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張義學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落后就會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審視現在,全黨要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展望未來,全黨也必須牢記,把藍圖變成現實,還將走很長的路。必須為之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為實現民族復興夢想指出了道路——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人的夙愿,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站在《復興之路》展館,習近平指出,“歷史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密切關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為之共同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八個字曾來自鄧小平同志之口。1992年1月18日,小平南方視察的列車抵達武昌火車站,在月臺散步時,老人家在談話中提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不能動搖,要管一百年,對,一百年不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又一次引用它,無疑有其現實意義和針對性。
習近平在講話中高屋建瓴地概括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得到了眾多的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的認同和共鳴。 從“美麗中國”的提出,到“五位一體”的統籌,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繪制出了實現“中國夢”的路線圖。習近平指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的關鍵是“實干興邦”!本刊記者循著習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的路線參觀、采訪和思考,在中國近代史的重要節點,無不說明 “實干興邦”的正確。
習近平重申了十八大報告中的兩個“一定能”,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引人注目的是,他進而提出第三個“一定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共領導人如此斬釘截鐵地斷言“一定能”,就是因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旗幟的指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方向,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表達了中共新領導集體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高度自信,還表達了全黨要繼續艱苦奮斗,尚實干棄空談的堅強決心。

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
觀察家指出,中共最高領導群體選擇上任短短半月的時間節點一起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著重闡述“中國夢”,表達實干決心,具有重大而深長的政治寓意。
“中共新領導集體在這一場合向人民袒露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政治決心。”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蔡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舉表明中國共產黨希望在民族復興這一基點上凝聚起全民族力量,決心肩負人民使命,承擔歷史重托,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接力奮斗。
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說:“參觀‘復興之路’,回顧中華民族百余年興衰史,也是告誡全黨勿忘過去,認清當前,展望未來。”
“中國夢的實現要求我們前仆后繼,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扭住改革開放這個動力不放,扭住全面小康的目標不放,齊心協力謀發展、攻堅克難敢創新。”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中國雅虎,對5163人進行的一項題為“你身邊愛講官話的官員多嗎”的在線調查顯示,91.7%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普遍存在愛講官話的官員;69.8%的受訪者表示身邊這樣的官員“非常多”;71.3%的人認為官話泛濫會降低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員說話能直面問題,不回避、不閃躲;84.1%的人期待不說官話能成官場新風氣。
“官話泛濫的最嚴重后果,就是導致官員話語體系與老百姓話語體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對于現在的許多官民矛盾,解決的前提是良好的溝通。可是官員與老百姓在話語體系上都少有交集,他們之間如何溝通交流,又如何形成互信呢?”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教授說。
空話連篇白費舌,一事無成百不堪。臺面上講“官話”,私下里做“官事”,這種現象不僅不少,而且還在四處蔓延。
顯而易見,習近平提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理論是看清楚了當前官場普遍存在的空話、官話現象,是有的放矢,是告誡和警示。空話背后是領導干部的信仰迷失,價值觀錯位,“假大空”的背后是虛偽、保守、專橫與特權。公眾期待官員說話能直面問題,潛含的意思是要真正解決問題,期待不說官話能成官場新風氣。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會在任期內努力改變這種官場陋習。李克強在十八大后聽取上海、湖南、成都、遼寧4省、市負責人匯報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時,要求“不要念稿子,多談具體問題。”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第一次召開專家座談會時就提示專家“別說客套話,直接談問題”。新一屆中央領導務實作風,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在許多場合都強調,領導干部不講官話講實話,不說套話不念稿,贏得一片叫好聲。
歷史蘊含著盛衰興亡的深刻哲理。正是因為“社會制度腐敗,經濟技術落后”,近代以后中華民族才會遭受深重苦難。《復興之路》展覽從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中審視中國從輝煌到沉淪的歷史變局,給人以思考的空間——當中國封建統治者陶醉于表面的繁榮強盛之時,西歐國家的生產方式和科學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這種飛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中國沒有作出應有的反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歷史悲痛。歷史雄辯地證明,落后就要挨打。
無論是前仆后繼的人民群眾的反侵略、反壓迫的斗爭,還是封建營壘中有識之士諸如林則徐虎門銷煙、左宗棠平定叛亂的壯舉;無論是以改良主張挽救國家危亡的維新變法,還是以革命手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偉業,等等,《復興之路》展覽都以令人信服的史實,深刻說明救亡是近代中國的頭等大事,沒有民族獨立,不推翻阻礙中國進步的腐朽勢力及其制度,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就永無實現之日。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金鑰匙。實現“中國夢”,必須要堅持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回望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持續奮斗,百年中國跌宕前行的潮流,當代中國舉世矚目的進步,無不說明“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旋律。發展了,五千年中華才有古樹新枝的傳奇;不發展,13億中國人一點出路也沒有。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0年前,深圳蛇口工業區曾豎起一塊“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醒目標牌。深圳從一個偏僻的小漁村,迅速成長為承載人口超過1400萬,產業發達、交通便利、功能完備、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都市,就是不爭論、不停手、不畏人言、埋頭實干出來的。這種實干精神被總結為深圳精神—— “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

在2010年深圳經濟特區創立30周年舉行的“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評選中,“空談誤國 實干興邦”的觀念經市民專家一起投票,推選為深圳十大觀念之一,排在了第二位。
20年前的1992年,小平同志在中國發展方向的十字路口,憑其高瞻遠矚之力,運其深謀遠慮之思,堅定地說出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20年后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就重申“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既是對于擅長說官話、說套話、說假話、說廢話、說空話的領導干部提出警示,也是對于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極大肯定和贊揚,更是堵饒舌者之利口,壯實干家之聲色。
成功緣于實干,禍患始于空談,只有實干才能圓起中國夢。戰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歷來是治國理政的大忌。中華民族百余年的奮斗史,也從另一面印證了這個道理。付出世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犧牲,在“堅船利炮”的西方列強侵略下奪取民族獨立的勝利;靠著“節衣縮食、勒緊褲帶”的奮斗精神,在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鼓起“殺出一條血路”的改革勇氣,用短短數十年走過西方國家兩三百年歷程。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難、走向輝煌、走向夢想,靠的不是空想清談,而是實干苦干。
實干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國際形勢波譎云詭,國內發展攻堅克難,在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尤其需要真抓實干。注重落實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機遇稍縱即逝,改革不進則退,時代呼喚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行動者。只會紙上談兵而不知行合一,熱衷虛談廢務而不求真務實,追求形式主義而不腳踏實地,結果只能是大政方針落空、政策措施變味、人民生活困頓、國家實力減弱、復興之夢落空。至于那些臺上唱高調、臺下瞎胡鬧的貪腐分子、庸碌之徒,更是制造政治泡沫、敗壞黨風政風。
12月11日,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動情地說:“我要再一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個口號。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個真理。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