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前湘西苗族社會的“文化網絡”治理機制研究*:以湘西花垣縣BL村為例

2012-10-16 00:45:44
廣西民族研究 2012年4期
關鍵詞:國家文化

崔 榕

一、導言

杜贊奇認為中國傳統社會像一張“權力的文化網絡”,即人們生活在由各種組織、規范、禮儀、信仰等因素所構成的文化網絡之中。這是一個天衣無縫的網絡。它可以嚴格約束人們的言行,有效控制著鄉村的社會秩序。[1](P3;P10)杜氏提出的“權力的文化網絡”成為中國學者研究鄉村社會治理的一種重要模式。

作為中國農村的組成部分,湘西苗族地區傳統社會中同樣也存在著一張權力的“文化網絡”,它由民間精英、社會規約、民間儀式、民間信仰等多種文化因素組成,在歷史上這些因素相互協調、配合,共同發揮規范、控制苗族社區的功能。但是,隨著國家現代化和鄉村法治建設的推進,湘西苗族地區治理中的“文化網絡”已發生了很大的變遷。

那么,在當前湘西苗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這一“文化網絡”具有哪些治理特征和運行規律?它變遷中苗族社會治理提供了哪些強大保障?弄清這些問題,是當前民族地區充分發揮“文化網絡”的治理功能,構建民族社會的治理機制,維護民族地區團結、穩定與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此,筆者選取湘西花垣縣BL苗族村寨作為田野調查地點,重點對當前湘西苗族社會傳統“文化網絡”所生成的治理機制進行了研究。

二、當前湘西苗族村寨“文化網絡”治理機制主要構成及其功能體現

(一)民間精英:鄉村秩序的維護者

民間精英是鄉村社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主體,他們在鄉村政治社會結構中,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和符號權利,能夠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獲得更多的權威性價值分配。在BL村,民間精英類型既包括傳統精英類型,如苗族頭人、宗族族長和文化能人,也包括現代化建設和新的發展機遇造就的鄉村新型精英類型——農村實用人才。這些民間精英主要以以下方式參與村寨治理

1.解決鄉民糾紛,調節人際關系

筆者對近兩年BL村民間精英參與調解村民矛盾糾紛事件情況進行了大致統計,具體情況如下:

次數事 件參與處理成功率 (%)總數 參與成功次數鄰里不和15 13 86.67%婆媳不合14 10 71.43%夫妻不合11 8 72.73%山林、田地劃界問題53 42 79.25%13 11 84.62合計

可見,他們對于村里糾紛能夠進行有效地參與和處理,調解的總成功率接近80%。目前,在BL村調解糾紛事件中,民間精英參與方式呈現出以下新的特點:

第一,國家正式權力與民間精英非正式權力形成力量互補。改革開放以前,民間精英受到國家政權機關的排擠與抵制,一般情況下極少正式參與村內事務的管理。而在改革開放以后,為了更好地維護基層和諧的發展環境,國家除了采取現代法治外,開始主動嘗試通過協調或妥協的方式,充分借用湘西苗族社會中的民間精英,處理鄉村社會的人際關系,來維護鄉村的公序良俗。由于“正式行政權力”選擇與村里的民間精英合作,實現了權力與文化的有機結合,使得權力在實施過程中,不僅具有很強的正當性和權威性,而且也變得更加符合情理,讓村民們易于接受與信服。因此,他們在維護鄉村秩序、傳達國家意志等工作上往往“比那些不為村民接受、單單由上級指派的體制精英來得更容易,也更有效率”[2]。正因為如此,在當前國家基層政權的調整中,BL村的民間精英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重新認識,其所發揮的治理功能也日漸凸現。村民們反映,現在村干部經常會邀請村里的“頭人”處理問題,“只要‘頭人’出面,90%的問題都能解決。”

第二,新型精英開始充當村民矛盾的調解者。以往,“族長”、“寨主”等傳統精英深諳村落權力運作的游戲規則,是民間權威和村落非正式權力中心。因此,在調解村民矛盾沖突方面,主要由他們來出面解決。但目前,新型精英——農村實用人才也開始參與其中。村民們反映,現在村里發生糾紛,他們除了向村鎮干部和德高望重的長老們反映情況外,還會和村里“土專家”、“田秀才”等實用人才商議處理辦法。農村實用人才的參與,往往會促使這些事件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

對于農村實用人才在調解矛盾中所發揮的作用,筆者從村民以及村鎮干部對農村實用人才的評價中得到了證實,他們普遍認可農村實用人才的處理方式。例如,村民WDF反映:

他們是我們寨子里的“香餑餑”,哪家要是有什么矛盾,他們出來很管用,我們都聽他們的,哪家有“罵娘”扯皮的,只要他們出面解決,問題百分百都能解決,沒有一個敢倔的。

村干部WBS也承認:

農村實用人才的確在解決村里糾紛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有時要解決村里的難題時,還專門請他們出馬幫忙解決,辦事效果很明顯。

農村實用人才這一突出作用,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肯定,認為他們是“農村和諧使者”,由他們協助黨委、政府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調解社會矛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農村實用人才之所以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這些在現代性背景下崛起的新型精英,是農村生產力因素中最先進、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其身分特征與傳統型精英有明顯不同:若傳統型精英是以名望、地位、特定文化中的位置乃至明確的自我意識為前提;而新崛起的現代型精英則因為市場經濟中的成功而在鄉村具有廣泛的影響力。[3]他們既能實現個人致富,又能改變村里的窮困面貌,這種杰出才能和獨特魅力,讓村民們佩服、信任。二是在經濟利益關系上,農村實用人才與村民們之間具有現代科層式的關系。農村實用人才建立農產品基地,實行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大多數村民都成了其雇員,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村民們理應服從農村實用人才的管理。三是與傳統精英一樣,農村實用人才不僅熟悉村里的村規民約、鄉俗禮節等文化規范,而且對村里每家每戶的情況,甚至對每一個人的性格,他們都相當了解。正因為如此,當村里發生矛盾、沖突時,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游刃有余地采取相應的處理辦法。

2.組織村寨文化活動,傳承苗族傳統文化

文化是村民的情感歸依和心靈家園,也是村寨產生凝聚力的重要資源。文化精英在宣傳、傳承村寨文化的同時,也增強了村民之間的情感認同。在BL村,影響力較強的文化精英共有5名,年齡均在60歲以上。他們對苗族傳統文化充滿感情,在村寨歷史、文化的講述以及對習俗規則的解釋方面具有很強的話語權。

“村莊本身具有一種正面的評價機制,即具有制造生活意義的能力。”[4](P247)近年來,隨著國家民族文化保護政策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BL村對于民族文化活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參與苗族文化活動也隨之成為村民們重要的生活內容,這為村寨的文化精英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如WHS(66歲)告訴筆者,他現在的生活一直處于“忙碌的狀態”,“本寨和外面寨子組織活動要請我,旅游景區文化設計要請我,苗族椎牛儀式要請我,不懂的地方都要請教我。”從他的談話中很容易察覺出其內心的歡悅與滿足,這種生活狀態讓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在村寨中得到了極大的體現,其出任“鄉村領袖”的主要動機仍然“是出于提高社會地位、威望、榮耀并向大眾負責的考慮,而不是為了追求物質利益。”[5](P4)

以前BL村由于沒人“牽頭”,村寨的文化活動開展較少,村民的生活平淡。面對外來多元文化的“入侵”,村寨生產地方性價值能力較弱。但是,近年來,在村寨“文化能人”的努力下,村寨的文化活動逐漸開展起來,村寨組建了苗鼓隊、舞獅隊、舞龍隊等文藝團體,這些文藝團體構建和鞏固了村寨新的生活意義。除了經常外出參加表演外,BL村還多次主辦湘西苗族傳統節日“趕秋”活動。在為村寨贏得榮譽的同時,也給村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充實感,拉近了村民之間的距離,促進了村民的團結與合作,且村民的文化主體意識也得到了重新喚醒,使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成為村民重要的生活價值取向,有效避免了市場經濟中的個人主義與消費主義對他們生活全方位的占據。

3.帶動發展經濟,促進村寨的現代性轉型

經濟繁榮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之一,也是當前國家倡導的鄉村治理的主要內容。在BL村,新型精英不僅在調解村民矛盾沖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還擔當著帶領廣大村民脫貧致富,促進村寨經濟發展的重任。

第一,新型精英促進村寨生產方式的改變。BL村以前的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主要是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產品,人們的思想觀念保守,生活水平較低,在現代化發展中處于劣勢。近年來,該村的新型精英通過引進新技術、新產品,實行規模化經營,使得該村農業生產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出現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趨向。不僅如此,該村新型精英在個人獲得較好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招募和吸納了85名村民,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有力地促進了村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第二,新型精英促進了村民知識水平和思想觀念的改變。科技實踐與創新精神是新型精英的獨特品質。BL村的新型精英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方面,他們敢于將自己的田地作為最新科技的“試驗田”,在廣大農戶面前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他們敢于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大膽對農業科技進行改進或創新,為農村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業的活生生的樣式,極大地觸動了村民的思想觀念。在調查中,村民LXT(47歲)為筆者談到了他在技術或思想上的“收獲”:

以前搞農業只曉得勤扒苦做,沒有想過種田還要現代技術。他們 (農村實用人才)頭腦靈活,有知識,經常教我們如何種植新品種,如何管理。以前我們種地主要是為了自給自足,沒想過可以靠農產品賺錢。但是,他們見識廣,路子多,搞規模化生產,做‘訂單式農業’,發家致富了。他們讓我們開了眼界。

目前,在這些新型精英的資助和鼓勵下,已有12名村民已開始“單干”,嘗試發展自己的產業。

第三,新型精英推動了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BL村的農村實用人才發家致富后開始回報社會,不僅扶持廣大百姓興業,而且還積極投入村寨里的公益事業,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努力為村民們營建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例如,2008年村寨整修道路,有6名新型精英出資,每人捐款3萬元,共計18萬元。2009年,村寨進行水渠配套工程建設,吳天龍帶頭發動群眾捐資10萬余元,義務投工600余工日,完成了村寨水渠工程,可以實現600余畝稻田旱澇保收。在新型精英的支持與參與下,BL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還儺愿:鄉村秩序的文化表達

在BL村,還儺愿是一項十分隆重的儀式活動。該儀式可以增強社會道德規范的權威,鞏固民族成員對文化邊界的持守,能有效維護鄉村社會秩序的穩定。

第一,還儺愿是BL村村民廣泛參與的儀式活動,在村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近年來,BL村的村民在秋收之后就會開始籌辦還儺愿儀式。一些村民表現積極,經常會帶頭出資選購道具行頭、推薦演員、編排節目等。儀式舉行時,村寨里的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對儀式中的人物扮相、臺詞和故事情節等津津樂道。在談到儺戲時,村民WSG(42歲)興奮地說:

還儺愿在我們寨子里是一件極為隆重的事情,我們都很喜歡。每次只要是舉行這樣的活動,我們都會主動捐款。其中,儺戲表演最好看,看的人都很多,每次戲場子都被會人圍得滿滿的,他們的表演也很精彩,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在還儺愿儀式當中,村民們的投入、捐助、觀看和談論等,有助于形成以聚合、團結為價值取向的社會環境,而這種的社會環境對個人的行動也起到了約束作用。這種約束是微觀的個體行為秩序形成的基礎,宏觀社會環境正是通過其對個體行動所施加的一定的約事,確保了整個宏觀社會過程的有序運行。[6](P316-326)在關注村寨公共事務氛圍之下,村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交流,和諧團結的人際關系得到了不斷加強和鞏固。

第二,還儺愿儀式是村寨爭取、維護村寨良好榮譽的機遇。為了讓外來的客人對村寨留下好印象,BL村每一次還儺愿的舉行都顯得十分慎重。村干部和村里精英努力動員村民打掃場院,組織排演節目,村民們也主動配合村寨活動安排,以和善的態度來接待客人。有村民反映:

還儺愿時,我們都會幫著搬運演出器材、出工修路、招待客人等等,主要是為了寨子的這個活動能夠舉辦得更加出色,讓客人對我們寨子留下好的印象。我們要盡力給寨子爭光,而不能給寨子丟丑。

因此,還儺愿儀式的舉行,有利于加強地方性規范,讓村民們更為注意自己的言行,共同維護村寨的尊嚴和名聲,從而也強化了村民的村寨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三,BL村苗族村民在還儺愿儀式中象征性地引入“國家”,以在鄉村治理中尋求國家的“在場”。

首先,神壇的布置加進了國家的符號。在儀式中引入“國家”,是湘西苗族的傳統習俗。例如民國時期,湘西苗族的神壇對聯中就有這樣的內容:“黃金殿上巍巍主,白玉階前蕩蕩臣”、“灑掃禮門迎圣駕,展開儀路接君王” 等。其中“主”、“圣駕”、“君王”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已被苗族民間引入儀式中。如今,BL村還儺愿儀式仍然沿襲著這樣的傳統,在對聯中有這樣的詞句:“國基鑄定千秋固,泰斗昭輝萬代寧,民擁憲法行善道,安居樂業謝皇恩”。如果說此前還只是以“君王”等象征符號隱約地表達對國家的尊崇,現在則直接將國家請進了儀式中,實現了國家力量對苗族社會的延伸,從其對聯中可以看出BL村村民希望在鄉村秩序中得到國家權威的有力保障。

其次,儀式中各路神仙的出場是對國家治理功能的模擬與表達。在還儺愿儀式中,各路神仙,如探子、先鋒、開山、和尚等都會登臺亮相,通過獨白與演唱,來介紹自己的特殊能耐。

人類學學者認為,儺戲中的神是帝國官僚的化身;鬼是人們不喜歡的危險的陌生人的超自然的代表。神、鬼表達的是農民對他們的社會世界的階級劃分。[8](P147-148)同樣,BL村儺戲中的眾神也可視為是對國家或國家官員的投影。歲月雖已變遷,但BL村苗民在儺戲中仍然上演著驅魔趕鬼的故事,這些故事或符號與以文字記載的國家意識形態關系極為密切,表達出人們對國家的持久依賴,希望能夠借助于國家威力,來完成為村寨禳病祛鬼、增添福祉的心愿。

再次,還儺愿儀式是對國家機構運作的模擬與象征性的操演。芮馬丁曾指出:“中國社會中的儀式,……反映了政治對宗教儀式的深刻影響,同時反應了民間對政治交流模式的創造。”[9](P149)同樣,BL村儺戲中的各位神仙與國家機構也應存有象征比擬關系,這些角色的分工實際上是對國家機構的運作的模擬,是國家形象在民間文化場域中的特殊表現。BL村以通俗易懂的戲劇形式將國家“拉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實現”了國家對苗族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進行管理的愿望。

(三)民間信仰:村民的生存策略和邏輯

民間信仰是湘西苗族解除生活憂患的一種重要策略,當地民間有“三十六神,七十二鬼”之說。雖然在1949年后,特別是在20世紀60-70年代受到過強烈沖擊和嚴厲批判,但是湘西苗族一直以來以各種方式堅守著這一份傳統,從未真正放棄過。

在BL村,客老司SSD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他目前常做的36堂法事①法事名稱遵照講述者的發音記錄,筆者按法事的治理功能進行了大致分類。統計結果如下:

1.有關人際關系處理的法事:“土排”;“比考”;“巖魚”;“巖堂”;“卻勾柔”。

2.有關生產事務的法事:“燒田坎紙”;“攻牛游”;“謝土”。

3.有關病情處理的法事: “了鬼洞”; “神經愿”;做“五鬼”、“了鬼端”; “扒高度”; “廣頭”;“鬼悟”;“五給忙角”;“五給咔從”;比露”;“露道”。

4.有關村寨事務處理的法事:還儺愿;“保東齋”;“倒火場”;“喜斗洞”;求雨。

5.有關家庭事務處理的法事:“洗屋”;“殤亡鬼”;“求子愿”;“吃齋的儺愿”;求財;“修得悔”;“架路邊橋”;“架天橋”;“接龍”;“架橋”;“全空”;“做天狗”;“隔殤亡鬼”。

可見,神靈信仰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或需要,他們都有向神靈祈望幫助的心理定勢。盡管BL村的民間信仰是一種非科學的世界觀,但是,它的客觀作用不可低估,它為村民提供了一種公認的價值取向和生活規則,使人的行為有底線和有畏懼。

目前,在我國的許多鄉村社會里,在市場經濟的猛烈沖擊下,人們被商業戾氣所襲擾、裹挾,鄉村社區共有的信仰正被摒棄。然而,沒有信仰約束的鄉村社會是危險可怕的,“一旦村莊社會中的人們不再受到內心力量和外力道德力量的約束,則任何不可理喻甚至喪盡天良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10](P232)而在BL村的情況卻恰好相反。獨特的民間信仰為村民生活提供了多樣的公共服務,不僅調節了人際關系,加強了地方社會網絡的力量,避免了村寨社會道德的失守,而且也關照到了政府所難以觸及的地方,成為政府管理的有益補充。因此,BL村村民對村寨信仰傳統的恪守和執著,在當前鄉村社會價值多元化背景下更顯難能可貴。

(四)習慣規約:鄉村秩序維持的界線

習慣規約是湘西苗族社會中維護社會穩定,進行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這些規約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但不管哪種形式,都起到了整飭民風、預防失范的功能。目前,BL村村民生活中主要還保留著以下習慣規約:

1.合款

合款是湘西苗族以地緣關系為基礎建立的一種組織形式。湘西苗族聚居區,曾長期保留“合款”組織,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1949年以后,由于村級行政機構與法規制度逐漸建立與完善,合款組織的部分功能被基層政府組織所取代,其存在的必要性大大減少。

在BL村,村民們在目前日常生活當中,有時也動用“合款”形式:一是在秋收時,他們會制訂款約,以維護秋收秩序;二是與鄰界村寨發生山林、田地糾紛時,村寨里的老人會出面組織“合款”,以求在與對方交涉時更具優勢。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村民們更多地是將“合款”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對外講述,且在有意識地“放大”其組織功能。村民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他們仍存有憂患意識,他們希望通過突出“合款”這一民族文化資源,來形成威懾力,防范村寨利益受到外界侵害。

2.鄉規民約

鄉規民約是湘西苗族村寨傳統的治理方式。民國期間,國家政權雖試圖在湘西苗族地區推行國家司法管理,但在實踐上,它卻未能成功廢除地方治理的傳統規則,建立起“正統”的執法和監察渠道。因此,鄉規民約仍然是鞏固湘西苗族地區治理秩序有效手段。如1919年,鳳凰縣都良由苗寨為了維護水井衛生,就立下護井石碑[11](P278-279),1949年以后,國家為了實現對民族地區的有效管理,并沒有強行取消民族地區合理的傳統規約。因此,至今湘西苗寨還延續著制訂鄉規民約的習俗。

目前,BL村常常借用鄉規民約來維持村寨的生活、生產秩序。鄉規民約規定:村里出現偷盜、破壞生產及作風不良等行為,要求肇事者殺1頭豬、罰交100斤米、100斤酒,用以安排全體村民一頓飯食。吃完之后,召開村民大會,要求肇事者向全體村民作檢討,并安排兩場電影。

村干部是BL村鄉規民約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他們在協調國家法規與鄉規民約的關系上顯得十分謹慎:一方面注重與國家權力積極配合,盡量促使村寨鄉俗傳統成為國家法規的有效補充;另一方面在解決糾紛方式上,講究規約優先原則,國家權威是備用資源和最后底線。

雖然,鄉規民約在內容上越來越受國家法律的影響,但是相對于國家法律,鄉規民約具有特定的治理原則及管轄范圍,其處理事情的方式更符合村寨習俗,結果容易讓人接受。因此,在近兩年BL村的糾紛事件處理中,鄉規民約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權威性得到了大多數村民的認可與尊重。

3.飲血息訟

湘西苗族敬畏鬼神,深信神靈在人間的超凡力量和咒語的靈驗,當遇到是非曲直難以分辨或是被冤枉無法自白的情況下,苗民通常求助于鬼神來裁定。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去天王廟或土地廟“唱血酒”賭咒。如清嚴如熤在《苗防備覽·風俗上》中就記載有:

遇冤忿不能白,必造諸天王廟,設誓刺貓血滴酒中,飲以盟心,謂之“吃血”。……其入廟,則膝行股栗,莫敢仰視。理屈者,逡巡不敢飲,悔罪而罷。

民國時,此種決斷是非的方式仍很盛行,“苗民兩造爭端,是非莫辨遇冤不能自白,即至天王廟吃血設盟,無論大小訟案,當可立決。”[12](P480)

1949年以后,國家全面主導著社會轉型和民間社會生活的樣式,湘西各地的天王廟、土地廟作為“封建殘余”而被摧毀,人們遇到民事、刑事糾紛,一般也會尋求政府力量解決,“喝血酒”的情況明顯減少。但是,國家權力并未完全消除村寨的傳統規則,“喝血酒”在BL村還是以隱形的方式存在。不過,為了躲避國家的阻攔和懲罰,村民們一般會選擇在晚上進行該儀式,程序也更為簡略:在見證人面前,雙方“賭咒,喝血酒,摔碗”,然后立即散開。

1978年以后,為了恢復民間社會的活力,國家權力開始有意識進行回收,政治環境也日益寬松。在這種情況下,BL村又重建了“天王廟”和土地廟,“喝血酒”又一次成為村民們常用的解決糾紛方式。有村民反映:

我們寨子一直有“喝血酒”的習慣,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有兩家發生了矛盾,他們就到天王廟去“喝血酒”摔碗賭咒。之后,他們就不吵架了,都等著“賭咒”顯靈。

可見,在當前法治社會建設進程中,BL村的村民們還在運用“喝血酒”的方式來處理日常糾紛,雖然賭咒后果難以查驗,但它實現了村民們對“無訟”傳統的尊重和鄉村禮治秩序的維護。

三、思考與啟示

第一,湘西苗族“文化網絡”機制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一直延續其旺盛的生命力。自從中國被卷入現代化的歷史宿命之后,國家政權就曾試圖斬斷鄉村社會中的“文化網絡”,對鄉村實行直接管制。然而,“20世紀國家政權拋開、甚至毀壞文化網絡以深入鄉村社會的企圖注定是要遭到失敗的。”[13](P4)這一結論在民國國家政權向湘西苗族鄉村滲透、擴張的實踐中得到了證實。1949年至1978年期間,國家的權力雖然深入到了社會底層,取得的管理效果也十分突出,但是對鄉村的治理方式卻過于嚴厲與僵硬,鄉村社會又缺失了活力與個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分化,湘西苗族社會矛盾也逐漸增加。為了促進民間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國家政府開始調整治理方式,在運用自身的能量時,也開始征用民間社會中傳統的治理資源,其中最具效力的治理資源之一就是鄉村中“權力的文化網絡”。于是,當前湘西苗族地區傳統的文化網絡治理機制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其社會控制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

第二,在國家推進現代法治建設過程中,湘西苗族社會對其傳統的治理方式進行了靈活、有效地調適,實現了苗族社會治理模式的再建構。湘西苗族一方面主動順隨和接納國家的意愿與倡導,讓“國家在場”,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其實現鄉村治理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他們也并不丟棄自己的文化傳統,仍然延續著其“文化網絡”治理機制,并且發揮了獨特效力。湘西苗族“文化網絡”的鋪陳,不僅實現了國家公共權力運行與地方性利益的動態平衡,避免了當前社會急劇變革和多元文化價值對湘西苗寨地方性規范和村民本體性價值的沖擊,有效地保護了苗族村寨的內聚性,而且也為苗族傳統文化構建了一個傳承和發展的完整“場域”。

第三,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網絡”的延續,對于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社會主義法治的要義自然是國家法主導對鄉村社會秩序的塑造,但是“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14](P58)也就是說,它需要與鄉村社會禮治秩序的契合和互動。同時,田野調查也顯示,國家法并非容納不了民族社會中的“小傳統”。民族社會中傳統的“文化網絡”機制,是重要的社會管理資源,若能正確認識和理性利用,完全可以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有力補充和有益資源,而并非一定是社會主義法治進程的障礙。因此,國家需要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可以從民族社會獲得合法性,與民間力量一道來整合社會;兩者保持良性的溝通與合作,互動相補,更有利于民族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1][5][13][美]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2]仝志輝,賀雪峰.村莊權力結構的三層分析:兼論選舉后村級權力的合法性[J].中國社會科學,2002(1).

[3]賀雪峰.村莊精英與社區記憶:理解村莊性質的二維框架[J].社會科學輯刊,2000(4).

[4][10]賀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6]Alexander,A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7][12]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R].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8][9]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1]湘西州民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從書:民族志[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14]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國家文化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誰遠誰近?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在线| 2022国产无码在线|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91网址在线播放|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第一色视频|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国产精品2|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va|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色视频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级片| 成人欧美日韩| 91青青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美女毛片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xxx|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日韩国产 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91在线|中文|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婷婷午夜影院|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jizz|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国产av色站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AV毛片|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视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91黄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