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艷
(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運城044000)
耬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屬毛茛科(Ranunculacea)耬斗菜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在我國廣為分布[1]。其花型奇特,花色艷麗、豐富,不僅是很好的花壇、花境材料,也可叢植于籬邊、山前,是良好的園林應用材料[2]。耬斗菜適應性強,對環境要求不嚴,管理粗放,適宜在園林中推廣應用。
目前,園藝耬斗菜多為雜交品種,是以原產于北美洲的加拿大耬斗菜、黃花耬斗菜、紅花耬斗菜、藍花耬斗菜和原產于我國的耬斗菜為親本雜交而成,雜交品種花大距長,花莖可達10 cm,距的形態有放射、波浪、卷曲等狀,亦有重瓣短距離類型[3]。耬斗菜可在春秋季播種繁殖,種子無原生休眠期,最適發芽溫度為15~20℃;當溫度超過30℃時,種子不能萌發;種子發芽需要光[4-5],一般在栽植3 a后出現衰退,應分株以促更新[6]。耬斗菜制種應選擇溫、寒帶地區,開花、結籽的溫度不超過25℃,要有較大的空氣濕度[7]。
耬斗菜除了用傳統的播種、分株繁殖外,也可以用組織培養進行繁殖。國外在20世紀50年代便對耬斗菜開展了大量的組培研究工作,但后來隨著其被發展成為研究植物適應輻射進化物種形成、生殖生態學及分支遺傳學的模式植物,開展組培的工作相對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組織培養再生體系[8-9]。我國對耬斗菜屬植物的研究明顯滯后,許多領域還處于起始階段。目前,關于耬斗菜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栽培管理方面。然而,隨著耬斗菜應用的普及,關于其繁殖方法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組織培養作為一種常用的快繁方式也開始應用于耬斗菜上。眾所周知,組培苗較實生苗生長力弱,煉苗、移栽工作對其成活率影響很大。為了提高成活率,必須清楚耬斗菜對基質的要求及其在各生長發育階段對養分的需求。因此,對于組培苗苗期的基質條件進行試驗,尋求最佳基質配比是十分必要的。
本試驗對不同基質配比下的耬斗菜苗期株高、株幅、葉片數3個方面進行定量檢測,并對測量數據進行顯著性分析,旨在尋求最佳的配比,探究耬斗菜組培苗苗期的最佳基質條件。
供試材料為耬斗菜,品種為泛美八音鳥。
試驗在玻璃溫室中進行,當耬斗菜試管苗在生根培養基中生長30 d左右、生長健壯時進行移栽。移栽前,將培養瓶繩頭解開,保留密封膜培養1 d后,將培養瓶密封膜打開,置于溫室內自然光下煉苗3~5 d,然后將試管苗從瓶中取出,用清水沖凈根表面的培養基后,移入混合基質中,保濕遮陰。
混合基質配比設3個處理,分別為:A.V(珍珠巖)∶V(草炭)∶V(園土)=8∶1∶1;B.V(珍珠巖)∶V(草炭)∶V(園土)=6∶1∶3;C.V(珍珠巖)∶V(草炭)∶V(園土)=4∶1∶5。耬斗菜在混合基質中培養1周后開始測定株高、株幅、葉片數,每5 d測1次,至開花前結束。
由圖1和表1可知,不同基質配比對耬斗菜苗期株高的影響,處理間存在著顯著差異。A處理顯著高于B處理和C處理,B處理在植株生長的中后期高于C處理。可見,珍珠巖對增加苗期耬斗菜的株高有較大影響。


表1 不同配比基質中耬斗菜株高差異性分析 cm
由圖2、表2可知,在前期,3個處理間差異不大;在中后期,A處理顯著高于B,C處理,B處理高于C處理。可見,珍珠巖對增加苗期耬斗菜的植株幅度也有較大影響。


表2 不同配比基質中耬斗菜株幅差異性分析 cm
葉片作為光合面積的主要部分,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對產量影響最大、同時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個因子[10]。通過增加植物的葉面積,可增加光合速率,提高光合產量,促進體內有機物的積累,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逆性[11]。因此,葉片數是測定植株生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
由圖3和表3可知,不同處理對耬斗菜苗期葉片數的影響無顯著差異。不同配比的基質對耬斗菜的葉片數影響不大。

表3 不同配比基質中耬斗菜葉片數差異性分析
基質配比是花卉栽培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植株的生長狀況,任何一種栽培基質都不可能適合所有的植物生長,不同的植物對基質的酸堿度、水氣比、營養鹽濃度等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配制栽培基質時需根據不同植物進行不同的配比。
本試驗結果表明,A處理(V(珍珠巖)∶V(草炭)∶V(園土)=8∶1∶1)的基質配比對耬斗菜的株高、株幅影響較大,植株生長狀況最佳。隨著珍珠巖量的減少及園土量的增加,植株生長狀況減弱,可見,珍珠巖對耬斗菜的影響較大,適當增加其配比,可有效提高幼苗質量。
[1]關克儉.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2]程金水.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3]董秋玲.優良的宿根花卉:耬斗菜[J].南方農業,2010,6(6):4.
[4]許桂芳,李蘭,樊趁英.毛茛科三種野生觀賞植物種子發芽條件的研究[J].種子,2006,4(4):25.
[5]陳菲,郝宏娟,李黎,等.耬斗菜種子發芽試驗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4):94.
[6]李曉博,李寧毅.耬斗菜的栽培管理[J].遼寧農業科學,2008(4):55.
[7]包衛國.耬斗菜的制種技術[J].中國種業,2004(3):46.
[8]Sanford STepfer,Arnold J Karpoff,Richard I Greyson.Effects of growth substances on excised floral buds of aquilegia[J].Amer J Bot,1966,53(2):148-157.
[9]David E Biderback.The effect of an inoaciids upon the decelopment of excised floral buds of aquilegia[J].Amer J Bot,1971,58(2):203-208.
[10]王賢榮.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J].園林植物及其應用,2004(2):73-76.
[11]楊秀珍,山內益夫.氮施肥中斷對紫羅蘭生長發育及切花品質的影響[M]//張啟祥.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327.