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珊華
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一定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聽力是接收和理解口頭信息的基本能力。因而中學英語聽力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同時它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在對初三學生英語試卷的調查分析表明,不少學生面對聽力題束手無策,失分較多。因此,切實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成為中學英語教學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提高聽力水平,是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將從影響中學生聽力的幾個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中學生聽力水平的具體方法。
一、影響中學英語聽力的因素
(一)語言基礎知識不扎實成理解困難。
1.語音是聽力的最基本要素。語音包括辨音、重音、語音、語調、連讀、弱讀、同化、省音及各種朗讀技巧等。主要問題為:讀音不正確或根本不會讀。
2.詞匯因素。詞匯是語言的組成部分。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的大小、詞匯的類別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聽力理解。如單詞、詞組、動詞的過去式掌握不牢固,會直接影響學生聽力的理解。正確全面地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及其用法是聽力的重要基礎。
3.語法知識因素。語法是規范語言表達的法則。每一種語言的表達習慣不同,語言法則也就不同。如果搞不清語法,就不會明白句子構建的方法,即使能聽懂句子的意思,但也會因搞不清句子的邏輯關系和語法層次而造成誤解。
(二)情緒狀態的因素
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研究表明,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狀態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使原來能夠聽懂的內容也大打折扣。在聽的過程中思想過于緊張,注意無法集中,本來可以聽懂的內容也聽不懂了。
(三)訓練量的因素
熟能生巧,英語聽力也不例外。英語聽力的問題需要大量、重復的聽力訓練來解決。而聽力訓練量不夠恰恰是初中生的硬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只想著在基礎知識方面拿分,忽視了聽力教學。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哪有大塊時間進行聽力訓練呢?久而久之,聽力的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原有的水平還會下降。
二、提高中學英語聽力的策略
(一)加強基礎教學
1.語音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糾正學生錯誤的語音語調,同時精心設計相關練習,強化單音訓練。2.詞匯方面: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重視詞匯積累,尤其要鼓勵學生多閱讀文章,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3.語法方面:重視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讓學生多讀多寫,增強語感,在用中感知語法,學習語法。
(二)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
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在聽聽力之前要懂得調整好狀態,排除干擾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在聽力過程中,就能調動所有器官——眼耳口鼻手。邊聽邊寫,以免忘記;邊聽邊做,把聽到的信息用動作表達出來;邊聽邊猜,猜信息,預測結果等。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正確對待聽力中的困難,努力消除學生的害怕與擔憂的心理。
(三)加強聽力方法技巧的指導與訓練
教師在聽力教學中要注重聽力方法技巧的訓練:1.在聽錄音之前要先把聽力練習題的題目先看一到兩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聽的時候才能知道要“聽什么”。2.做聽力筆記。把聽到的重點內容記錄下來。比如,一些時間、地點、人物等這些有利于學生組織自己聽到的的內容。3.在做聽力時如果遇到聽不懂或聽不清的地方,一定要先放過先聽下面的,不要做停留,這樣才能更好地聽到聽的內容。
(四)加大聽力的訓練力度
1.實現精聽泛聽的結合。精聽基本訓練方法是聽寫、復述、完成句子。聽之前講明要求,聽時注意哪幾點,以便更好地達到預期效果。泛聽注意的焦點是整段話語的大意,能聽懂中心思想即可。
2.要求學生堅持每天聽聽力,在每次的聽力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加以記憶。加強多聽,多讀,多記的訓練,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總而言之,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反復實踐的過程。要想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和聽力技能,教師和學生都要共同克服制約聽力的負面因素,拆卸掉心理障礙,還要進行基礎訓練。把聽說結合起來。平時在訓練中再掌握一些科學合理的聽力技巧,就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