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翠華
據報道,糖尿病患者中有35%的患者最終發展為糖尿病腎病[1]。近年來研究認為,慢性炎癥與2型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密切關系,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反應炎癥急性時相的最敏感的指標,因此,我們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收治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hsCRP水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收治的98例老年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齡60~87歲,平均(70.1±5.3)歲,病程(10.5±4.5)年。依據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將患者分為:正常白蛋白尿組37例,微量白蛋白尿組35例、臨床白蛋白尿組26例;另選40例60歲以上的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所有T2DM患者的臨床診斷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要求[2],排除急、慢性感染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的腎臟疾病患者。
1.2 方法 測定所有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血壓、身高和體質量指數(BMI)。使用日立71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患者和健康體檢者的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肌酐(Cr)和血清hsCRP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分析用方差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表1 各組一般情況比較
2.1 一般情況比較 各組年齡、性別和體質量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T2DM的3組之間病程長短隨著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組FBG、TG、TC、Cr和hsCRP指標比較 糖尿病各組FBG、TG、TC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hsCRP及血清Cr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并且隨著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糖尿病腎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并不罕見,預后非常差,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并發癥之一。目前,許多研究證實,在T2DM的發病過程中存在著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炎癥因子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媒介作用[3-4]。炎癥因子參與體內氧化應激反應、免疫作用、脂肪內分泌作用,最終引起部分胰島β細胞結構破壞和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T2DM的形成。
當機體發生組織損傷或受到微生物入侵等炎癥性刺激時,肝細胞迅速合成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即hsCRP,hsCRP的水平可以反應炎癥的嚴重程度,hsCRP的水平越高炎癥反應越嚴重,但隨著病變消退和疾病的恢復,hsCRP可降至正常水平。因此,hsCRP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包括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病程檢測及預后判斷等。近年來,關于hsCRP在2型糖尿病腎臟損傷中的作用的研究越來越多。Juan等[5]學者的研究顯示,hsCRP水平與T2DM的尿白蛋白定量(UAE)密切相關。Bakris[6]的研究也顯示,尿白蛋白排出量與hsCRP的含量有關。本文依據T2DM患者尿蛋白排出量水平的不同將患者分為正常白蛋白尿組、微量白蛋白尿組和臨床白蛋白尿組,各組hsCRP水平分別與對照組比較,發現各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比對照組高,并且hsCRP水平隨著尿蛋白排出量的增加而升高,提示hsCRP與DN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表2 各組hsCRP及其他指標比較
DN的發生與T2DM患者的病程長短、血糖及血壓的控制、血脂的代謝等多種因素有關。本研究中發現患者病程、血清Cr水平與DN的嚴重程度相關。可見,DN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綜合因素造成的。hsCRP作為DN的危險因素之一,其在患者體內的變化情況,對DN的早期診斷和腎功能減退的預測有一定臨床意義。
[1]佟之復,李寧華,苗俊梅,等.2型糖尿病腎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1,21(3):241.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26.
[3]莊文翔,申志祥,張鵬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相關性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09,23(4):296-298.
[4]李亞芙,安娜.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意義[J].當代醫學,2009,15(33):100-101.
[5]Juan FN,Carmen M,Manuel M,et al.Inflammatory parameter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albumi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m J Kidney Dis,2003,42(1):53-61.
[6]Bakris GL.Clinical importance of microalbuminuria i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J].Curr Hypertens Rep,2004,6(5):3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