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加珍 郁志偉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陣發性咳嗽,發作性喘憋等,而肺功能檢測則對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明確氣道是否有梗阻以及梗阻的位置及嚴重程度。我科對57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家長實施肺功能監測的健康教育及相關知識宣教,提高了家長對肺功能的認知水平,積極配合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0月~2011年3月住院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114例,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齡最小2個月,最大11個月,平均7.3個月。所有病例診斷符合《實用兒科學》(第7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將114例患兒按時間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按照健康教育目的進行護理干預。兩組患兒均采用肺功能測定儀測量肺功能。
1.2 肺功能測定指標 每千克體重潮氣量(VT),即平靜呼吸狀態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達峰時間比(TPEF/TE)即到達呼氣峰流速的時間與呼氣時間之比;達峰容積比(VPEF/VE)即到達呼氣峰流速容積與呼氣容積之比;呼吸頻率(RR)。
1.3 健康教育方法 對照組患兒家屬按常規健康教育宣教并告知要做肺功能。觀察組患兒家屬有責任組長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指導,教育時間和內容分階段進行,并評價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內容包括:
1.3.1 操作前 (1)準確、客觀地向家屬介紹患兒的病情,取得信任和好感,拉近醫患關系,配合檢查。(2)耐心向家屬解釋與說明查肺功能的目的和必要性。(3)患兒肺功能測定前8 h未用支氣管擴張藥及糖皮質激素。(4)測定前30 min無進食。(5)無腹脹。(6)測定前清除鼻咽部分泌物,痰多者給予吸痰,有鼻痂者清理干凈,保持上呼吸道通暢。(7)給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腸安靜入睡。
1.3.2 操作時 患兒取仰臥位,頸部稍向后伸展,將面罩用適當的壓力罩在患兒口鼻上,注意觀察患兒面色、呼吸及心率變化。
1.3.3 操作后 讓家屬了解患兒氣道阻塞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告知醫師的治療方案,配合治療。
1.4 健康教育方式 閱讀健康教育處方、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冊、墻頭版報、開放式提問、問卷調查表。
1.5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肺功測量值,患兒家長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遵醫行為和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分掌握、基本掌握和掌握,掌握+基本掌握計算為掌握例數。嚴格按醫囑執行,基本按醫囑執行計為遵醫行為數,未按醫囑執行計為非遵醫行為;護理質量滿意度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為滿意數。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14份,收回114份,收回率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兒家長相關指標護理干預后評價比較(例)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測定值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測定值比較(±s)
組別 例數 VT(ml)TPEF/TE VPEF/VE RR(次/min)觀察組對照組t值P 57 6.39±1.17 18.04±6.81 22.01±4.09 38.01±9.31 57 5.87±1.42 15.26±6.77 20.33±4.11 42.02±10.09 2.1337 2.1857 2.1875 2.2052值0.0350 0.0309 0.0308 0.0295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體或人群掌握防病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益健康的行為和方式,從而達到防病或提高生活質量的目地[2]。表1顯示,通過護士對患兒家屬實施有計劃的、連續的、動態的、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家長肺功能知識的掌握率明顯升高,患兒的遵醫行為改善了,提高了患兒及家長滿意度。
嬰幼兒時期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階段,往往需要進行肺功能檢查,而通過肺功能測定,可反映出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通氣功能情況,可分為阻塞性(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限制性和混合性。了解了通氣功能障礙類型及氣道阻塞程度,有利于指導臨床治療。表2顯示,通過健康干預,毛細支氣管炎肺功能的檢測發現觀察組VT,TPEF/TE,VPEF/VE,RR均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據文獻報道,毛細支氣管炎實際上是哮喘在嬰幼兒中的一種特殊或早期表現,約30%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發展為哮喘,且近年有上升趨勢[3]。因此,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做肺功能,有很好的臨床價值,是評價呼吸功能可靠而敏感的指標,而護士根據患兒的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使家長更多的掌握了相關知識,能積極配合治療,對肺功能的恢復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
[1] 胡亞美,江載芳主編.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12.
[2] 王培芝,代桂寧,李英芝,等.醫護合作健康教育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197-199.
[3] 劉雅麗,楊錫強.免疫治療對毛細支氣管炎后哮喘發生的干預機制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6,11(9):103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