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江西省兒童醫院內4科,南昌 330006)
白血病是一類起源于造血干細胞的惡性疾病,其特點是白血病細胞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廣泛而無控制地增生,并浸潤、破壞全身各組織器官,產生各種癥狀和體征。在我國小兒的惡性腫瘤中以白血病的發病率最高。據調查,我國小于10歲小兒的白血病發生率為3/10萬~4/10萬,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1]。在惡性腫瘤病死率中,男性居第6位,女性居第8位,兒童及35歲以下的成人則居第1位[2]。白血病患兒最主要的治療是化療,而化療后機體免疫功能受到嚴重抑制,常并發感染,需長期應用大量廣譜抗生素。大量的抗生素的使用,又會引起菌群失調,致口腔真菌感染發生率增加,嚴重者危及生命。為此,本文探討了急性白血病患兒口腔感染的預防措施及護理對策。
選擇2011年2—10月在江西省兒童醫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兒64例,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 46 例,女 18 例,年齡 4.0~9.8(7.2±3.1)歲,病程 0.8~1.2(0.58±0.25)個月。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5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29例,均行大劑量的化療。
將64例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2例。2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多貝爾漱口液(江蘇晨牌藥業有限公司,批號:201009062)20~30 mL漱口,6次·d-1;試驗組采用多貝爾漱口液20~30 mL漱口,碳酸氫鈉漱口液(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10445)20~30 mL 漱口,交替使用,6 次·d-1。2組漱口方式均采取鼓漱法。2組療程均為2周。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行口腔護理,其護理方法是:1)對每個患兒進行一次較全面的評估,了解患兒的化療方案、病情及身體狀況,口腔黏膜的完整和有無潰爛。取得患兒信任后,在采光充分的情況下,從患兒的聲音、吞咽、唇、舌、唾液等方面評估口腔潰瘍情況,制定護理方案。2)指導患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漱口時應使漱口液在口腔內與牙齒充分接觸,并保留一段時間,時間選擇在睡前、晨起、用餐前后,并每日測定pH值。3)化療期間建立護理計劃單,觀察口腔黏膜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4)指導患兒進食營養豐富、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少渣的飲食,同時增加胡蘿卜素的攝入,并可口服維生素B2等。對于口腔黏膜出現破潰疼痛而影響進食者,采用1%普魯卡因加生理鹽水稀釋后含漱;嚴重潰瘍影響進食者,給于靜脈支持療法。 5)密切觀察患兒化療中的情況,如伴嘔吐頻繁者,嘔吐完畢要用清水含漱。6)化療期間囑咐患兒多飲水,有利于減輕化療藥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傷。7)加強患兒的心理護理,給患兒創造一個舒適、整潔、安全的醫療環境,使他們穩定情緒。另外,介紹已緩解的典型病例,以提高患兒的依從性,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觀察2組患兒口腔潰瘍、真菌感染的發生情況。
試驗組無口腔潰瘍、真菌感染各27例,對照組無口腔潰瘍、真菌感染各20例。
試驗組口腔潰瘍、真菌感染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 P<0.05)。 見表 1。

表1 2組口腔潰瘍、真菌感染發生率的比較
口腔感染是白血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而兒童由于自身體質較弱,往往在化療后更易出現,所以家長應格外重視。一般多為口腔潰瘍、感染、口干與味覺異常。口腔合并癥會造成營養不良、厭食、惡病質等不同程度的后果。
白血病患兒因體內大量增生的白血病細胞無抗病能力,且化療后機體免疫力下降,護理工作應重視預防口腔真菌感染。真菌生長適宜的酸堿度為pH 4.0~6.0[4],白血病患兒大量應用抗生素后口腔環境偏酸[5],宜于真菌生長。多貝爾漱口液為酸性漱口液,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但對真菌生長抑制效果差。碳酸氫鈉漱口液可迅速改變口腔酸堿度,使口腔pH值達偏堿性,破壞真菌生長環境,有效抑制真菌生長。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口腔潰瘍、真菌感染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表明,白血病患兒化療后應常規應用碳酸氫鈉漱口液、多貝爾液漱口液交替漱口,可有效預防口腔真菌感染。
預防:1)一般促進口腔衛生方法包括適當攝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以維持良好營養狀況,飲水2 L·d-1[6],以助于補充水分。2)執行各種口腔護理,堅持餐后及睡前刷牙。3)藥物是預防口腔炎重要的措施。輕度口腔炎癥或潰瘍采用局部用藥,重度口腔炎癥或潰瘍采用全身用藥。
治療:1)基礎治療。盡量減輕口腔黏膜受損及緩解口腔疼痛是達到口腔潰瘍緩和性治療的主要目標,碎冰或糖果可減輕不適。對口腔劇烈疼痛的患兒可給予全身性止痛藥,對口干的患兒可用催涎劑、無糖型糖果及口香糖,均可以刺激唾液產生。2)局部治療。漱口液有助于清除松脫碎屑、潤濕及軟化口腔黏膜,而含鹽漱口液有助于肉芽組織生成、促進潰瘍愈合。3)抗感染治療。當口腔潰瘍并發口腔感染時,應盡早治療口腔的霉菌、病毒及細菌感染。抗生素應根據感染病原體與對藥物敏感性選擇。除嚴重口腔感染需全身用藥外,局部使用抗生素是口腔感染治療的有效途徑。
總之,在白血病患兒化療前即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化療中對出現的口腔感染進行積極處理,不僅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白血病患兒化療后口腔感染,而且能減輕感染的程度及降低全身感染率,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和病情的轉歸,以滿足患兒的基本生理需要,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因此,有效、科學的口腔護理措施是實施化療白血病患兒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1]王慕逖.兒科學[M].5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78.
[2]唐佩弦.造血干細胞研究發展歷史引發的思考[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5,13(5):723-732.
[3]張明月.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口腔炎的預防和護理[J].中華醫學與健康,2005(6):77.
[4]蔣梅英.白血病人口腔感染的護理及預防[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2,9(3):67-68.
[5]江珉,丁小萍.化療性口腔炎患者的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05,20(3):78-81.
[6]鐘建玲.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