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黎陽
目前在臨床上,產科常見且為其特有的并發癥中就包含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該病會引起孕產婦以及圍生兒出現死亡率增加的現象。現階段在我國曾報道過說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大約在9%左右,而在國外該病的發病率大約在7%~12%之間。最近幾年以來,怎樣能夠使該病對孕產婦以及胎兒的威脅最大限度降低,已經收到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1]。在本次研究中,我們抽取在我院就診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患者病例64例,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并對兩組的護理情況以及患者的病情好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以下為本次研究的結果報告。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病例均為在2010~2011年這段時間內我院收治的,這64例患者的年齡在26~39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在32歲左右,患者的自然資料不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在妊娠之前均不存在高血壓病史,而且經檢查已經對腎源性高血壓以及原發性高血壓進行了排除,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認知障礙,所有患者在開展護理之前都由本院的相關檢查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予以確診。內容有:妊娠知識、孕婦的生理以及心理保健、在母體內胎兒的發育過程以及分娩程序等,將怎樣對本病病情加重現象進行避免,如何使此病對母嬰傷害得到降低的防控措施等向患者進行介紹。(2)心理護理。目前優生優育知識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父母都希望能夠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因此會對因疾病用藥而導致胎兒發育不正常或者是出現畸形的現象產生強烈的擔心這就會導致產婦容易出現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一系列復雜且矛盾的一些負性心理[2]。針對這種現象,護理人員應展開心理干預護理[3],主要做到以下幾點:(1)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一起針對孕期自我保健的一些方法進行討論,讓患者可以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治療,使健康妊娠與分娩能夠得到保證。(2)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的一些問題,要將由于使用某些藥物所導致的不適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解釋,使患者得以消除其顧慮。(3)為了使醫療糾紛得以減少或者是避免,要將妊娠高血壓病情的嚴重性向家屬進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以及尿蛋白量的對比結果

表2 兩組患者子癇、胎兒窘迫以及宮縮乏力的發生率統計結果[n(%)]
1.2 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在2010~2011年這一段時間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64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32例,一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作為對照組,另一組采用護理干預措施作為觀察組,對兩組患者的血壓、尿蛋白、水腫情況以及妊娠結局進行比較分析,并進行匯總,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護理干預結果進行評價分析。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平均脈動壓;患者的尿蛋白的變化;水腫程度;妊娠結局,主要包括生產后的出血量、子癇、胎兒窘迫以及宮縮乏力等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展開護理后,對患者的血壓,尿蛋白以及水腫情況比較,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水腫減輕的狀況基本相同,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對于患者的血壓而言,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以及尿蛋白等均要比對照組低。詳見表1。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情況比較結果為:在產后的2小時內觀察組患者的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對于發生子癇、胎兒窘迫以及宮縮乏力而言,觀察組的發生率要顯著低于對照組,但是不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可能是由于本組研究的例數相對較少有關。詳見表2。
主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1)健康宣教。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定期進行產前的常規檢查以及健康宣傳教育,主要的教育行清楚交待,但是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回避,在對病情予以交待的同時還要對家屬的心理疏導予以注意,讓家屬能夠對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予以配合。(3)癥狀觀察護理。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特別要對呼吸、血壓以及尿量的變化予以注意。巡視病房次數要增加,要對患者主訴予以重視,若是患者出現眼花、頭痛、嘔吐、惡心以及胸悶等癥狀時,要及時向醫生報告,并做好急救準備[4]。
綜上所述,只要能夠做到按照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一些發展規律,做到早發現以及早治療,是完全能夠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進行預防以及治療的,在與患者長時間的接觸中護士要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一些病情變化進行觀察,讓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早期護理干預,使醫療護理質量得以提高。
[1]邵衛紅,邵建芳,劉云,等.27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胸腹水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24(31):358-359.
[2]許頂立,余艷紅.妊娠高血壓的診斷和抗高血壓治療[J].中華心血管疾病雜志,2009,31(10):795-797.
[3]劉梅.舒適護理在妊高癥產婦圍產期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27):132.
[4]任朝芝.妊高癥產婦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四川醫學,2009,30(27):1169-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