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墻上的斑點》: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修辭設計

2012-09-21 07:14:26
長春大學學報 2012年11期
關鍵詞:符號小說

鄭 蘭

(武夷學院 商學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墻上的斑點》(The Mark on the Wall)是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第一篇意識流小說,于1917年發表在她和丈夫倫納德合編的《兩篇故事》中,也是最早被譯介到我國的伍爾夫意識流作品。

伍爾夫不滿足于傳統小說只講究故事情節的藝術表現形式,認為“生活是與我們的意識相始終、包圍著我們的一個半透明的封套”,有必要“把這種變化多端、不可名狀、難以界說的內在精神——不論它可能顯得多么反常和復雜——用文字表達出來”[1]。在《墻上的斑點》創作中,伍爾夫試圖“將小說相對穩定的格局擊碎”[2],尋找能恰當表達其跳躍而豐富思想的小說形式載體,《墻上的斑點》被設計成一篇沒有故事情節的短篇小說,所呈現的是“我”頭腦中由“斑點”觸發形成的多個幻象。《墻上的斑點》文本形式實驗體現了伍爾夫在小說創作上的探索實踐,自公開出版以來,作為伍爾夫第一篇意識流試驗作品,相關研究焦點主要集中在作品意識流技巧處理上。

伍爾夫是20世紀“女性話語”先驅者[3]3。她認識到在當時的父權制社會中,男性憑借“男性話語權”統治世界,女性即使爭取到一些平等權力,也還是處在男性統治世界中,女性要想獲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爭取“女性話語權”,寫作在當時的語境下是“話語權”的物化表現。《墻上的斑點》體現了伍爾夫爭取“女性話語權”的努力。伍爾夫說:“要表達我的意思,我就必須回顧、回顧、再回顧;我必須把一樣樣東西加以實驗;我必須試試這個句子再試試那個句子,把每一個字和我頭腦中的景象相互參照斟酌,使它盡可能毫厘不爽。”[4]307可見,伍爾夫對其作品嚴格要求,為更好表達其思想,在遣詞造句上是深思熟慮、反復斟酌的。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指出:“無論一部作品多么逼真,它總帶有人工設計的痕跡。”[5]伍爾夫在《墻上的斑點》中,為有效傳達女性的聲音而對其敘述視角、關鍵詞及幻象等進行了精心的修辭設計。

1 敘述視角修辭設計:第一人稱I(我)的獨白與男性失語

考察The Mark on the Wall①本文所引用《墻上的斑點》英文原文皆出自[6]。[6]人稱代詞的語用情況(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該短篇小說是以第一人稱“I(我)”為敘述視角展開的。

表1《墻上的斑點》人稱代詞的語用情況

伍爾夫有著自覺的文體意識,曾明確指出自己處于“一個偉大的散文小說時代的開端”[7],《墻上的斑點》作為其意識流小說的踐行之作,兼含“散文”及“小說”的文體特征。用第一人稱“I(我)”作為敘述視角,制造出一種自述的散文語言氛圍,很容易讓讀者把“I(我)”和作者相聯系起來,而不加掩飾的內心獨白加劇了這種真實感。伍爾夫“作為一位女性,而不是作為一位忘記自己性別的女性去寫作,她的作品里充斥著這種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的性別特征”[8]。《墻上的斑點》的一個細節有所體現,“and I,not being a very vigilant housekeeper(我不是一個警惕心很高的管家①文中《墻上的斑點》中文譯文均出自[9]。[9]3)”。“housekeeper”在牛津高階詞典中解釋為“管家,尤指女性”[10]722。

“由于長期受到父權制文化的壓制,弗吉尼亞一直不敢過于直露地批評父權制社會,而常無奈地搞些文字游戲。”[3]25全篇小說雖沒有明確交代“I(我)”是女性,但給讀者的直觀印象是女性人物,這點得到廣泛認可。赫麥妮·李(Hermione Lee)的《弗吉尼亞·伍爾夫》一書中談道:“她的女性人物——《墻上的斑點》或者《一本沒有寫的小說》的敘述者,《到燈塔去》的拉姆齊夫人,常常從一份報紙或一本書的邊緣抬頭看去從而開始了思維之旅……”[11]。更有學者直接評述“她的這篇小說,沒有情節,沒有環境,除了偶爾三言兩語提到實在的物體之外,全部為第一人稱作者的囈語、白日夢”[12]。《墻上的斑點》發表于1917年,英國剛結束男性中心主義占主導地位的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不久,父權制思想還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50年前,艾米莉·勃朗特在寫《呼嘯山莊》(發表于1847年)時為了作品能得到公平的對待和減少來自社會的壓力,在寫作中還不得不采用性別模糊的筆名和選用男性敘述者。伍爾夫敢直接用“I(我)”作為敘述者,已是勇敢之舉。伍爾夫在《自己的一間屋》里也有相關論述:“對一位女性詩人和劇作家來說,在16世紀的倫敦過自由的生活就意味著精神緊張和進退兩難,而那種處境完全可能置她于死地。倘若她幸存下來的話,那么她所寫的東西,不管是什么,都會是扭曲的,變形的,是從一種勉強而又病態的想象中產生出來的……我想,毫無疑問,她的劇作不會有署名。她一定會以匿名作避難所……婦女遲至19世紀仍隱姓埋名,柯勒·貝爾(夏洛蒂·勃朗特的化名),喬治·艾略特②19世紀英國女作家瑪麗安·伊文斯使用的男性化筆名。,喬治·桑③19世紀法國女作家露西·奧朱爾·杜邦使用的男性化筆名。,她們的作品證明她們是內心沖突的犧牲品,她們尋求使用男人的名字把自己遮掩起來……她們也就向習俗表示了敬意……那習俗認為,婦女引起公眾注意是令人厭惡的。”[13]534伍爾夫使用第一人稱“I(我)”作為敘述視角,雖具有含糊性,但與19世紀女作家竭力遮掩之舉相比較,卻要進步、勇敢得多。

《墻上的斑點》中“I(我)”的獨白幾乎占滿全篇,在全文中強勢出場,表達對人生、死亡、自然和文明,對戰爭、對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等種種看法。小說中僅出現6次的男性人稱代詞“he(他)”,只分布在3次具體場景中。而這僅有的3次短暫出場,也是為伍爾夫的反父權制聲音服務的。

場景1:“he(他)”首次出場是在“幻象1”④文中的幻象編號“幻象1”等是從由“斑點”觸發而引起的幻象開始計算,不包含開篇時的潛意識幻象。中。“他”說他們搬家是因為想換一套別種式樣的家具。別致的新款家具,連同房子墻上掛的那幅艷俗貴婦“贗品”小肖像畫,都是工業文明的產物,由生產線大批量生產出來。英國工業革命后,工業文明迅猛發展,原本平靜的田園生活被打破。人也同時被異化成了物化的人,“他”一味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甚至為此不惜放棄家園。女性具有與男性截然不同的陰性文化氣質,對土地和家園有很深的眷顧,故“我”能保持冷靜,清楚地看到工業文明對人精神世界的入侵和摧殘。話不投機半句多,沒等“他”說完,“我”的思緒已經走遠了,就像坐火車一樣飛逝而去,沒留給他更多的話語權。

場景2:“幻象3”中出場的一名男性,開始假想是莎士比亞,可馬上就接著說“Shakespeare...Well,he will do as well as another.A man who sat himself solidly in an arm-chair,and looked into the fire(莎士比亞……不管是他還是別人,都行。這個人穩穩坐在扶手椅里,凝視著爐火[9]3)”。連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都是可有可無,可以隨意被替換,在此更是直接被替換成了不定代詞指示下的任意男性“a man”,此舉是伍爾夫有意消解男權的修辭處理。選取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為父權制下成功的代表人物,是同樣是作家身份的伍爾夫的經常行為。伍爾夫眼中的莎士比亞之所以能成為文學巨匠,首要原因是在他的時代,他是一位男性。伍爾夫在《自己的一間屋》中就虛構了一個莎士比亞妹妹的故事,妹妹和他一樣有才華,但注定是不幸的命運。根據互文性原理,我們可以看出伍爾夫對于父權制社會壓制女性的現狀極為不滿。聯系伍爾夫自身的成長經歷,可以更清晰地解讀其反父權制思想來源。伍爾夫的父親雖然親自教育她,可卻“遵循著那個時代習俗慣例的指令,把多得多的金錢和關注傾注給了男孩而不是女孩,以至于弗吉尼亞日后非常憤慨于全部家庭資金都用來給男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卻撇下她和姐姐范尼莎去接受父親和雜七雜八的家庭教師的仁慈施舍”[14]。伍爾夫很是感慨她的兄弟索比能上劍橋大學而她沒能夠,以至于后來成名了還一直都幽怨自稱是“沒有受過任何教育”[15]95。

場景3:“幻象4”中“退役上校”在忙完戰事后還終極一生考證“營地說”。“退役上校”是男性的典型代表,畢生追求戰爭,即使在退役后,甚至臨死前最后想到的還是“營地和箭鏃”,卻忽視了妻子和兒女。伍爾夫認為戰爭根本是父權政治體制的產物,“勛章、綬帶、學士帽、禮服長袍等只是父權社會體制異化作用的象征符號,它們明顯地起著壓抑、僵化和毀滅人性的作用。它們使男性對權勢和財富充滿渴望和貪婪,使他們為此對占有、斗爭、廝殺抱有病態的熱情。”[3]32上校終極一生的追求在“I(我)”看來是毫無價值可言的,最終“I(我)”用反復句式“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證明了什么。不,不,什么也沒有證明,什么也沒有發現”[9]6強烈地否定了男性這種對戰爭的病態熱情。

伍爾夫《墻上的斑點》中,對第一人稱“I(我)”的女性敘述者修辭設計和男女各自話語權的此消彼長的修辭處理,正是她女性主義思想的反映。在父權制社會環境中,伍爾夫通過對小說敘述視角的特殊操作,突破傳統,讓女性發言、男性失語,表達她渴求獲得平等地位的理想和努力。

2 關鍵詞“mark”修辭設計:作為敘述動力的修辭元素

The Mark on the Wall文本的形符數為3140個,作為一篇短篇小說,我們很容易能觀察到其關鍵詞是“mark”,在全文中的語用頻率為14次。利用語料庫檢索軟件Wordsmith Tools檢索小說關鍵詞,量化呈現了全文中“mark”和“wall”的出現頻率分別為“14”和“13”,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進一步檢索“mark”的搭配詞情況,可以判斷“the mark on the wall”為小說的關鍵詞組[16]。

2.1 關鍵詞“mark”符號修辭設計:從文明符號到自然符號

《墻上的斑點》是最早被譯介到我國的伍爾夫意識流作品。著名學者葉公超將該小說譯為《墻上一點痕跡》,刊發在《新月》1932年9月第4卷第1期上,并作了簡短的評論《墻上一點痕跡·譯者識》[17]。《墻上的斑點》為現通行的小說譯名。把“mark”翻譯為“斑點”,符合“mark”在牛津高階詞典詞義項中的最基本義“stain,spot,line,etc,esp one that spoils the appearance of sth(痕跡;污點;斑)”[8]906。“mark”在詞典義項中還有一個是“symbol on sth to show its origin,ownership or quality(表示來源、屬有關系或品質的標簽,標記)”[8]906。伍爾夫的ARoom of One’s Own(《自己的一間屋》)也有用到“the mark on the wall”詞組,王還的譯本把“the mark”譯為“記號”。嘗試也把《墻上的斑點》中“mark”理解為“記號”。“記號”是符號的一種,根據索緒爾的語言符號理論,符號具有能指和所指。嘗試根據每次“mark”出場即對應觸發產生的幻象物的物理屬性來區別其對應的符號屬性,可分為“文明符號”和“自然符號”(見表2),有助于更清晰地厘清伍爾夫精心安排的修辭設計的意圖。

表2 “mark”具體對應幻象的符號能指和所指

小說文本中關鍵詞組“the mark on the wall”是推動全文進展的敘述動力,在文本中觸發主人公“我”依次產生了多個幻象。每次“mark”觸發產生的幻象物不是隨意性的,隱含存在一定的邏輯性。“我”第一次看見墻上的那塊斑點時,猜它是“一只釘子留下的痕跡”。釘子是工業文明的產物,所以可以把它定義為“文明符號”;第二次“我”還是弄不清那個斑點到底是什么,又覺得“它不像是釘子留下的痕跡”,這個時候沒有確定是“自然符號”或“文明符號”,符號屬性不確定;第三次猜它可能是“一片夏天殘留下來的玫瑰花瓣”造成的,“玫瑰花瓣”具有自然屬性,是“自然符號”;第四次凸起的斑點觸發的是“它們不是墳墓,就是宿營地。在兩者之間,我倒寧愿它們是墳墓”,“墳墓”是人的自然歸宿,是“自然符號”,而“宿營地”是戰爭的顯現物,是文明發展的負面符號,歸屬于“文明符號”,二者之間,“我”選擇的是“墳墓”這個“自然符號”;第五次,“木板上的裂紋”顯然是“自然符號”;第六次謎底揭曉,墻上的“斑點”就是蝸牛,蝸牛是自然生物,是“自然符號”。

“我”對墻上的斑點的猜測形成了意識流,從最早的“nail”(釘子)到最后的snail(蝸牛),多出來的“S”是蝸牛螺旋形外殼的仿擬,同時體現“我”內心的曲折意識行為過程(見圖1),從開始的判斷是“文明符號”到不確定,中間經歷了心路選擇過程,最終多次下意識地把“墻上的記號”想象成“自然符號”。

圖1 從nail到 snail曲折意識行為過程

“我”的意識幻象經過多次曲折選擇,最終確定的是“自然符號”,反映了伍爾夫崇尚自然的生態思想。伍爾夫清楚地認識到,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使得現代人尤其是男性對“自我”身份產生了焦慮。幻象4中牧師收到了上校的來信,“覺得自己頗為重要”[9]6,為了比較不同的箭鏃需要到鄉間和本州首府作多次旅行,牧師對這種旅行樂此不疲,甚至希望營地或者墳墓的重大問題長期懸而不決。他的夫人也從中得到釋然。牧師從別人那得到了首肯,自然不會再纏著妻子,妻子才有空去“做櫻桃醬或收拾房間”[9]6。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扮演的是“家庭天使”的角色,伍爾夫的父親也“總是需要有女人同情他、奉承他、撫慰他”[18],常常需要從妻子那得到“贊美”來滿足自己的自憐心。伍爾夫很不滿父親的這一舉動,稱這為“撒謊的氣質”,在《到燈塔去》就描繪了這樣一位性格的哲學家。

工業文明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產品及衍生物,如幻象1中貴婦肖像畫贗品和新款家具;幻象2中裝著訂書工具的淺藍色罐子,還有鳥籠子、鐵裙箍、鋼滑冰鞋、安女王時代的煤斗子、彈子戲球臺、手搖風琴、珠寶;幻象5中“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規矩……星期天的午餐、星期天的散步、莊園宅第和桌布……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也是工業文明的產物。人類過度熱衷追逐這些物化的工業文明產物,必然導致異化的人生。伍爾夫清醒地認識到,和飛速而逝的人生自然狀態相比,這些原本以為重要的物質產物其實是一文不值的。伍爾夫用了幾個比擬來形象描述人“生活的飛快速度(the rapidity of life)”[9]3:

One must liken it to being blown through the Tube at fifty miles an hour—landing at the other end without a single hairpin in one’s hair![6]

一個人以一小時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鐵道,從地道口出來的時候頭發上一根發針也不剩。[9]

Shotoutatthe feetof God entirely naked![6]

光著身子被射到上帝腳下![9]

With one’s hair flying back like the tail of a race-horse.[6]

頭發飛揚,就像一匹賽馬會的跑馬尾巴。[9]2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而這“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9]3。“花了多少心血節衣縮食積蓄起來的”[9]2文明的產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終它們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全都丟失了……也遺失了……散失”[9]2。伍爾夫用一串的比喻,形象地提醒讀者在物質面前需要擁有清醒的頭腦,這無疑在今天都還具有現實意義。

女性由于具有孕育生命、哺育后代的能力,與養育萬物的自然有著天然的認同感,二者經常互為隱喻,如“大地母親”,“處女林”等。“女性親近自然是克服并幸存于男性社會的一個重要策略”[19]。自然能撫慰女性,是女性心靈的棲息地。當無法對現實、對陳規、對惠特克尊卑序列表提出非議時,“大自然忠告你說,不要為此感到惱怒,而要從中得到安慰;假如你無法得到安慰,假如你一定要破壞這一小時的平靜,那就去想想墻上的斑點吧。”[9]7伍爾夫反復提議關注“墻上的斑點(自然意象)”來打斷不愉快的思想,并用一組排比句式強勢表達“這些全是我們喜歡去想的事物”:

我喜歡去想那些像被風吹得鼓起來的旗幟一樣逆流而上的魚群;

我還喜歡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點點地壘起一座座圓頂土堆的水甲蟲。

我喜歡想象那棵樹本身的情景……

我還喜歡去想這棵樹怎樣在冬天的夜晚……[9]8

伍爾夫喜歡的“這些”全是自然。小說中還勾勒了“一個十分可愛的世界。這個世界安寧而廣闊,在曠野里盛開著鮮紅和湛藍色的花朵。這個世界里沒有教授,沒有專家,沒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這里人們可以像魚兒用鰭翅劃開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劃開世界……”[9]7這個美好世界存在的前提是“假如沒有惠特克年鑒——假如沒有尊卑序列表”[9]7。此處對“惠特克尊卑序列表”的反復強調,實際上反映了伍爾夫清醒地明白現實的殘酷;“這條思路至多不過白白浪費一些精力……誰又能對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議呢?”[9]7反映了她對女性在爭取獨立平等的道路上的艱辛的唏噓與無奈。

2.2 關鍵詞“mark”主題意象修辭設計:從雌雄同體的“蝸牛”到從雌雄同體的理想“人”

《墻上的斑點》中“斑點”意象貫穿全文,連接多個幻象合為一體。作家“獨特的區別他人的意象結構,這種結構甚至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已經出現,而且也不會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20]。確實,和意識流開山之作《墻上的斑點》一樣,伍爾夫后期大多數作品標題就是其作品的主題意象,如《雅各的房間》(Jacob’s Room,1922)的“房間”,《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年)的“燈塔”和《海浪》(The Waves,1931年)的“海浪”等。這些主題意象往往是串聯起全小說的重要線索,在表現主題思想上起關鍵性的作用。最終墻上的“斑點”的謎底是“蝸牛”。“蝸牛”意象是本文的主題意象。

“蝸牛”意象在伍爾夫以后的作品中也出現過,如《楸園雜記》、《奧蘭多》等。“蝸牛”意象對于研究伍爾夫思想是一個重要線索。眾所周知,“蝸牛”一生都背著自己的“房子”(蝸殼)到處自由行走。伍爾夫在《自己的一間屋》中用“房子”隱喻女性自由的生存空間,表達了女性對擁有獨立自由空間的渴望。

德國作家格拉斯在《蝸牛日記》中把“蝸牛”視為是“憂郁和烏托邦之間的中介”[21]。蝸牛這個特質用來描述伍爾夫恰如其分。伍爾夫是個嚴重的抑郁癥患者,最后是投河自殺的;伍爾夫也表現出其烏托邦主義的一面。她的《自己的一間屋》中描述了理想的人的形象是“雌雄同體”,“在我們每個人當中都有兩個力量在統轄著,一種是男性的,一種是女性的……正常而舒適的存在狀態,就是在這二者共同和諧地生活,從精神上進行合作之時……偉大的腦子是雌雄同體的……只有在這種融合產生之時,頭腦才變得充分肥沃,并且使用其所有功能”[11]578。在作品《奧蘭多》(Orlando:A Biography,1928)中,更是塑造了“雌雄同體”的完美代表人物奧蘭多。正如林德爾·戈登所說,在《奧蘭多》和《自己的一間屋》中,“伍爾夫玩味著關于對立性別的理想結合物的觀念”[13]267。伍爾夫認為人類只有撇開自身性別,進入一種雌雄同體的狀態,才能消除由于性別差異帶來的不公,從而實現真正的兩性和諧相處。而蝸牛正是一種雌雄同體的動物,一只蝸牛身上同時具備雄性和雌性兩種生殖器官。伍爾夫在批評父權制的同時,用雌雄同體的“蝸牛”意象隱喻建構她理想中的“人”的形象,表達了她的兩性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理想。

3 戰爭幻象修辭設計:從形態仿擬到首尾呼應

伍爾夫作品常常把對男權主義的批判與對軍國主義戰爭的控訴聯系在一起[22]。這篇小說發表的1917年,一戰的戰火正在熊熊燃燒,英國接連不斷的戰事困擾著伍爾夫。伍爾夫的“意識流”創作給人一種戰火紛飛的形態仿擬印象。“心靈接納了成千上萬個印象——瑣屑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深深地銘刻在心頭的印象,它們來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計其數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4]7

戰爭幻象占全文的絕對筆墨,不僅首尾呼應,中間還多次出現(見表3),可見戰爭幻象在伍爾夫的意識流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表3 戰爭幻象分布與整體形態

開篇的幻象是關于“戰爭”的潛意識幻象。這個幻象不是由“斑點”直接觸發,而是在第一次看到墻上的斑點時,由“火紅的炭火”引發的幻象,相似的顏色是二者轉化的橋梁。“it is an old fancy,an automatic fancy,made as a child perhaps[6](這是過去的幻覺,一種無意識的幻覺,可能是孩童時期產生的[9]1)”。根據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可見戰爭問題是“我”的內心深處最大的困擾。“騎士”身穿鐵質盔甲,顏色不可能是紅色①“紅色騎士”只是俄國童話人物個案,和“黑色騎士”、“白色騎士”稱呼無異,和這里的表述意義不同。,這里的“鮮紅的旗幟……無數紅色騎士”應該是展現一幅激戰的畫面,流血的騎士在鮮紅的戰旗指引下潮水般轉戰疆場。戰爭在“我”內心深處是充滿血腥的場景。

小說結尾“有人(somebody)”說要出去買份報紙。報紙作為文明的產物,記錄的是當下發生的有意義的事件,從“Curse this war;God damn this war!(該死的戰爭;讓這次戰爭見鬼去吧!)[9]9”這句話可見,當時的報紙整天報道的都是戰事。新聞除了戰爭還是戰爭。戰爭是文明發展的產物,同時戰爭又無情地摧毀了人類的文明成果,人類的其他生產活動都因此停滯下來。所以“不過買報紙也沒什么意思……Nothing ever happens(什么新聞都沒有)”[9]9。

伍爾夫不僅開篇用潛意識強調戰爭對“我”的深層影響,而且在結尾處呼應戰爭的危害性,中間也穿插了若干戰爭幻象加強修辭效果。如幻象3中,“我”不是一個警惕心很高的管家,造成壁爐上的塵土,這樣的“塵土”成為與特洛伊遺址連接的橋梁。特洛伊城因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而聞名。伍爾夫對特洛伊文明十分了解和欣賞。特洛伊城址的文化堆積分作9層,特洛伊戰爭的年代在公元前1250年~前1000年的第7層,歷經了第8、第9層后,終于在公元4世紀,特洛伊城最終湮沒。所以伍爾夫說“這樣的塵土把特洛伊城嚴嚴實實地埋了三層”[9]3。曾經有著輝煌發展歷史的城市,在歷經戰爭摧殘和時間流逝后,最終消失在戰爭硝煙和歷史塵土中。伍爾夫以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為例展示戰爭的巨大破壞性,曾經苦心積慮建設起來的文明城市最終留下的只是一些文明碎片——“只有一些罐子的碎片”[9]3。

伍爾夫眼中的戰爭是“破壞、死亡、喪失理智和毀滅文化”[3]54,是父權政治體制的產物,伍爾夫在她后來的作品《三枚舊金幣》中更是直接指出男性具有占有和侵略的本能,是導致戰爭的根本原因。正如前所述的幻象4中“我”對“退役上校”畢生追求戰爭的質問和回答“它到底證明了什么?什么也沒有證明,什么也沒有發現”,伍爾夫用堅定的否定話語表達了對男性熱衷戰爭的控訴。

4 結語

伍爾夫作為“女性話語”的先驅者,寫作是她爭取“女性話語”權的一貫手段。《墻上的斑點》作為伍爾夫的第一篇意識流小說,其意識流寫作手法的光輝往往掩蓋了隱含其中的“女性話語”精巧的修辭設計。當今社會仍然普遍存在性別歧視、戰爭及生態危機等諸多問題,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值得大家進一步關注。

[1]弗吉尼亞·伍爾夫文集[M].瞿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178.

[2]黃梅.現代主義浪潮下:英國小說研究(1914-1945)[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57.

[3]吳慶宏.弗吉尼亞·伍爾夫與女權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弗吉尼亞·伍爾夫.論小說與小說家[M].瞿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5]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M].付禮軍,譯.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80.

[6]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the Twentieth Century:volume 2[M].7th ed.New York:W.W.Norton& Company,Inc.,2000.

[7]弗吉尼亞·伍爾夫.論現代小說[C]//李乃坤.伍爾夫作品精粹.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335.

[8]莫尼克·納唐.布盧姆斯伯里[C]//瞿世鏡.伍爾夫研究.張小魯,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202.

[9]弗吉尼亞·伍爾夫.墻上的斑點: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M].黃梅,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10]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增補本[M].李北達,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1]HERMIONE L.Virginia Woolf[M].New York:Alf red A.Knopf,Inc.,1998:398.

[12]易曉明.西方現代主義小說導論[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126.

[13]弗吉尼亞·伍爾夫.自己的一間屋[M]//喬繼堂.伍爾芙隨筆全集.石云龍,劉炳善,李寄,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31.

[14]Jean Moorcraft Wilson.Virginia Woolf:Life and London[M].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87.

[15]林德爾·戈登.弗吉尼亞·伍爾夫:一個作家的生命歷程[M].伍厚愷,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6]趙振國.《墻上的斑點》的語料庫檢索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2):131-133.

[17]高奮,魯彥.近20年國內弗吉尼亞·伍爾夫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4(5):36.

[18]Jeanne Schulkind.Virginia Woolf:Moments of Being:Unpublished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125.

[19]Warren Karen J.Ecofeminist Philosophy: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M].Maryland: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0:195.

[20]諾思洛普·弗萊.批評之路[M].王逢振,秦明利,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7.

[21]魏育青.在憂郁與烏托邦之間徘徊:論格拉斯的《蝸牛日記》[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20.

[22]林樹明.戰爭陰影下掙扎的弗·伍爾夫[J].外國文學評論,1996(3):67.

猜你喜歡
符號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號的由來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變符號
倍圖的全符號點控制數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pqr階Cayley圖的符號星控制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国产99精品视频|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女人网| 免费毛片a| 国产偷倩视频| 日本影院一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色综合五月婷婷| 婷婷亚洲最大|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xx| 天天综合亚洲| 91青青草视频|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在线99视频|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欧美午夜小视频|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88av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婷婷午夜天|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高清资源|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亚洲视频无码| 欧美亚洲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