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玲周曉琴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的調查
岳云玲①周曉琴②△
目的 探討未成年犯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的狀況。方法 對安徽省未成年人管教所100名未成年犯和103名正常對照組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 SLEC)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進行團體施測。結果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受懲罰、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其它、健康適應、喪失;未成年犯和對照組在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和其它這4個因子上的得分差異具有顯著性(t=6.800,3.016,6.960,10.239;P<0.01),而在其余2個因子上的得分差異無顯著性(t=1.907,1.630;P>0.05);社會支持量表中,未成年犯與對照組在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總分上差異具有顯著性(t =9.179,3.604,3.087;P<0.01)。結論 未成年犯的負性生活事件主要來源于受懲罰、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獲得的社會支持明顯少于對照組。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社會支持;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未成年人犯罪已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相關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的數量呈攀升趨勢,且占刑事犯罪的比率維持較高水平,年平均比率達到8.15%。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實施犯罪的暴力化、惡性化程度加劇,對社會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危害性[1]。國外有研究顯示,經歷相當多的應激生活事件會導致未成年違法犯罪行為的增加[2]。同時,D ixon研究顯示,缺少社會支持、早年不良家庭環境和遭受軀體虐待等社會心理因素與暴力行為密切相關[3]。本研究在于調查未成年犯負性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的狀況,為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1.1 對象 采取隨機抽樣法,從安徽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抽取未成年犯共100名,全部為男性,有效回收率97%,從合肥市某高中二年級抽取男同學共103名作為對照組,有效回收率95.1%。
1.2 方法
1.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 SLEC)[4]該量表由27個項目構成,分為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及其它6個因子。本研究中各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9~0.89。
1.2.2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5]該量表共10個項目,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因子。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較好地反映個體的社會支持水平。
1.2.3 測量程序 給予統一的指導語,讓未成年犯和對照組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問卷并當場收回。
1.3 數據處理 應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采用描述統計和t檢驗。
2.1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基本情況 見表1。
表1 未成年犯和對照組生活事件因子得分排序(±s)

表1 未成年犯和對照組生活事件因子得分排序(±s)
?
從表1可見,未成年犯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受懲罰、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其它、健康適應和喪失。
2.2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生活事件量表差異比較 見表2。
表2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比較(±s)

表2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比較(±s)
注:*P<0.05,**P<0.01,下同
?
從表2可見,未成年犯在受懲罰因子、喪失因子、健康適應因子和其它因子這4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而在人際關系和學習壓力這2個因子上,未成年犯和對照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社會支持量表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社會支持量表比較(±s)

表3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社會支持量表比較(±s)
?
未成年犯在社會支持量表中的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總分這3個分量表的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3.1 未成年犯負性生活事件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未成年犯所面臨的負性生活事件排在前3位的是受懲罰、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對照組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活事件有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和受懲罰。這一結果與張旭等的研究相類似,該研究對300名男性青少年違法犯罪者調查發現,生活事件作為一種心理社會應激源容易引起不良情緒體驗,減少應激可能預防未成年犯罪行為的發生[6]。未成年犯受懲罰較多,這可能是由他們的不良行為所導致的,也可能是由于他們得不到社會各界認可、受到的懲罰較多,使得他們更傾向于采取暴力方式處理問題。對照組的生活事件偏重于學習壓力,可能的原因是學校家長都重視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升學已經成為評判學生優秀與否的重要指標,所以努力提高學習成績是影響他們最大的生活事件之一。
3.2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的生活事件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未成年人在生活事件量表中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和其它這4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未成年犯比對照組受到更多的懲罰,缺少精神上的關注和理解,身體健康狀況較差。這可能與父母教養方式和自身應對壓力的方式有關。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其言行舉止能引起子女的高度關注,父母采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子女,久而久之,子女認同了父母的行為方式,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在遇到應激事件時,未成年犯會采取同樣暴力的方式攻擊他人,導致其經常受到責備和懲罰,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即內化了父母不良的言行后習慣于采取暴力行為解決問題,因而會受懲罰,受到懲罰之后進一步強化了他們認為解決問題只有靠暴力的觀念。此外,在長期打罵的家庭氛圍中,未成年犯得不到情感溫暖,缺乏基本的溝通與理解,其間若是遇到親友病故,更加重了他們的喪失感。面對來自家人、學校的責備,得不到親友的情感關愛和支持,未成年犯容易采取逃避現實、退縮等不成熟的方式來麻痹自己,如抽煙、酗酒、玩網絡游戲等,從而使自己空虛的心靈得到寄托。長期沉溺于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生活沒有規律,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但是,在人際關系和學習壓力這2個因子上,未成年犯和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可能的原因是,青春期自我意識已形成,但發展相對滯后仍處于不成熟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把自己看得太重,好勝自尊心強,與同學和朋友相處時容易被誤會發生沖突,所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未成年犯和對照組共同面臨的問題。另外,學習成績作為升學率的評判標準,成績優異的學生受到老師的獎勵、同學們的青睞,成績差遭到歧視和排擠,這使得未成年犯和對照組同樣承受很大的學習壓力。
3.3 未成年犯與對照組的社會支持分析 本研究表明未成年犯在社會支持量表中的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2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未成年犯在社會中得到的物質援助和實際幫助較少,對社會支持資源利用度較低。國內的相關研究發現,社會支持對應激事件具有較強的緩沖和保護作用,提高社會支持水平能有效改善未成年違法犯罪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能夠加強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他們處理解決危機沖突,從而降低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7-8]。本研究提示未成年犯的客觀支持水平較低,說明未成年犯在遇到急難情況時很少會有可以求助的對象給予經濟物質上的援助或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遇到的困難來緩解應激事件帶來的壓力和焦慮。而對支持的利用度低可能是因為未成犯遭受應激事件時很少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尋求幫助,不愿意對別人傾訴,更多的是自己獨自承擔。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未成年犯的客觀支持,加強與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交流和互動,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的關心,積極開展有意義的活動,鼓勵他們踴躍參與,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增加其對支持的利用度。
[1]操學誠,劉桂明.我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分析報告[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7(4):4-15
[2]J P Hoffmann,Felicia Gray Cerbone.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delinquency escal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J].Cr im inology,1999, 37:343-374
[3]Dixon A,How ie P,Starling J.Psychopathology in female juvenile offenders[J].J Child Psycho Psychiatry,2004,45:1150-1158
[4]劉賢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31-36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31-36
[6]張旭,章皎潔,楊曦.男性青少年違法犯罪者應激與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8,34(3):176-178
[7]張旭,胡澤卿.男性青少年違法犯罪者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國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雜志,2007,7(5):336-340
[8]胡軍生,王登峰.人格特質和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雜志,2006,14(4):387-390
Study on Social Support and L ife Events of Delinquents.
Yue Yunling,Zhou X iaoqin.Institute of m ed ical psychology,A nhui M ed ical U niversity,H ef ei230032,P.R.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eventsof delinquents.M ethods A dolescent L ife Event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were employed to exam ine 100 delinquents in the Juvenile Cultivation Institution of A nhui province and 103 control groups.Results A ccording to descending of average factor scoresofA SLEC,the order of life eventswere chastisement,the press of study,human relationship,the rest,healthy adaptation and los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hastisement,loss,healthy adaptation and the rest between delinquents and control group(t=6.800,3.016,6.960,10.239;P<0.01),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other factors(t=1.907,1.630;P>0.05).There were certain differences of objective support,using of support and total social support between delinquents and control group(t=9.179,3.604,3.087;P<0.01).Conclusion N egative life events of delinquents mainly derive from chastisement,the press of study and human relationship.Delinquents have obviously less social support than control group.
Delinquent;L ife events;Social support;A SLEC;SSRS
2012-02-20)
① 中國.安徽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系(合肥) 230032 ②安徽省精神衛生防治中心 △通訊作者 E-mail:zhouxq62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