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蕾
維護患者的安全是護理的內容之一,如何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和保證患者安全更是醫療護理的基本要求,作為專業性強、節奏較快且風險較高的科室之一,產科護理人員對于患者安全性維護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醫療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率。從目前臨床統計來看[1-2],產科發生不良醫療事故的概率在1.5%左右,而這其中35%以上都是由于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存在過失所致,所以如何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患者安全的維護意識和行為是減少事故和糾紛發生的主要措施,我院就此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科74名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均為女性,年齡在22~41歲之間,平均年齡(29.4±5.9)歲。產科護齡在1~22年之間,平均護齡(9.7±4.8)年。學歷分布中專33人,大專21例,本科及其以上20人。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護理人員維護患者安全護理行為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1)護理人員的個人信息及職稱資料等;(2)護理人員維護患者安全護理行為調查:分別為正確識別患者、有效溝通措施、保證用藥安全、確保手術安全、重視患者安全以及維護患者正確用藥等,每個項目分值為5分,最低得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該項目鼓勵人員的護理行為頻率越高。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 15.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調查結果來看,正確識別患者得分最高,而鼓勵患者及其技術參與照護的得分最低。具體數據見表1。
從統計結果來看,產科護士對于維護患者安全護理行為的意識尚可,基本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從結果來看,護理人員對于患者安全的認識尚停留在保守治療和基本護理措施行為方面,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護理人員在正確識別患者和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正確用藥、預防感染以及醫護溝通方面比較到位,但是普遍缺乏對于患者安全的重視程度,而且對于患者的手術安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視,而最明顯的地方在于護理人員缺乏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有效溝通,不能讓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參與到對患者的照護中來。由此可見,護理人員缺乏和患者的溝通,同時不能意識到讓患者家屬參與到對患者的照護中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安全,而這一點恰恰能夠彌補護理人員在巡視間隙中對于患者的保護。另外,與患者主動溝通也是對患者心理護理的一項內容,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主動和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才能更好的避免醫療意外的發生。

表1 74名產科護士調查結果統計
就以上幾方面來看,除了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照護等措施以外,其他幾項措施也同樣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提示了護理管理方面的不足,如何提高產科護士對患者安全護理行為意識上的認識是改善這些情況的關鍵措施。建議通過循證護理的方式來進行各種醫療實例的收集,將之規整之后制作成相關的教學影片并進行此方面的宣傳教育,讓護理人員發自內心的認識到維護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同時詳細的指出護理人員在各個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指導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定期在科室內開展講座,集思廣益,避免醫療意外的發生。
綜上所述,產科護士對于維護患者安全護理行為處于中上的位置,但是對于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照護的行為等存在不足,應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對患者安全的維護行為。
[1]李曉輝,鄒曉慶.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75-377.
[2]鄧亞麗,李曉玲.婦產科常見醫療糾紛的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醫學臨床研究,2007,24(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