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本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課。]
思鄉情是亙古不變的話題,琦君作為一名臺灣作家,思鄉情深深困擾著她。《春酒》介紹了作者故鄉過年的風俗,以兒童的視角觀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語言寫出了對童年、對母親、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傊洞壕啤肥且黄馁|兼美卻與學生有一定距離的文章,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語文課要充滿“語文味”,關鍵在于教學立意的明確得當。為此我進行了如下教學目標的設定。
學習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能夠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對童年的懷念以及對鄉情、民俗的懷念。
教學重點:感受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難點:把思鄉之情具體化為對童年的懷念,對母親的懷念,對民風民俗的懷念。
教學方法:反復在朗讀中品味、交流、探究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幻燈片。配樂朗誦曲目。
教學流程:
一、檢查預習
落幕稀罕健脾 枸杞薏仁家醅 門檻 斟酒
煨燉酬謝炮制 挑剔
這其中“醅”字應在幻燈片上重點放大、突出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創設情境
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年時的風俗,教師利用幻燈片播放各地過年的風俗,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創設一種濃濃的氛圍。從而進入第一板塊的學習。
第一板塊——琦君邀您喝春酒,馥郁芬芳溢滿唇
主問題一:春酒好喝嗎?我愛喝嗎?
活動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設計目的:讓學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
教學預設:
1.材料好,有黑棗、荔枝、桂圓等8樣。
2.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針對學生出現的這個答案,可以引導學生品析句子的表達效果,可抓關鍵詞“鼓鼓的”或者比喻的修辭手法都可以。
3.沒等母親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 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4.我端著、聞著春酒,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ㄕf是酒仙真的讓我們感覺到我因為喝酒而快樂,因為喝酒而飄飄然,因為喝酒而陶醉的那種感覺。)
追問:童年時候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
調皮、可愛、貪吃、純真、幸福的小女孩。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
第二板塊——酒不醉人人自醉,尋親不覺醉鄉里
主問題二:再次閱讀文章,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設計目的:感悟美好的母性,道地的家鄉味,淳樸的民風。
教學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春酒,還有對母親,對童年,對故鄉親友以及對故鄉淳樸民風的懷念。
1.如果學生再次談到對童年的懷念。
通過上一板塊對小女孩的形象分析,學生已經能感受到童年的我因為有了春酒而感到無比快樂,此處就不用再贅述了。
2.如果談到追思母親,就設計一個活動。目的是: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3. 如果老師想把文中描寫母親的許多細節拍攝成一個個特寫鏡頭,你最想選擇哪個細節?為什么?(提示:知道人物的特寫鏡頭怎么拍嗎?提示人物的特寫鏡頭往往要關注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梢宰プ”憩F這些特點的詞語。同桌交流。)
聰明能干——母親釀的酒最好喝。
熱情好客——讓出花廳、捧酒助興、分給別人吃自己不吃等。
淳樸賢惠——得到別人夸獎,臉紅紅的。
溫柔慈愛——對我善意的提醒。
教師小結:所以我們剛剛通過這幾個細節的拍攝,發現了母親身上的那種勤勞善良、溫柔慈愛、質樸賢淑,這其實正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 。
教學預設:如果學生談到懷念家鄉淳樸的民風。
設計活動:可以讓學生找找民風的淳樸體現在哪里。
1.家家戶戶輪流邀喝春酒。
2.我在每個人的懷里靠一下,點一下酒。舔一舔。
3.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會首請大家喝會酒。
4.母親從不上會,但很樂意把花廳借給大家請客。
5.阿標叔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亮的。(阿標叔是鄉鄰的代表, 所有的鄉鄰都像阿標叔那樣,鄰里之間是那樣的和諧、淳樸。)
教學預設:如果學生直接談到思念故鄉。
追問:那是一個怎樣的故鄉, 為什么值得作者那樣思念呢?
引導學生關注故鄉的人和事。依然可以回到上述對故鄉的母親以及童年的快樂和對淳樸民風的懷念上。
教師總結:這杯思鄉酒,蕩漾著我兒時純真的童趣;散發著母性溫柔的光芒;流淌著鄉鄰間樸實的情意。這些蘊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滿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啊。它承載了琦君對故鄉最溫情的懷念。光陰荏苒,她還能品嘗到這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嗎?
教師出示補充資料:(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深層理解這種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琦君1917年生于溫州,12歲隨家遷居杭州,1949年遷至臺灣,后定居美國。自去臺灣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沒有回過溫州。她在相思中深情地說:“來到臺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著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齡的琦君永遠擱下了那支生花妙筆。臨終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著:“我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啊……”是啊,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故鄉正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吶。讓我們帶著這份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傷來齊讀結尾。
(齊讀)對故土的眷戀,是縈繞在作者心中一份難以割舍的故鄉情結。
第三板塊:醉翁之意不在酒,點點滴滴是鄉愁
主問題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這些詩句都表達了游子的思鄉之情,你還知道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詩表達了游子的思鄉之情?
設計目的:給學生發揮的舞臺,讓學生通過尋找思想之人、思鄉之情、尋找思鄉之句,理解思鄉之情。
思鄉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是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憂思,是余光中隔著一彎淺淺海峽的呼喚,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樹”。從古至今,多少人為謀生存圖發展,背井離鄉,羈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遠,生育自己的故土總是像影子一樣緊緊相隨,讓人魂牽夢繞,這都是緣于那份深沉的故鄉情結啊。故鄉情結成了具有強烈凝聚力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三、板書設計
春酒
琦君
懷念童年 懷念母親懷念故鄉 懷念民風民俗
四、作業設計
1.像琦君用《春酒》將無盡的鄉情流露出來一樣,也請你寫一段文字送給自己,或者以此紀念遠去的童年,或者借以表達對家、對親情的眷戀。
2.推薦閱讀琦君的《桂花雨》,或者可以選擇表達思鄉情的作品推薦給其他同學。
五、設計亮點
在閱讀教學中“主問題”教學設計如仙葩奇苑熠熠生輝。本課教學的3個主問題設計有利于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培養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品析能力。另外,本課的“琦君邀您喝春酒,馥郁芬芳溢滿唇 ”“酒不醉人人自醉,尋親不覺醉鄉里”“醉翁之意不在酒,點點滴滴是鄉愁”3個板塊的教學設計環節清晰,同時也吻合本課濃濃的思鄉氛圍。
E-mail:hit790205@163.com
編輯/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