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北江生
廣東省佛岡縣人民醫院,廣東佛岡 511600
補腎化痰中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
歐陽北江生
廣東省佛岡縣人民醫院,廣東佛岡 511600
目的探討補腎化痰中藥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對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98例患者做回顧性分析。對照組選用常規化痰止咳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組選用補腎化痰中藥進行治療,治療階段再根據患者的病況進行藥物的適當增減。 結果 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98例患者中共有90例癥狀得到改善,總有效率為91.84%。其中治療組47例,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43例,有效率為89.58%。 結論 補腎化痰中藥是通過補腎、健肺、益脾,從慢性支氣管炎的損害根本進行治療,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慢性支氣管炎;補腎;化痰;中藥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病因主要是外因或內因所導致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和周圍組織破壞所誘發的慢性炎癥。臨床表現為咳嗽、氣喘和痰液黏稠等癥狀。古人亦云“腎乃氣之根,脾乃痰之源,肺乃痰之器”[1],自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4月開始使用補腎化痰中藥針對性治療以來,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用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45例,女53例,年齡13~75歲,平均(45.0±29.6)歲,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有一定的咳嗽、咽喉疼痛、痰液黏稠并呈白色、有哮鳴音、喘氣困難、身體乏力、發熱等癥狀,病程2個月~8年。98例患者按其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50例,對照組4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誘發因素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筆者所在醫院對治療組選用補腎化痰中藥進行治療。補腎化痰中藥:魚腥草30 g,桔梗15 g,黃芪15 g,杏仁15 g,桑白皮 15 g,黨參 15 g,紫菀 15 g,白術 15 g,半夏 15 g,巴戟天 10 g,山萸肉10 g,茯苓10 g,甘草10 g。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藥物的適當增減,1劑/d,每次加水300 mL進行煎煮至150 mL,再煎煮1次同上,將2次藥汁均勻混合后分為2次,空腹早晚各服1次,半個月為1個療程,連服兩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化痰止咳藥進行治療。
治愈:咳嗽、咳痰、哮鳴音等癥狀消失,喘氣基本正常,X線片基本正常;顯效:咳嗽、咳痰、哮鳴音等癥狀有明顯改善,喘氣偶爾有輕微困難,X線片恢復情況達85%以上;有效:咳嗽、咳痰、哮鳴音等癥狀有所改善,喘氣有些困難,X線片恢復情況達60%以上;無效:咳嗽、咳痰、哮鳴音等癥狀無改善,喘氣困難,X線片恢復情況在60%以下[2]。
(1)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科會議確定的診斷標準》[3];(2)年齡10~80歲;(3)能聽從醫生做好各項檢測;(4)無其他原發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兩組患者的咳嗽、咳痰、哮鳴音和X線片恢復情況進行對比,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兩個療程治療,入選的98例患者,共有90例癥狀得到改善,總有效率為91.84%。其中治療組47例,治愈19例,顯效25例,有效3例,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43例,治愈12例,顯效20例,有效11例,有效率為89.58%。其中治療前后各項數據和相關體征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0.05)。見表 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病狀對比(n)

表2 兩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慢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當今社會煙酒文化的盛行,為人們的社交活動提供輔助元素,但是同時也為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威脅,煙酒也是誘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因素之一。生活壓力致使工作疲勞,過度疲勞也是誘發此病的原因之一[4],此外病菌感染、病毒、刺激性氣體、天氣寒冷等都會導致支氣管黏膜受損,誘發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產生。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為咳嗽、氣喘和痰液黏稠等癥狀,西醫治療往往只是鎮痰,卻不能去其根本[5]。古人亦云“腎乃氣之根,脾乃痰之源,肺乃痰之器”。腎臟、脾、肺受損,均會出現功能障礙,導致咳嗽、咳痰,嚴重的會氣喘。而筆者所在醫院采用的補腎化痰中藥有補腎壯陽、滋肺益脾、止咳平喘之功效。其中桔梗、甘草、紫菀、杏仁可止咳、平喘、化痰,其中甘草還有消炎、抗病菌、保護支氣管黏膜的作用;黨參、黃芪補氣健脾;山萸肉、黨參、巴戟天補腎益肺。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在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等方面都明顯優于對照組,重癥患者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慢性支氣管炎在季節更替時節病情容易加重,并且為難愈的病癥之一。因此,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要加強防病意識,注重保護身體,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還要注意生活習慣(不宜過于疲勞,少吸煙飲酒,最好均戒)。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較高,據統計患病率為3%~5%,而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患病率為10%~15%[6],為此更應注意自我健康和疾病預防。
綜上所述,補腎化痰中藥是通過補腎、健肺、益脾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損害根本為突破點,除病根,治愈患者,經臨床觀察、X線片恢復情況比較,治療效果較常規組明顯,可于臨床應用。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32(6):738-744.
[2]徐炯,祝紅梅.淺談5s管理法在病區藥品管理中的實踐 [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6):530-531.
[3]劉葵.苓桂術甘湯加味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09,22(10):2154.
[4]羅玉釗,何凱.新醫改下加強醫院藥房管理的必要性和措施[J].中醫臨床研究,2010,2(14):128-131.
[5]沈慶法.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西醫診治[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8,36(4):63-64.
[6]崔愛春.苓桂術甘湯加味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8例[J].光明中醫,2009,3(24):466.
R562.2+1
B
2095-0616(2012)03-140-02
20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