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鸝
組織結構變革在現代組織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傳統理念下企業組織結構面臨著無法滿足當今瞬息萬變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為了提高企業對于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創新理念下的企業組織結構變革不僅僅是選擇,更是必然選項。
企業沒有完整可依的規章制度,完全憑管理人員自己的主觀意愿開展工作,人員分工不明確,工作沒有具體流程,分工不清楚,責任不明晰,這樣就會造成企業運行沒有秩序,員工工作積極性低,辦事效率低下,進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造成極大資源浪費。
企業中存在著一些官僚思想比較嚴重的行政管理干部,忽視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和企業行政管理的特點,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把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完全獨立于其他各個部門,這樣就會極大浪費企業資源,降低企業工作效率,嚴重影響企業的長遠建設和發展。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對企業本身的業務不了解、不關心、不熟悉,管理時往往脫離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布一些根本無法推行和實施的規章制度,引起其他部門對行政管理部門的反感和排斥。于是造成其他部門盡量減少與行政管理部門的交流,而行政管理部門也相應減少開展對其他部門的各類相關工作。一方面行政管理脫離了實際,就不能制定正確的政策,另一方面,其他部門更加排斥行政管理,減少了行政管理部門了解信息的機會。
以上兩種弊端對于企業目標的實現都形成了很大的障礙。企業行政管理的目標和實質都在于為企業實現其戰略發展目標而服務,為企業的各個部門和企業員工服務,而絕對不能本末倒置,不然就會大大降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損害企業的利益。
對于企業而言,擴大控制幅度和減少中間層次都會使得組織結構呈現扁平的變化,使組織的管理決策層更貼近執行操作層,我們把這種變化后的組織結構稱為“扁平化”組織結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管理者有能力處理管理幅度大大增加后指數化增長的信息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可以說,是強大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支撐起了整個扁平化的網絡式組織結構,信息傳遞的速度和失真度無限趨近于零,使得整個企業的組織管理處于高效的運作狀態。
企業組織機構扁平化的實現,意味著減少管理層級,而大大增加每一層上的管理幅度,這就要求企業在管理模式方面有相應的改變,將傳統的職能管理模式改革為流程化管理模式。重視各個職能的管理和控制是職能管理最重要的特點,每個職能部門往往只關注本部門的智能的完成程度,對整個部門實行垂直的管理控制,部門之間一般缺少完整而有機的聯系;而流程管理的目標是整個企業的戰略目標,以顧客需求和市場占有率為導向,整個企業的運營行為是一個總流程,而其他眾多的部門行為是這個總流程下的流程集合。組織結構扁平化,就是通過破除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聳的組織結構,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管理層次與環節,增加橫向的管理幅度,裁減冗余人員來建立一種緊湊的橫向組織,達到使組織變得更加靈活、敏捷和富有彈性的目的。
柔性化指組織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把不同領域的人才、技術和設備等資源迅速地集中于一個以任務為導向的動態組合團體之中,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伴隨任務的產生,團隊開始形成;伴隨任務的完成,團隊自動解散。具體說,柔性化的組織結構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控制,主要通過高層次控制實現總體目的,實現對組織活動和人員的高層次調節;二是移動,主要是對環境、技術和顧客需求具有敏感性和靈活性,并做出反應。
柔性化趨勢通常表現為臨時團隊、工作團隊、項目小組等形式。所謂“團隊”,就是讓員工打破原有的部門界限,繞過原來的中間層次直接面對顧客和向公司總體目標負責,從而以群體和協作優勢贏得競爭主導地位。臨時性,往往是為了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而將有關部門的人員組織起來的“突擊隊”,通常等問題解決后,團隊即告解散。這種形式是對那種等級分明、層次多、官僚主義組織的強烈沖擊。
這種動態的、跨職能的團隊組織運行方式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組織運行的部門間的界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組織分工過細、溝通不暢、決策遲緩、環境適應性差的不足,具有靈活機動、反應快捷、博采眾長、集合優勢、適應多樣性需求、管理高效等優點。柔性化的組織結構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夠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推動組織結構進一步扁平化。組織運行柔性化靈活便捷,富有彈性,使企業的組織既有利于創造、革新,又能在不斷磨合中加強控制向心力,它還可以提高員工創造力,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使決策權高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嚴重制約了企業組織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型組織是指一些相互獨立的業務過程或企業等多個伙伴以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依靠高度發達的網絡將供應企業、生產企業、消費者甚至競爭對手等獨立的企業連接而組成的暫時性聯盟,而每一個伙伴各自在設計、制造、分銷等領域為聯盟貢獻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聯合起來實現知識、技能共享和業務運行成本分擔,以把握快速變化的市場機遇。網絡型組織能夠更有效地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員工才能的發揮,體現了“分散經營,集中控制”的管理原則。網絡型組織注重以知識型專家為主的信息型組織,通過搭建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統來傳達指令,以較多的橫向協調關系來取代較多的縱向命令,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和組織的靈活性。這樣的組織結構,在對下屬公司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下屬公司的主觀性和創造性。
網絡組織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核心層,主要包括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由總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二是組織的立體網絡,根據產品、地區、研究和經營業務的管理需要而形成,這一立體網絡是柔性的組織,隨著市場、客戶、項目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契約關系是機構之間的連接紐帶。由此看來,網絡型組織突破了傳統企業組織之間的有形界限,在僅僅保留其最關鍵的功能的基礎上,而將實體企業的其它功能虛擬化,目的在于共享技術,共擔風險,聯合開發。
創新理念下的企業組織結構設計在肯定企業組織穩定的前提下,更加強調結構的應變性,將“權變”的思想滲入企業組織設計當中,以期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實現市場、技術、組織三者之間最適宜的匹配,從而釋放出最佳效益,來提高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