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飼料安全與污染防控 國家工程實驗室生物包膜工程中試基地 張小東 余 榮 趙 民
丁酸鈉作為一種酸化劑,具有降低胃腸道pH,提高消化酶活性,改變有害菌的適宜生存環境抑制殺死病原菌,促進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刺激胰腺腺泡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的分泌及促進胃腸道細胞增殖和成熟,維持黏膜上皮細胞結構完整,改善小腸吸收的功能(Galfi和 Neogrady,2001;Galfi和 Bokori,1990)。目前,丁酸鈉在仔豬上應用研究較多,而在母豬上的研究較少。丁酸鈉在應用中存在惡臭和易揮發損失的缺點,因此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需對丁酸鈉進行包被處理(陳國順等,2011)。本研究以妊娠后期母豬為研究對象,探討微囊丁酸鈉對于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 微囊丁酸鈉借鑒人藥微囊緩控釋技術生產而成,丁酸鈉含量為30%,由杭州康德權飼料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動物 2011年3~6月在寧波某養殖公司種豬場進行。試驗選用胎次、體況、前胎產仔數一致和預產期相近的妊娠85 d健康長×大雜交經產母豬40頭,隨機分成2組,每組20頭,單欄飼養。
1.3 試驗設計和日糧配方 試驗采用單因素設計,分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兩個階段進行 (妊娠后期:妊娠第85天上至妊娠103 d;哺乳期:妊娠104 d至仔豬28日齡斷奶)。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處理組妊娠期:飼喂妊娠期基礎日糧+800 mg/kg微囊丁酸鈉;處理組哺乳期:飼喂哺乳期基礎日糧+500 mg/kg微囊丁酸鈉。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飼養管理 母豬采取全進全出的管理模式。妊娠舍中的40頭母豬分為兩組 (對照組和試驗組),左右兩排限位欄各飼養20頭母豬(妊娠85 d始),分別飼喂對照組基礎日糧和試驗日糧(妊娠期:基礎日糧+800 g/t微囊丁酸鈉;哺乳期:基礎日糧+500 g/t微囊丁酸鈉),日飼喂量2~3 kg,產前1周將待產母豬轉入產房,飼養于同舍分娩床上,分娩前適度控料飼喂,分娩后當天不喂料,第2天開始逐漸加料,產后第5天開始正常喂料,飼料狀態為濕拌料。仔豬出生后,立即用消毒過的毛巾擦干其口腔內及體表的黏液,用消毒剪刀剪斷臍帶,碘酒消毒,然后稱重。仔豬按生產程序進行剪牙、斷尾、免疫。分娩后24 h內采用組內交叉寄養方式達到窩仔數基本一致 (實際帶仔數在11頭左右),每窩仔豬試驗初體重也基本一致。仔豬于7日齡開始補料 (乳豬采食相同教槽料),28日齡斷奶。母豬斷奶后移至配種舍,觀察首次發情日。其他飼養管理方法按照豬場常規實施。
1.5 測定指標 記錄分娩前7 d的母豬體重、母豬斷奶體重、母豬平均采食量、產仔數、活仔數、弱仔數(仔豬出生體重小于900 g)、仔豬出生重,計算仔豬弱仔率。記錄斷奶仔豬數、仔豬斷奶重,計算仔豬哺乳期日增重。觀察并記錄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天數。從仔豬出生開始,逐日逐頭記錄仔豬的死亡情況。
1.6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經過Excel 2000初步處理后,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分析比較兩組間的差異顯著性。
2.1 微囊丁酸鈉對母豬哺乳期體失重的影響由表2可見,處理組母豬全期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高4.56%,且差異顯著(P<0.05);處理組母豬哺乳期失重顯著低于對照組達21.65%(P<0.05)。這說明飼料中使用微囊丁酸鈉能夠顯著提高母豬在生產后期及哺乳期采食量、降低哺乳母豬的體失重,有利于母豬進入下一階段的繁殖周期。另外,處理組母豬斷奶后發情間隔比對照組縮短了0.31 d。

表2 包膜丁酸鈉對母豬采食量、體重和發情間隔的影響
2.2 微囊丁酸鈉對母豬產仔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見,處理組窩產仔數、活仔數、仔豬初生均重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不顯著 (P>0.05)。處理組弱仔率較對照組下降35.72%,窩斷奶仔豬數和斷奶仔豬均重有上升趨勢(P=0.07,P=0.14),處理組有上升趨勢,斷奶仔豬均重高出對照組達4.63%。哺乳期間仔豬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高6.57%,且差異顯著(P<0.05)。

表3 微囊丁酸鈉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丁酸鹽可改善腸黏膜結構完整性,促進腸道發育,降低腸道潰瘍率(唐明紅和田科雄,2010;王二紅等,2010;王純剛等,2009)。本研究中,母豬飼料中使用微囊丁酸鈉能夠顯著提高母豬全期平均采食量達4.56%,顯著降低哺乳母豬的體失重,縮短發情間隔,其原因在于丁酸鹽改善采食量和腸道健康,提高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和吸收效率,進而降低泌乳造成的體重損失。
丁酸鈉能促進母豬血液血紅蛋白的合成,使紅細胞數量增多。紅細胞數量增多,血液攜氧能力增強,使母豬皮膚紅亮,妊娠后期胚胎呼吸困難減輕,白仔率降低。同時,臍血攜氧能力增強,提高胚胎著床能力,新生仔豬皮毛紅亮,生命力旺盛。劉志杰等(2001)研究表明,丁酸鹽可誘導珠蛋白基因表達,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尤其能夠選擇性地刺激胎兒血紅蛋白的合成增加。本試驗結果表明,飼糧中添加微囊丁酸鈉可減少弱仔率達35.72%。
斷奶前仔豬的生長性能主要受母豬泌乳量和乳汁質量的影響。保證哺乳母豬產后營養充足是保證奶水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因素,丁酸鈉可以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增強消化酶活性,提高飼料轉化率,還可促進胰島素生成,進而保證母豬有充足的營養吸收(Sano等,1995)。丁酸作為合成脂肪的揮發性短鏈脂肪酸,隨著丁酸添加量的增加母乳中乳脂的含量也呈線性增加,有利于提高乳汁的乳脂率,從而改善奶品質(Thomas和Chamberlain,1984)。此外,丁酸鈉可以促進腸道黏膜免疫細胞的增殖,增強母豬的免疫力,這對于保護母體健康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母豬健康,才能繁育出健康的仔豬。王二紅等(2010)研究表明,添加丁酸鹽可顯著提高母豬初乳和第14天常乳中乳脂的含量,提高仔豬平均日增重。本研究結果表明,添加微囊丁酸鈉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此外,斷奶重和窩斷奶仔豬數有上升趨勢。
在本試驗條件下,母豬妊娠料和哺乳料中分別添加微囊丁酸鈉800 g/t和500 g/t,可改善母豬生產性能,提高仔豬斷奶日增重。
[1]陳國順,徐振飛,余榮,等.不同類型丁酸鈉在加工過程中的穩定性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1,47(5):62 ~ 66.
[2]劉志杰,李西平,錢新華.丁酸類化合物誘導珠蛋白基因表達的研究[J].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01,28(5):271 ~ 274.
[3]唐明紅,田科雄.日糧中添加丁酸鈉對生長肥育豬生產性能、胃腸道結構和血清免疫指標的影響[J].飼料廣角,2010,13:26~29.
[4]王純剛,張克英,丁雪梅.丁酸鈉對輪狀病毒攻毒和未攻毒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和腸道發育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9,21(5):711 ~ 718.
[5]王二紅,吳德,方正峰,等.飼糧中添加丁酸鉀對泌乳母豬繁殖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和乳成分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0,22(5):1367 ~ 1373.
[6]Galfi P,Bokori J.Feeding trial in pigs with a diet containing sodium nbutyrate[J].Acta Veterinaria Hungari-ca,1990,38:3 ~ 17.
[7]Galfi P,Neogrady S.The pH-dependent inhibtory action of n-butyrate on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division[J].Food Res Int,2001,34:581 ~ 586.
[8]Sano H,Nakamaura E,Takahashi H,et al.Plasma insulin and glucagons responses to acute challenges of Acetate,propionate,n-butyrate and glucose in growing gilts(Susscrofa)[J].Comp Biochem Physiol,1995,110A:375 ~ 378.
[9]Thomas P C,Chamberlain D G.Manipulation of milk composition to meet market needs[J].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1984,21:219 ~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