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健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物管中心,遼寧大連 116001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可導致骨質疏松,已為臨床上所公認[1],其發病率為35%~58%[2],但發病機制尚未清楚。骨質疏松癥為一種以低骨量與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點,使骨質脆性增加及易于骨折的代謝性骨病。骨質疏松不僅可引起腰酸背痛、身材萎縮及駝背,嚴重者還會導致骨折,因此本研究選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共100例,探討阿侖膦酸鈉在治療甲亢合并骨質疏松癥中的臨床應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合并骨質疏松癥患者共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齡25~65歲,平均(48.6±3.1)歲。甲亢的診斷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而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腎病等,有服用糖皮質激素史。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抗甲狀腺藥甲巰咪唑治療,每日口服30 mg,分3次,連續6~8周,隨后減量治療1年。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阿侖膦酸鈉(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906012,10 mg×7片)治療,每天5 mg,連續服用1年。治療前后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甲狀腺功能、骨密度及骨代謝指標水平,其中甲狀腺功能指標包括游離型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型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促甲狀腺激素(TSH)。
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相關標準進行評定,其中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甲狀腺功能、骨密度基本恢復正常或較治療前改善≥40%為顯效;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減輕,甲狀腺功能、骨密度顯著增加或較治療前改善≥20%為有效;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不顯著,甲狀腺功能、骨密度無顯著的改善或改善<20%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為72.00%,而對照組患者為40.00%。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FT3、FT4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TSH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T3、FT4、TS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而堿性磷酸酶、尿鈣/肌酐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堿性磷酸酶、尿鈣/肌酐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驗組控制骨質疏松癥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3。
實驗組患者出現腹痛腹瀉、便秘各2例,發生率為8.00%;對照組患者出現腹痛1例,便秘1例,上腹飽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甲狀腺激素是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骨代謝的基本激素,其對骨代謝具有雙重的作用,在低濃度時可刺激骨生長及鈣沉積,在高濃度時可抑制骨的形成和刺激骨吸收,直接調節胰島素生長因子在成骨細胞的表達[5-8]。甲狀腺激素還可刺激肝臟產生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IGF-1)、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氨酸(T4),增加IGF-1 mRNA的表達,促進生成IGF-1與IGF-BP[9]。當患有甲亢時,機體中甲狀腺素增多,使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活性同時增強,特別是破骨細胞更為顯著,甲狀腺所致骨形成的增加未能完全代償骨吸收的提高,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轉換增加導致骨量丟失,繼而引起骨質疏松[10-11]。
表2 兩組甲狀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甲狀腺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FT3(ng/L)治療前 治療后FT4(μg/L)治療前 治療后TSH(mU/L)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50 50 10.28±3.25 10.49±3.18 3.78±1.49#3.82±1.93#6.10±2.37 6.08±2.52 1.56±0.71#1.49±0.68#0.56±0.22 0.54±0.26 2.35±1.13#2.15±1.05##
表3 兩組骨密度與骨代謝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骨密度與骨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骨密度(g/m2)治療前 治療后堿性磷酸酶(U/L)治療前 治療后尿鈣/肌酐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50 50 0.66±0.05 0.68±0.04 0.77±0.06#*0.72±0.05#88.63±10.27 84.59±9.40 67.73±9.25#*70.37±11.45#0.55±0.26 0.57±0.20 0.27±0.11#*0.47±0.18##*
阿侖膦酸鈉為骨吸收抑制劑,具有強大的抑制破骨細胞骨吸收作用,可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和減少破骨細胞數,有效地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轉換,從而增加骨礦物含量,降低骨折發生率,其可有效防治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改善其骨結構。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達72.00%,而對照組患者為40.00%,實驗組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獲得顯著改善,甲狀腺功能顯著降低。實驗組患者的尿鈣流失明顯較對照組緩解,且調節堿性磷酸酶和尿鈣/肌酐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阿侖膦酸鈉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延緩鈣丟失進程,進而控制骨質疏松癥。
綜上所述,采用阿侖膦酸鈉治療甲亢合并骨質疏松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降低甲狀腺功能,提高骨密度及調節骨代謝水平,且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云良,郭淑琴,王君,等.甲亢合并骨質疏松患者生長激素變化的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2,8(4):328-330.
[2]黎云燕.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謝改變[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1,7(1):47-48.
[3]鄭筱萸.中國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26-230.
[4]Laen JM,Riley EH,Wirganowicz PZ.Osteoporo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Instr Course Lect,1997,46:445-458.
[5]羅潤環,盧海英,黃艷萍.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兒臍血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6):66-67.
[6]余綺玲,陳定宇.血甲狀腺激素水平與甲亢危象相關性分析[J].現代醫院,2006,6(3):31-32.
[7]熊豐,雷培蕓,朱岷,等.長效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治療兒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3,9(1):20-22.
[8]李效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血糖及血脂代謝異常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5):37-38.
[9]王雪,李玉風,于湄,等.甲亢患者血清IGF-1、BGP和DPD水平與骨密度相關分析[J].北京醫學,2004,26(5):300-302.
[10]郭慧峰,張省亮,潘鋒豐,等.骨代謝標志物與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性[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0):1710,1712.
[11]隆元昌,王學志.阿侖膦酸鈉對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療效分析與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06X):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