur Respir J,1998;11(1):55-60.
10 Engstrom CP,Persson LO,Larsson S,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PD:why both disease2specific and generic measures should be used〔J〕.Eur Respir J ,2001;18(1):69-76.
11 吳其夏,余應年,盧 健,等.新編病理生理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390.
12 Denys D,Van Oler Ween N,Jansen J,et al.Low level of dopaminergie CD2 receptor binding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Biol Psychiatry,2005;55(10):1041-5.
13 Muller N,Schennach R,Riedel M,et al.Dul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psychiatric and neuropathic disorders〔J〕.Expert Rev Neurother,2008;4:5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