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剛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0216)
專業基礎課程的設計與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新課程體系建設最重要的任務和課程系統的核心步驟之一,更是課程體系的基礎。因此此類課程的構架設計既是課程建設基礎,又成為影響整個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成效的關鍵環節。
由于學科體制慣性與沿用,目前的課程教學邏輯體系乃至教材本身,存在共性的認知邏輯學科化問題,這也是過程導向課程體系建立過程中突出的共性問題。在難以抽象出典型的工作過程導向,構建基礎課程時(多數入門專業基礎課程均要面對此問題),課程的設計構架依然回到學科化邏輯,亦即:物流是什么-物流的歷史-物流的內容-物流的作用-物流的特征……。于是,物流與職業的關系被忽略,物流的職業需求與要求被忽略,物流的職業與專業邏輯被忽略,物流與能力的關系被忽略!而上述內容正是專業基礎課程必須要解決的教學內容核心,是最重要的基礎認知要務。
物流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實踐性特別強,以上共性問題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表現更為突出。所以物流專業基礎課程的設計者,首先必須考慮作為本專業核心基礎課程設置的目的:
即專業基礎學習首先是“職業”學習。因為專業來自眾多職業,而職業來自企業眾多崗位。企業崗位根據企業生產需求設置,企業生產需求又源于市場與客戶要求。故此學生專業學習與教育、專業意識建立與培養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職業意識與認知的基礎之上。搞清職業教育、職業意識培養與專業學習的關系,并把職業認知與職業意識貫穿于專業學習全過程,才能使學生專業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方法得當;才能把職業能力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才能在本專業學習過程中,獲得專業綜合的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建立這種專業學習意識,并在此基礎上進入專業學習,可以為今后專業學習的深入指明方向、奠定基礎。應該明確,專業基礎課程是針對全無實踐經驗的新學生,回答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以及如何評價的問題(而非簡單的專業基礎知識)。
(1)企業需求,職業需求、專業需求;
(2)認知邏輯正確;
(3)教學資源保證:師資等;
(4)符合國家職業標準;
(5)實踐條件匹配;
(6)適應學生狀況;
(7)滿足課程體系要求;
(8)適應體制要求。
(1)遵循國家高職教育改革方針:強調通過系統化實踐過程教學;
(2)符合示范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的課程建設要求;
(3)內容上: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與通用專業能力;
(4)具有本專業的特點符合行業規律:寬口徑滿足行業要求與就業市場環境(國內中小企業);
(5)以實踐為主線,適應現有教學環境:學校,師資,學生素質,實踐資源;
(6)在現有的教材體系下創編綜合性系統教程;
(7)內容與改革過程穩步過渡同時保持遞進與內容組合的柔性;
(8)考評與控制體系的設計 適應現有管理機制;
(9)學生主體化。
對于上述問題符合學生認知流程習慣的合理邏輯問題是:了解職業學習邏輯:職業實踐活動如何與物流關聯?物流的實踐效用是什么?物流如何做?物流如何做好?做好物流需要知道什么物流知識?需要什么物流技能?做好物流需要什么綜合職業能力?以此為認知主線的課程邏輯見下文。
由企業-生成崗位-崗位群形成職業-職業群產生通用職業能力要求-產生能力培養的-專業-物流專業服務于-市場需求-供應采購-系統作業-輔助作業-作業管理-綜合實訓
(1)職業任職部分:了解企業-認識崗位-認識職業-熟悉職業要求-核心職業能力-專業技能;
(2)專業基礎部分:專業-市場需求-(專業內容)供應采購-系統作業-輔助作業-作業管理-綜合實訓;
(3)全過程的融合-專業能力與素質。
課程單元設計亦應符合實踐—理論—再實踐—意識提升—應用反饋的認知邏輯,如圖1所示。

把課程納入企業活動基本邏輯規律,結合學生熟悉的思維邏輯才會強化學習動因。其內容要以多數學生可接收并夠用為基本標準。故而在設計實踐之中應當注意以下要點:
(1)認知內容滿足專業意識與素質基礎要求即可:如物流基礎課的能力標準為初級職業核心能力;采購專業能力為采購流程主要環節作業流程要求。以能夠把主要專業流程或工作任務系統聯程即可,更深入的專業內容留給后續專業課程。
(2)教學方式要更重視導入的案例或情景的邏輯連貫性,案例之間有關聯最好,比如以一個企業完整的運營流程貫穿始終,學生更易接受。
(3)用學生熟悉的案例包括生活案例的導入,借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用學生給家長買醬油的過程導入物流概念,遠比用學生毫無意識的UPS案例效果好。大量的“成功企業案例”以及“精英榜樣示范”恰恰忽略了絕大多數學生將在普通企業就業,成為普通職業人這一重要事實。這是當今教育的誤區。
(4)形象化教學內容比文字語言更能解釋并幫助學生認識專業邏輯關系。
(5)對技術與工程內容多的專業部分,注意不要讓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作業掩蓋了專業邏輯流程:如在學習倉儲的入庫出庫工作過程時,避免以自動化倉儲為主要案例,中小企業的人工作業情景更能反映關鍵邏輯流程和關鍵內容。
職業教育體制產于學科體制,我們的教師包括我們自己多為學科化教育的產物,教師多習慣于學科邏輯,不熟悉職業邏輯,這是普遍的問題。而今我們處在學科體制的變革時代,改變職業認知邏輯是改變職業教育觀念的必然。其關鍵是實踐,這也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緣由,但是實踐資源與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還需要艱苦的努力與系統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