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明
湖北省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湖北 黃岡 438000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醫院診療技術和醫技檢查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機遇,盡管如此,但在基層醫院還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先進檢查設備和技術水平,其檢查方法和診療水平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天就兩類全胸正位片的檢查供大家探討。
胸片1 患者:女,45歲,因感右側肩胛區疼痛不適1月余來醫院就診,外科醫院檢查后需拍胸片檢查。如圖1:放射科提供意見是:右側肺門區可見高密度鈣化陰影,雙肺紋理增多,左側第一前肋處可見一類圓形低密度透光區,心膈正常,經在暗室 (300MA-X光機)下透視不能進行鑒別,建議她到外院作進一步檢查 (胸部CT檢查)。

圖1

圖2
胸片2 患者:男,50歲,外傷摔倒兩小時后,左側胸部疼痛不適來醫院就診,經骨傷科醫院檢查后需拍胸片檢查,如圖2:患者由于疼痛站立位不正,放射科提供意見是:雙肺紋理增多,左上肺密度降低,心膈正常,膈上肋骨未見明顯骨折征象,必要時作進一步檢查。
胸片1 患者:女,45歲。于第二天在三甲醫院放射科明室下透視 (800MA-X光機)示:左側第一前肋處一類圓形低密度透光區,可能為第一前肋囊腫,建議作胸部CT檢查。隨后作胸部CT檢查示:第一前肋處低密度透光區為第一前肋未鈣化。
胸片2 患者:男,50歲?;颊咭蛱弁措y受,于第三天再到三甲醫院就診,再拍胸片并做胸部CT檢查,拍片示左側多根肋骨后肋骨折并左側肺氣腫;CT結果與拍片結果一致。
很多患者和醫生認為,檢查胸部X線只做全胸正位片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只照正位片對于胸部的檢查是很不完整的,胸部側位片是對正位片的補充,用于觀察正位片不能顯示的胸骨、胸椎、縱膈,大血管等結構,對于正位顯示的病變的定位有很大作用,當胸部正位片發現病變,常需要側位片來協助定位是哪一個肺葉、哪一個段、病變的形態、大小、密度等。單純一張正位是無法判斷的。多年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一些病變在胸部正位上是不易被診斷的,常常在側位片上顯示出來,如正位上被心臟所遮擋區域的腫瘤、炎癥、靠近脊柱的病變、胸椎的骨折等等,所以建議大家胸部X光檢查一定要結合正側位來看。對于懷疑有肋骨骨折的病人除拍正側位片外,還需加拍斜位片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對兩側肋骨 (中肋)骨折的診斷是大有幫助的。
患者做完X線檢查后,一般要求醫生作出明確診斷,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對一些疾病的檢查,影像學是無法作出定性的診斷。拍X光片時部位有重疊性,有的簡單骨折由于某一種體位造成重疊而無法判斷和觀察。如肋骨骨折患者在骨折未移位時,光憑正位胸片有時也不容易判斷有無骨折,由于重疊造成骨皮質斷裂或出現皺折很難看出來。像病例1是囊腫還是未鈣化,雖患者在此部位沒有任何癥狀,但在影像學上是無法確定診斷的。
拍胸部正位片時,必須要求病人站正,胸部必須緊貼片夾,減少干擾,以便左右對比,更好的觀察肋骨的自然弧度、骨皮質的完整性及細微差別。不能因病人疼痛而改變體位或姿勢,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讓其配合醫生進行擺放體位,滿足檢查要求。上圖2就犯了這一錯誤,因病人疼痛而改變體位,增加了觀察閱片的難度。
臨床上很多病例只依靠X線檢查,不結合臨床病情進行診斷是行不通的。必要時要進行其它檢查措施。作為臨床醫生如果只注重報告單不看X光片或只看X光片而不結合臨床是很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事件,因此對于臨床醫生,必須將放射科意見、X光片或其它檢查結果與臨床表現緊密結合起來,才有利于對病人進行正確治療。對于疑似病例收住院治療;如果是門診病人,要加強跟蹤隨訪,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防出現差錯甚至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