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珉
摘要:分析了高校經濟管理實驗室的科研、驗證與技能實訓三大功能,提出了從服務教學的驗證實驗與技能實訓的功能上強化實驗室建設,必須從實驗環境、實驗模式、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實驗的激勵考評制度等方面進行創新性建設。分析了高校經濟管理實驗室創新性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學校應從管理制度上創造出激勵創新的機制,應從實驗室與教師在實驗中作用的根本定位上,為實驗室的創新性建設創造較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經濟管理;實驗;創新
1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功能定位
許多地方本科院校將自己的辦學類型定位為教學型、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成“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如何更好地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已經是一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課題。
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來說,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果仍然僅靠“一支筆一本書,講完內容就下課”的講課方式和“一套試卷一門課,考過60分合格”的學習考核方式,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師除了在理論教學方面要改革教學方法,特別要重視將經濟社會實踐中豐富生動的知識引入到實驗教學中,在校內開設高質量經濟實驗課程,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大大增強了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訓練。因此,高質量實驗模式的設計、高質量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就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2經濟管理實驗室建設現狀分析
2.1觀念落后,實驗室建設投入不足
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把實驗室作為理工科專業的加強項,而對于經管類及其它文科實驗室建設上則顯得不足。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實驗環境惡化,無疑影響經管專業的人才培養。
2.2實驗教學落后,管理上開放性不夠,質量監控部到位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經管學院的實驗教學比較單調,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數量不足,給學生發揮創造力的空間很小,灌輸性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上規定的步驟完成實驗,整個過程中學生是消極被動的。實驗內容僅僅局限于課程甚至單個知識點,實驗課完全成為了理論課知識的驗證。很多院校只開設了會計手工模擬和會計軟件應用基礎課,至于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課、計算機財務管理實驗課、計算機審計實驗課及ERP的企業管理實驗課等實驗課程則開得很少或者沒法開設,這樣就割裂了相關專業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不能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即使是某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也僅僅是教師將數據修改后,由學生按照所學的步驟走一遍,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在實驗開始前學生就已經清楚,沒有任何新意可言,故學生對實驗內容、實驗方法也缺乏興趣,顯然這種實驗教學難以實現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更與我們培養創新意識的目標背道而馳,這需要我們在實驗上進行改革與創新。實驗室還存在管理不到位,開放不夠,質量監控不到位的問題。實驗室規模小,管理分散,存在著重復建設的情況,經管實驗室設置口徑過窄,封閉管理,開放程度不夠,共享性較差,利用率低。實驗教學和管理的質量監控不到位,實驗室管理大多缺乏教學評價制度和教學考核制度等,不少地方高校對理論教學已經建立了常態的教學評價和監督考核制度,教學督導組對理論教學經常去聽課,但是去監督考核試驗教學的則較少。一些經管實驗教學仍然缺乏獨立的考核標準和考核要求,有的甚至就沒有進行考核。這些對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管理都起到了逆向激勵的作用。
2.3實驗隊伍匱乏,結構不合理,素質有待提高
師資問題是困擾實驗室發揮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功能的瓶頸。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實驗教師隊伍大多仍以理論課程的教師兼職實驗教學為主,專職實驗教師隊伍不穩定,數量偏少。許多實驗技術人員只能做一些實驗準備、儀器設備維護等專業要求不高的簡單工作,難以承擔創新性的實驗教學任務和科學研究,更談不上開放性實驗室的的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由于長期將實驗技術人員放在從屬地位,對實驗技術人員參加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學術會議方面重視不夠,也影響到實驗教學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在許多學校,同級別職稱,實驗系列也比其他系列的待遇低,實驗人員的待遇、職稱和理論教師地位不平等,嚴重傷害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導致高學歷、高技能的人才不愿意進入實驗室工作。另外文科實驗與理工科實驗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管理無定式和經濟管理活動的創新要求,使得文科實驗內容更多超越了應用問題,甚至是思想理論范疇上的突破創新,這對于實驗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經濟管理實驗室創新建設的思路
一個完整的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應該具備三大功能:一是進行經濟學的科學研究功能,二是進行經濟類學科的驗證功能,三是培養實際經濟工作技能的實習功能,相應的可以開設三種不同類型的實驗。就經濟管理實驗室的教學功能而言,如何進行高質量的驗證性和技能性實驗的設計,有哪些模式可以設計、各種模式設計的目的、要素、過程的控制該怎樣有機結合,實驗教學中教與學兩者之間的關系;課程實驗、綜合實驗的設計性實驗如何有機組合等諸多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思考,這客觀上要求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必須進行系統創新。
創新的經濟管理類實驗模式設計需要對實驗進行系統設計,包括創造與經濟社會運行環境高度仿真的實驗教學環境、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突出、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以及激勵機制的系統性設計。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1、以高仿真性作為實驗設計的第一宗旨,全面、系統、有創造性地、立體的模擬企業經濟業務運行,模擬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相關業務運行,在學校實驗室內再造出企業經濟業務的循環運作情境。
2、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為教學改革的立足點,設計出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由學生擔任不同職業角色,以具體職業角色相互配合、動態運行的高仿真實驗模式,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轉變。
3、設計出跨課程、跨學科(專業)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使經濟管理類實驗擺脫單一課程實驗的限制,成為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知識交融的實戰訓練。
4、在實驗的設計中融入教育學、心理學、行為科學、激勵機制及競爭機制,極大地調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我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按以上設計思路設計的實驗模式,激發起了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使專業課的學習變得生機勃勃又循序漸進,在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上成效顯著。
4經濟管理實驗室創新建設的對策
4.1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的管理制度設計為教師創新能力發揮提供保障與激勵。要認識到經濟管理類實驗室與理工類實驗室所服務專業群的重大區別,采取適應各自特點的管理方法。在思想認識上,明確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新生的、創建與摸索中的、只有創新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只有創新,才能使其有特色而健康地發展。這需要管理制度的重視、要在制度設計與執行中體現對其投入的重視和鼓勵,鼓勵每一個有創意的設計、每一種創新的嘗試、每一種創新的教學實驗。這樣,經過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斷的摸索和總結,逐步建立起經濟管理實驗體系的大廈。對新實驗項目設計給予研究啟動資金,從管理制度上為實驗室的創新性建設提供保障。
4.2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組建團隊
實驗教師是由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組成的重要隊伍,應重視實驗室師資隊伍的培養工作,選派一些素質高、能力強的實驗教師通過參加培訓、研討、交流和考察等多種方式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組建具有學科綜合性知識、創新能力和事業心的教師團隊,對經濟管理類實驗進行綜合性設計和總體把握。
4.3整合實驗室資源,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要打破由學院以及專業教研室分割而壘起的實驗室“高墻”,對實驗室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與優化配置。實驗室除了在滿足各專業的實驗教學需要的基礎上,還可以用于教師和學生的科學研究,從而提高師資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并使學校教學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進而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增強實驗室的規模效益。
5結束語
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創新性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其內在的規律性,選擇并設計適應其發展、支持其發展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認識其艱巨性、長期性,踏踏實實、埋頭骨干,為創建高質量經濟管理實驗,為高校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紅梅,李宏偉,經管類實驗室建設問題研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1,28(7).
[2]王曉云,樊東,高校本科開放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9,(4).
[3]王玉潛,陳擁軍,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