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生物與制藥技術系 任 杰 魏 鵬
項目課程是一種基于工作任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模式,是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筆者以插花藝術課程為例,簡要介紹了項目課程的概念,闡述了項目課程開發的基本思路和過程。
1.項目課程的特點。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課程結構和內容來自崗位工作任務分析,項目的設計要圍繞工作任務來進行,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構成課程的各項目應涵蓋課程目標所涉及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并具有完整性;項目的編排應循序漸進,具有邏輯性;項目課程不僅要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要發展學生的反思習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具有引導性;要符合地方經濟特色,課程須是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具有典型性和職業性;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學中要便于實施;積極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成果,讓“四新”進課堂,保持內容的有先進性。
課程的項目可以是封閉項目,也可以是開放項目。封閉項目有明確的訓練目標,要求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及要求進行操作,需要相對具體的知識;開放項目需要學生自己確定目標,通過查閱資料或小組討論自己設計工作過程。
2.項目課程的設計。為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便于項目實施,教師通常將每個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子項目,內容包括教學目標、工作任務、相關實踐知識、相關理論知識、項目實施和知識拓展。項目課程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以插花藝術課程中三角形插花項目設計為例,教學目標分解成終極目標和促成目標,工作任務包括工作任務名稱、工作任務的背景、需達到的技術要求、所需要設備材料等條件。其中,相關實踐知識指完成本項目必須具備的操作性知識,如操作步驟、技術規則、工藝流程、工具設備名稱等,主要解決“怎么做”的問題;相關理論知識指完成本項目必須具備的理解性知識,用于解釋“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和“是什么”的問題;拓展知識指該項目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延伸和補充,學生可根據個人程度和興趣選學。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項目設計示例---三角形插花項目2 三角形插花
在項目課程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項目課程要求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進行項目的開發與實施。部分教師應有企業工作經歷或在企業兼職,掌握行業、企業的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除了應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素養外,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能科學地選擇和開發項目,引導學生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理論并提高職業素養。項目課程強調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來設計教學活動,整個教學過程最終要指向讓學生獲得一個具有實際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以便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實際的項目活動中,主動構建知識和能力,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項目課程教學可以采用單項項目和綜合項目兩種訓練方式。單項項目是指圍繞著局部工作任務所設計的項目,其功能是培養學生的單項職業能力,可以采取實操、模擬或仿真等方式,利用校內實驗實訓設施,按照項目工作流程,沿著由簡單到復雜,低級到高級的順序,完成一個個單獨的項目,形成單項職業能力,如插花藝術課程中各種花形的插制,這類項目多為封閉項目。綜合項目指圍繞著完整工作過程所設計的項目,其功能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這類項目多為開放項目。如插花藝術課程中的花店運營綜合實訓項目,各實習小組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項目洽談、實地考察、設計草圖、預算編制、協議簽訂到購買材料、現場操作再到最后的工程驗收、項目決算等,全程參與整個項目的運作。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階段性互換,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鍛煉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協調合作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
項目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理論、實訓教學內容一體化;教室、實訓室教學設施一體化;學校、企業教學場所一體化,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過程中,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安全生產等非常重要的職業意識和素質得到有效培養。
項目課程的教學評價以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完成的質量為依據,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相結合,課程考核與職業鑒定相結合、學校評價與社會反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項目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的過程和項目完成的情況、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等考核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形成,同時檢驗教師的執教能力。學校教學管理和督導部門及社會對畢業生的反饋信息,有助于老師重新審視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緊跟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步伐,不斷調整更新項目。
盡管項目課程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能否確保學生學會完成作為該門課程內容的所有工作任務,項目之間能否形成一定的邏輯關系;現有的教學設施能否滿足項目的實施,師資水平能否適應項目教學的要求,但其設計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