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初
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人民醫院五官科,廣東深圳 518122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觀察
謝建初
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人民醫院五官科,廣東深圳 518122
目的探討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選取20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應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對照組應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為86%,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安全有效。
布地奈德;氟替卡松;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由IgE抗體介導的變態反應,指變應原誘導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脫顆粒、釋放炎性介質,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癥反應。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本病發病率有明顯的增加趨勢,并且以青壯年的發病率最高[1]。本研究旨在探討鼻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耳鼻喉科門診診治的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齡16~55歲,病程均在1年以上,符合2009年中華醫學會的制定的過敏性鼻炎的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對皮質類固醇激素過敏或者有禁忌的患者;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以往參加過其他藥物試驗的患者;急、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及明顯鼻中隔偏曲;合并不同程度哮喘的患者;近期有鼻部手術患者;不能配合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64 μg×120噴, AstraZeneca AB,s-151 85,Sodertije,瑞典)64 μg/噴,早晚各 1次,左右鼻孔各1噴;對照組予氟替卡松鼻噴霧劑50 μg/噴,早晚各1次,左右鼻孔各1噴。連續用藥并觀察4周。
按照1997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來進行評價并進行癥狀(包括噴嚏、流涕、鼻塞、鼻癢) 和體征(根據鼻甲腫脹程度)評分[3]。開始用藥前對患者進行行癥狀、體征評分,用藥4周后對每個患者再次進行評分。改善百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其中改善百分率≥51%者為顯效,50%~21%者為有效,≤20%者為無效。
所有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觀察有無鼻干燥、鼻出血、鼻中隔穿孔、皮膚瘙癢等相關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檢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并進行心電圖、胸片等常規檢查。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體征評分均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為86%,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出現1例鼻干燥,1例嗜睡;對照組有2例患者出現鼻腔干燥,1例出現涕中帶血。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別為2%、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上述癥狀均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消失,無鼻中隔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過敏性鼻炎是由IgE抗體介導,以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癥介質等為主的鼻腔黏膜炎癥反應,同時引起鼻腔氣道的高反應性,屬于Ⅰ型變態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癥狀[4]。20世紀50年代起鼻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開始在臨床使用,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現在已成為臨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線用藥[5]。其主要治療機理包括:減輕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減少炎癥介質的生成和釋放,增加抗炎基因的轉錄,減少炎性基因的轉錄,抑制組織中IL-5mRNA的表達,減輕組織中炎性細胞的浸潤,發揮抗炎抗水腫作用,通過降低鼻腔黏膜的炎性反應程度來緩解患者的癥狀[6]。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與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都屬于第2代鼻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皆有上述藥理作用。但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為長效而不含鹵素的皮質類固醇激素,有較高的親和性和較強的抗炎抗過敏的藥理作用,且具有獨特的酯化作用,即進入細胞內的激素一部分與受體結合進入細胞核,調節相關基因的轉錄和表達,剩余的激素經過酯化轉變為無活性的酯化布地奈德儲存起來,當需要時這種無活性酯化的布地奈德可以通過脂解作用再次轉變為有活性的布地奈德成分[7]。其全身及局部不良反應微乎其微,且為美國FDA制定的可在孕期使用的唯一B類鼻用激素。
本研究中,筆者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均應用鼻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其中觀察組采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并于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表明兩種藥物均對過敏性鼻炎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用藥后患者癥狀、體征評分均有明顯改善,但是治療后觀察組上述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布地奈德比噴霧劑具有更好的療效。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可以明顯緩解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癥狀,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可作為安全用藥選擇。
[1]顧建青,鄭宏良,薛衛國,等.右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對照研究[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7,9(3):162-165.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12):977-978.
[3]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變應性鼻炎的診斷和療效判定[J].中華耳鼻喉科學雜志,1998,33(6):134-135.
[4]劉樺,王鶴堯,張佳麗.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7,16(3):196-198.
[5]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Allergic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 2008 update (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Allergy,2008,63(Suppl 86):8-160.
[6]張羅,周兵,韓德民,等.變應性鼻炎研究進展:鼻用皮質類固醇的藥理作用 [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4,11(1):67-72.
[7]周健,鄒嘉平,張磊.丙酸氟替卡松與布地奈德鼻噴劑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觀察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1):7593.
R765.2
B
2095-0616(2012)03-120-02
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