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教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暨理事工作會
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日前,黑龍江省高教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暨理事工作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提高質量與高教綜合改革”。
會上,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永洲作了重要講話。中國高教學會周遠清會長蒞臨大會并作了主旨學術報告。在“校長論壇”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周玉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院士等9名高校書記、校長,圍繞會議主題作了發言。此次代表大會還順利完成了學會換屆選舉,選舉產生了學會第六屆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等。會議還討論了《黑龍江省高教學會第五屆理事工作報告》和《黑龍江省高教學會章程》(征求意見稿),會員代表們一致表示,希望學會在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繼續堅持學術年會制度,拓展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實現民主辦會,充分發揮理事會的作用。
黑龍江大學與哈爾濱市香坊區政府簽訂
《共建文化發展研究基地協議》
日前,黑龍江大學與哈爾濱市香坊區決定,以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和香坊區文體局為主體,建立文化發展研究基地。此次與香坊區政府的合作內容主要包括香坊區近現代工業遺產資源調查及其保護利用研究,香坊區歷史沿革梳理以及文化產業研究與發展規劃。
目前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問題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研究較為薄弱,缺乏大規模的專門調查,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和各地皆十分重視。此次合作將首開國內高校與地方政府進行工業遺產保護研究的先例,其更高的目標則是立足工業遺產保護,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這次合作以黑龍江大學考古學專業為主,在國內考古學界首次系統進行近代工業遺產調查,拓展了考古學專業實踐教學領域,為培養應用型人才開辟了一條新路。
黑龍江省政府通報2011年普通高等
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狀況
日前,黑龍江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1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據介紹,選擇在2012年高考剛剛結束之際發布,也是為廣大高考考生選擇專業和院校、填報志愿提供參考。
黑龍江省現有普通高等學校81所(其中本科院校36所、高職高專45所),研究生培養單位25個。目前,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為769 027人。其中,研究生57 829人,本科生489 682人,高職高專生221 516人。
2011年黑龍江省共有高校畢業生208 743人,比2010年同期增加9.6%,其中畢業研究生15 907人、本科畢業生106 069人、高職高專畢業生86 767人。截至2011年9月1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2.75%,同比增長1.1%,其中研究生初次就業率為88.59%(靈活就業率為6.49%,合同制就業率為3.31%);本科畢業生為84.27%(靈活就業率為6.99%,合同制就業率為17.75%);高職高專畢業生為79.81%(靈活就業率為0.69%,合同制就業率為50.72%)。
截至2011年9月1日,黑龍江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已經連續8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圓滿完成了201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未就業大學畢業生
培養計劃”首批學員結業式
近日,“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培養計劃”首批學員結業式在東北農業大學舉行。這標志著由我省培訓的首批250名新疆阿勒泰地區學員已經圓滿完成了學業,即將回到家鄉。
據悉,阿勒泰地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北部,屬典型的少數民族邊境地區,長期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群眾擇業觀念等因素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2002年以來,全地區共有1 798名普通全日制高校畢業生未實現就業。
從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為積極響應國家“對口援疆”號召,黑龍江省共對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總計468名的普通高校畢業大學生及雙語特崗教師。選定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和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6所優秀院校承擔學生培養任務。
據介紹,由于學員所受就業崗前培訓有別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6所委培院校分別結合這一特點及培訓目標要求,在教學管理和學員培養模式設置上都提前做足了功課,以突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業余活動“三位一體”的培訓方式,針對學員漢語學習的需求開設了大學語文、基礎寫作、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等課程,針對學員提升基層公務員能力的需求開設了行政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心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社會調查與方法、領導科學與藝術等課程,針對學員拓展知識面的需求開設了中國思想史、法律基礎等課程。
哈爾濱市教育系統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工作動員會
近日,哈爾濱市教育局召開全市教育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會,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精神,部署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創城”工作,動員全系統各方面力量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到“創城”工作中。
教育局領導強調,要突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建立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積極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努力培養廣大未成年人遵守規則意識、文明禮貌意識、服務社會意識、保護環境意識、勤儉節約意識和助人為樂意識。
據悉,教育作為一個城市重要的民生事業,承擔著“創城”測評指標體系中多項重要工作,并且中央文明辦還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結果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前置條件,可以說,教育系統在“創城”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興安嶺地區縣區高中今年全部取消擇校生
大興安嶺地區中考招生方案出臺,繼2010年新林區、2011年呼中區、塔河縣取消高中擇校生后,2012年呼瑪縣、漠河縣也取消擇校生,這樣,大興安嶺地區5所縣區全部高中取消擇校生,同時地直的實驗中學、高級中學的擇校生比例也從23%下降到20%。在近幾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大興安嶺地區擇校生比例已從2010年的23%下降到2012年的8.7%。取消擇校生,不僅減輕了許多家庭的負擔,也更好地體現了教育的公平與公益性。今后,大興安嶺各縣區將要進一步加大對高中的教育投入,完善經費保障,加強管理,提升質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實現高中教育優質化。
(特約通訊員 王怡敏)
哈爾濱市召開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
近日,哈爾濱市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在呼蘭區利民二中召開。
此次現場會上,利民二中、順邁小學分別展示了課改成果。兩校課堂全部開放,活躍的課堂氣氛、有效的學習方式、精彩的學生展示,讓與會者看到了激情四射的魅力課堂。利民二中構建“352課堂教學模式”和順邁小學“三段五步”教學法,兩種模式所體現的核心都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以“導學提綱”“學案”為學習載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無論是“352課堂教學模式”,還是“三段五步”教學法都符合新一輪國家新課程改革方針,均符合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和教育本身的規律,符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是行之有效的經驗,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對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哈爾濱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整體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牡丹江市召開校園安全保衛
工作會議
近日,牡丹江市公安局、教育局聯合召開全市校園安全保衛工作會議。
據悉,為全面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切實維護學校內部安全及周邊環境秩序,推進“平安校園”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省教育廳、省公安廳決定在全省中小學建立統一模式和標準要求的校園警務室。目前牡丹江市已初步建立了6個試點校園警務室,校園警務室建設工作正全面鋪開。并初步構建了校警、協警、保安員、保干“四位一體”的校園安全保衛工作新格局。校園安保力量不斷壯大,牡丹江市為市直34所中小學、幼兒園編配了69名校警;工作機制不斷規范,建立完善了校園安保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出臺了《校園安全保衛工作手冊》;安保工作基礎不斷夯實,購置非殺傷性警務裝備1 000多件,完成安裝校內監控2 100多個監控點;實戰效果不斷提升,全市共取締校園周邊違章攤點45處,查處黑校車33輛次。
孫吳縣教育系統以會代訓加強新聞宣傳工作
日前,孫吳縣教育體育局召開全縣教育信息工作會議,表彰獎勵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總結、布置新聞宣傳工作,開展通訊員新聞寫作培訓,通過以會代訓提高通訊員業務能力,進一步加強新聞宣傳工作。
近年來,孫吳縣教育體育局通過加強通訊員隊伍建設、完善組織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強教育信息工作,使全縣教育宣傳工作全面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發展輿論氛圍。教育體育局由教育信息中心牽頭組織,建立新聞宣傳工作制度,并按照考評標準對基層學校新聞宣傳工作進行考評總結,每年召開信息工作會議對新聞宣傳工作進行總結和部署,通過表彰獎勵先進帶動整個教育系統的新聞宣傳工作,加大對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而且,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開展通訊員培訓,通過新聞寫作知識講座、優秀通訊員經驗交流等方法,提高通訊員的寫作水平。目前,全縣所有學校都配有兼職通訊員,為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約通訊員 謝汝清)
訥河市送教入鄉校助力春滿園
2012年5月28、29兩日,訥河市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進修校校長劉政軍參加,對拉哈、二克淺兩個鄉鎮進行了送教研討活動。本次送教活動分三個階段,即籌備——送教——反思。籌備階段歷時兩周,教研部門全體教研員從歷次教科研活動中選拔了優秀教師,然后深入學校聽課、指導。送教階段歷時兩天,分三步進行,送教——聽教——交流,即送教教師上示范課,受教學校教師上匯報課,教研員同學科教師互動交流研討。
本次活動體現了三大特點:常態性、全面性、深入性。常態性:本次送教的課要求都是適合農村的常態課,盡量不用多媒體教學,體現實用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受教的年級一至九年,課程涵蓋所有學科,不留死角,共培訓教師100余人。深入性:深入鄉校,不但送課,還送方法。尤其是沒有專職教師的學科,教研員和送教的優秀教師提出中肯的教學建議。
本次活動獲得了受教學校領導及教師的一致好評,達到了助力教學的預期效果。
哈爾濱市南崗區開展“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進程,哈爾濱市南崗區教育局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了“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使每天鍛煉一小時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的校園群體活動格局。
哈爾濱市南崗區教育局為扎實有效地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從2012年2月開始,相繼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了以“讓每一位學生享受陽光、享受運動、享受健康”為主題的陽光體育運動、“陽光體育”自主創編操評比和“陽光體育運動”示范校園評選等活動。要求全區各中小學校提高認識、細化責任、規范管理、抓好落實,對于不執行國家課程計劃、不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學校,實行年終辦學水平評估“一票否決”,取消校長和主管校長當年評優資格,并在全區通報批評。
通過活動的開展和學校、社區、家庭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五個一”(建立一個體育愛好;掌握一種體育技能;每天步行一千米;每日與家長做一次體育運動;每月與家長到大自然中進行一次戶外體育運動)的良好工作局面。全區中小學生養成了堅持“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去充分“享受陽光、享受運動、享受健康”的良好習慣,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