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堂老藥鋪的數百年滄桑變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武舟

▲位于北京市崇文門外大街的萬全堂原址
今天一說起老藥鋪,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同仁堂,而對與它同宗同源的萬全堂卻知之甚少,對南城老藥鋪曾有過的繁華更是不甚了解。北京的南城在清代是平民聚集之地,也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圈,同時也是萬全堂等知名藥店的起家之地。
相傳早在同仁堂開業之前,萬全堂就已經開辦,開業之初也曾風光一時,而它與同仁堂的境遇卻大不相同。時間流轉,歷史更迭,是什么塑造了萬全堂的輝煌,又是什么使名噪一時的老藥鋪于歷史中模糊了蹤跡?讀一讀萬全堂史話,去時光深處尋那一抹古韻幽香,不知今人又會有怎樣的感嘆。
早年間,萬全堂也曾是名滿京城的老字號藥鋪,曾經專為御藥房提供藥材,但關于它的創立時間,卻說法不一。目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創立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 年),一說是清康熙年間(1661~1722 年)。
前種說法史學界認同度不高,但萬全堂的一些老店員卻認為此非空穴來風。據萬全堂退休店員李本悌回憶,在原來的老師傅當中,認為萬全堂創立于明永樂年間大有人在,“距今已有500 余年歷史”的說法很普遍。此外,關于500 年的說法,萬全堂內還有另一個證據:萬全堂門口掛著的一幅對聯。其上聯為“萬國稱揚譽廣三千界”,下聯為“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題字為“萬全堂寶號,肇于明中葉,迄今已歷五百余年”。這副對聯是民國十五年(1926 年)由江淮名士楊繩武題寫,由1926 年往前推算500 年,剛好是明初的宣德元年(1426 年)。
而學術界則有另一番說法。學者劉永成和赫治清在20 世紀80 年代研究萬全堂歷史的時候,通過大量的資料和考證,梳理出萬全堂實際上創立于清康熙年間,而非明朝。
這一說法可以從和萬全堂有極大淵源的同仁堂樂家第十三代孫樂松生的說法中得到驗證,他曾說:“在清初,我家開設同仁堂的同時,或者更早些,還開設了萬全堂藥鋪。”1990 年,在整理萬全堂相關店史的時候,藥店也采用了這種說法。
相傳萬全堂老藥鋪與同仁堂有很大的關聯,據說萬全堂的創始人就是同仁堂的創始人——樂家。
康熙四十年(1701 年)前后,世代為醫的樂家兩兄弟樂鳳鳴和樂鳳儀前后腳分別創立了萬全堂和同仁堂。雖然兩家店鋪同為樂家兄弟所開,與如日中天的同仁堂相比,萬全堂就漸漸顯得黯淡了許多。不過,它在創立之初也是十分輝煌的。
在乾隆十一年(1746 年)之前,萬全堂一直是由樂家獨資經營的,由同仁堂樂家后代于清嘉慶十年(1805 年),以樂云書之名將萬全堂賣給山西臨汾人姜承齋。
樂家獨資經營時期,即乾隆十一年之前的這段時間也是萬全堂生意興隆的“黃金時代”。因為生意看好,萬全堂還在菜市口設立了一家“連鎖店”——西萬全堂。據記載,乾隆十一年以后,萬全堂開始了一段“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東家大變動時期:乾隆十一年七月,由于店鋪債務繁多,樂家開始與索姓人共同合股打理店鋪。在樂家最終把萬全堂轉手給了山西人姜承齋之前,還同菅姓等人合資經營過一段時期。至此,樂家和萬全堂逐漸失去了直接的人事聯系。盡管此后已不再是“兄弟店”,但萬全堂和同仁堂關系依舊密切——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后,萬全堂和同仁堂所用的還是同一配本(藥方)。
萬全堂藥店經營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韓姓為首的山西九戶人家以股份制形式共同經營萬全堂。在經營過程中,藥店不斷克服合股經營的弊病,一切按股東會簽訂的合同辦事,堵塞漏洞,使萬全堂走上了中興之路。1921 年和1931 年,萬全堂先后在山西臨汾和新絳各開一個分店。這是中國股份合作制最原始雛形,“文革”前,鄧拓還曾親臨萬全堂調研“中國資本主義萌芽”。
當時的萬全堂從經理、賬房到伙計都是山西人,形成一大特色。店主根據店員的勞動技術、工作年限議定酬勞,按月支使。這一制度調動了店員的積極性,大家齊心協力使萬全堂的生意紅紅火火。幾百年來他們經營著丸散膏丹、湯劑飲片,藥材地道,質量優良。
藥材好還要加工細,萬全堂的飲片(草藥)都要經過仔細挑選,僅半夏一種就需用清水、石灰、礬等幾道工序加工,放49 天才能使用。此外,他們還將山西藥龜齡集、牛黃清心等帶進北京,服務京城百姓,享有很高聲譽。
清代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以外的南城,尤其是大柵欄一帶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種商業薈萃于此,中藥業作為南城商業的一個重要組成板塊,借著同仁堂、鶴年堂、千芝堂等眾多“品牌”藥鋪的先后成立和經營成熟而興隆鼎盛。崇文區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后,單是崇文區的中藥鋪莊就已達到了131 家,從業人員有幾千人之多。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南城商圈漸漸在歷史中萎縮蕭條,在這種大勢的推動下,京城中藥業亦開始漸漸黯淡。這期間,萬全堂走過的軌跡可謂具有代表性。其在民國年間所經歷的一系列沖擊和變動,具有“拐點式”的意義:民國初年,因為西藥治療的快捷、方便,以及西方文化的快速傳播,京城中藥一枝獨秀的地位受到了西藥和西醫的巨大沖擊。在那段時間,京城不光出現了專門經營西藥的藥鋪,而且在一些傳統的中藥老鋪里,西藥也開始了一點點滲入。萬全堂和其他眾多的老藥鋪一樣,開始在枸杞、地黃旁邊擺設紅藥水、止痛片等一些常用的西藥。西藥西醫的發展開始“蠶食”傳統中醫藥。
1956 年,公私合營后,萬全堂轉為以零售為主,但仍保留了制劑加工業務。“文化大革命”中,萬全堂曾改名益民藥店。由于萬全堂地理位置優越,經營品種齊全,加之沿襲了幾百年來獨特的經營作風,仍保有其名店地位。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老藥鋪開始了新的嘗試。1980 年,萬全堂開始銷售旅游藥品,并逐步形成了以接待港澳臺同胞和華僑為主的旅游購藥中心,取得了十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于1986年被北京市旅游局指定為定點購物商店。
1988 年10 月,萬全堂又在天壇東側路開設了分號,營業面積達200 平方米。這一時期,萬全堂的經營品種達數千種,不但有國內顧客需要的各種名牌中西藥,還備有野山參、冬蟲草、鹿茸、耳環石斛等一批國內外賓客喜愛的高檔中藥材,規模和效益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

▲曾經的萬全堂飲片調劑處
1993 年,崇外大街的改造,萬全堂這個有著500 余年歷史的老字號被拆除了。位于崇外大街47 號的老店鋪拆除后,新的主店一直沒有形成,為了能使萬全堂的老字號延續下去,萬全堂人進行了反復的考察和多方聯系,為萬全堂這個老字號再放光芒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新店開業之前的5 年里,為了安置職工,萬全堂在京城的很多地方開設小藥店,甚至在百貨商場里租柜臺。1998 年6 月,有關部門在崇外大街西七左,為萬全堂提供了475 平方米的營業面積,2005 年,崇外大街再次拆遷,為保留老字號招牌,萬全堂把原位于天壇東側路的分店變為藥店主店,其經營項目也不斷擴大,但保持和發揚老字號的傳統美德卻是始終不變,如今的萬全堂恪守“尊古炮炙、選藥精良”的宗旨,仍沿襲著數百年來形成的獨特經營方式。
“萬國稱揚譽廣三千界,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曾經的輝煌仿佛就在昨天,當日的磅礴大氣似仍歷歷可見。時光荏苒,幾經滄桑。新時代的陽光中,萬全堂等老藥鋪也正秉承傳統,再次踏上開拓未來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